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第二天清早。

许卫国和许卫民兄弟俩把大肥猪捆上了架子车,一个推一个拉,深一脚浅一脚往镇上赶。

许茉莉骑着自行车,先载着老父亲去西河村找村长开户籍证明。

西河村的村长不是谢家人,为人圆滑但没坏心眼。

再说离婚证都下来了,他也没立场阻拦不给开户籍证明。

“茉莉啊,你别怪叔不帮你,我虽然是西河村的村长,但是说话却没啥分量,谢家的事都是谢老太爷在做主。”

许茉莉仔细把户籍证明收好装了起来,“谢谢村长,这事和您没关系。”

办好手续,爷俩站起身就要赶紧走。

仿佛西河村有什么瘟疫一般。

没想到,还是被她撞上了谢俊生和叶婷婷,两人此刻正拉着东东在村里溜达。

东东面上一喜,今天是他生日,所以妈妈是过来看他的?

去年过生日,妈妈给他炖了鸡汤,那鸡腿的味道他现在都还记得。

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给他做鸡汤?

叶婷婷见许茉莉出现在西河村,警铃大作,连忙上前一步亲昵地挽着谢俊生。

可惜了,许茉莉压根就没多看一眼。

直接骑车载着父亲往镇上赶。

赶到镇上时,大哥和卫民已经把猪拉到了食品站。

虽然从去年开始,农户可以自己养猪,但是仍不能私自售卖。

村里的猪都是统一卖到食品站来的。

谢家的两头大肥猪是去年春天买的猪仔,正常情况下过年的时候就能卖了。

当时是想着等谢俊生毕业后回来,好好请村里人吃顿饭,所以就没卖。

这一拖就拖到现在,反倒是便宜了许茉莉。

喂了十六个月,两头猪都有二百多斤。

这在农村很罕见,毕竟喂得越久,就越浪费粮食,不划算。

食品站见到这么肥的猪,也都兴奋地上前围观。

一上称,果然超过了两百斤,卖了近一百三十块钱。

卖完猪,许茉莉手里的钱刚好就超出了六千块。

四人一块去镇政府办好户口迁移,接着又去信用社存钱。

许茉莉想了想,打算先存个五千整。

剩下的留在手里,给家里置办点东西,等农忙后还要盖屋子。

今天出门早,几件事又都办得特别顺,存完钱出来,日头才半上午。

“爹,咱们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回去。”

许大山摆摆手,“家里什么都不缺,浪费那钱干啥?”

许茉莉一看她爹这情况,就算是拉去了供销社,估计也买不到什么东西。

干脆把人先支走得了。

“要不然这样,大哥你带着咱爹先回家,我让卫民陪我逛一下,一会就回去。”

许大山动了动嘴唇,想着女儿刚离婚也不容易。

如果花钱能让她高兴点,那就花吧。

终究没再劝什么,“好,你们俩买完就早点回来吃饭。”

许大山和许卫国一走,许茉莉便拉着许卫民准备去供销社。

边走边考虑要买什么。

这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她已经穿够了,布料是肯定要买的。

家里人这段时间没少跟着她受苦,她打算给每个人做一身衣服,另外再买一双球鞋。

答应海洋和海萍两个孩子的糖果也要买。

要是有肉,也买点回去改改味。

剩下就是酱油、醋、盐等等这些调料,过几天请客吃饭要用。

想着想着,许茉莉突然就愣住了。

三年没有给自己买过布料做衣服,她差点忘记了,这个时候买布料是要布票的。

不光布料要票,球鞋也要工业券,肉也要肉票。

糖票她倒是有的,那是之前悄悄攒下来,准备等东东生日的时候给他买糖果的。

“等等,卫民,你手上有票吗?”

“你要什么票?”

“你有什么?”

许卫民翻了翻口袋,别说票了,钱加起来也没超过五毛。

“姐,我倒是知道个地方,可以弄到票。”

许茉莉警惕地四下看了看,小声问道:“你是说黑市?”

“不是,黑市要等到晚上天黑才有,咱们直接去人家家里,更安全。”

许茉莉原本以为弟弟只是喜欢和村里几个年轻人打牌,没想到他还认识票贩子?

不由得紧张起来,“许卫民,你跟我详细说说,你是咋认识这些票贩子的?说实话。”

这两天,她每天晚上依旧要做很长很长的梦。

她试图控制梦境,想要找一下家里人的情况。

但奇怪的是,梦里她和谢俊生离婚之后,弟弟卫民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半点影子。

梦里她和谢俊生是83年离的婚,那一年,全国上下都在严、打,难道是和这个有关?

许卫民见他姐一脸严肃,连忙开口解释,“就是朋友介绍认识的,在一起吃过一次饭,没有打过牌,人家是在附近肉联厂上班的,有正经工作。”

许茉莉才不管人家有没有正经工作,先入为主就有了坏印象。

“卫民,你以后少和这些人来往。”

“姐,不至于吧——”许卫民缩了缩脖子,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姐。

“行,都听你的,那现在没有票,咱们咋办?”

许茉莉沉思片刻,刚才许卫民的话倒是给她提供了点思路。

她之前为了挣钱,没少从村里弄鸡蛋鸭蛋拿到镇上来卖,还有她从山上寻的木耳蘑菇、笋子野菜等等东西。

这两年,风声没有那么紧了,上面对农户卖点吃不完的农副产品是默认的态度。

前提是,不要拿到明面上来。

她走街串巷,认识了位老大娘,一来二回熟悉了之后,知道她手里也有不少布票,都是从乡下收上来的。

乡下的布票之前是由大队、现在是由村里统一按人头发放,每人每年是一丈三尺半的额度。

供销社里的布料多是窄幅,幅宽不过两尺四寸(80厘米左右)。

这点布,只够勉强给娇小的女同志或者孩子做一套衣服,要是给男同志做,全家还要拼拼凑凑。

对城里人来说,这点票是肯定不够用的,尤其是赶上家里有人要结婚的时候。

但是对于习惯了几年不做新衣服的乡下人来说,这些票和鸡蛋鸭蛋一样,也是可以去拿去换钱的。

所以不少人在卖农副产品的时候,就偷偷把布票也给卖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