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签订外贸订单的第二天,县外贸局就送来了第一批浅色棉布和预付款。看着堆在小院里的五十匹棉布,林晚星既兴奋又忐忑——五百件棉袄,还要绣上花纹,三个月工期虽不算太紧,但单靠她和几位大娘,怕是很难按时完成。

“晚星,这布可真多啊!”张大娘帮着清点布料,笑着说,“不过你也别愁,咱们再找几个会针线活的乡亲帮忙,人多力量大,肯定能赶完。”

林晚星眼前一亮——村里还有不少妇女有做针线活的底子,要是能请她们来帮忙,不仅能加快进度,还能给大家增加点收入。她当即决定:“大娘,您帮我问问村里的乡亲,愿意来帮忙的,我按件算工钱,缝一件棉袄给五块钱,绣花再加两块,您看怎么样?”

“这工钱可不低!肯定有人愿意来!”张大娘立刻拍板,当天就回了青山村。不出半天,她就带了八位妇女过来,都是手脚麻利、针线活好的乡亲。

林晚星把大家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裁剪布料、缝合棉袄主体,一组专门负责绣花。她还特意从空间里拿出几本绣花样册,教大家绣简单的牡丹和梅花图案——这些花纹简洁大方,既符合出口要求,又容易上手。

“大家别着急,先把针法练熟了再绣。”林晚星拿着针线,手把手教一位大婶绣花,“线要拉匀,针脚别太密,这样绣出来的花才好看。”

大婶学得认真,没一会儿就掌握了技巧,绣出来的花瓣有模有样。其他妇女也跟着学,很快就熟练起来。小院里顿时热闹起来,剪刀裁剪布料的“咔嚓”声、针线穿梭的“簌簌”声,还有大家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有干劲。

小石头放学后,也会来帮忙——他负责把绣好的棉袄分类叠好,还会给大家递茶水、送水果糖。有个大婶笑着说:“石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就在订单顺利推进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绣花用的丝线不够了。外贸局提供的丝线颜色单一,只有红、绿两种,绣出来的花纹不够鲜亮。林晚星去镇上供销社跑了好几趟,都没买到更多颜色的丝线,急得她团团转。

“这可怎么办?没有合适的丝线,绣出来的花肯定不符合要求。”林晚星坐在桌前,看着手里的丝线,皱着眉说。

张大娘想了想,突然说:“我娘家侄女在县城的纺织厂上班,她那里说不定有彩色丝线!我明天就去问问。”

第二天一早,张大娘就坐最早的班车去了县城。傍晚的时候,她果然拎着一大包彩色丝线回来,有粉、黄、蓝、紫四种颜色,正好能搭配着绣花。

“太好了!大娘,谢谢您!”林晚星接过丝线,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客气啥!都是为了把订单赶完。”张大娘擦了擦汗,笑着说,“我侄女说,要是还需要丝线,随时跟她说,她能帮咱们多弄点。”

有了彩色丝线,绣出来的花纹果然好看多了——粉色的牡丹、黄色的花蕊、绿色的叶子,搭配在一起鲜艳又不失雅致。林晚星把绣好的样品寄给外贸局,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回复,李科长在信里说,样品完全符合要求,让她继续按这个标准生产。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更加努力。林晚星每天都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既要检查棉袄的质量,又要给大家结算当天的工钱。沈庭舟有空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他虽然不会做针线活,但会帮着搬布料、整理成品,还会给大家买些水果和点心,让大家补充体力。

“沈医生,您这么忙,还来帮我们,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林晚星递给他一杯热水,感激地说。

“没事,我正好有空。”沈庭舟笑着说,“看你们这么有干劲,我也想帮帮忙。对了,我托人从上海买了几台缝纫机,过几天就能送到,有了缝纫机,缝棉袄能快不少。”

林晚星惊讶地说:“沈医生,您怎么这么破费……”

“都是为了帮你尽快完成订单。”沈庭舟说,“等订单完成了,你再把钱还我就行。”

几天后,缝纫机果然送到了。有了缝纫机,缝合棉袄的速度快了一倍,原本一天只能缝十件棉袄,现在能缝二十件。大家都高兴地说:“有了这机器,咱们肯定能提前完成订单!”

看着订单进度越来越快,林晚星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份订单不仅是对她手艺的认可,更是她事业的新起点。只要顺利完成,以后她就能接到更多外贸订单,让自己的手工棉袄走出小镇,走向更远的地方。

傍晚,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在大家忙碌的身影上。林晚星看着手里绣了一半的牡丹,又看了看身边认真干活的乡亲,心里满是感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善良、热心的人,她才能一次次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更好的生活。她暗暗发誓,等订单完成后,一定要好好感谢大家,让大家都能拿到满意的工钱,过上更好的日子。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