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走路去学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距离不算远,禁不住每天要往返两遍。
之前没人接送也就算了,现在白白放弃“专车”,温梨表示不可能放弃。
眼珠子转了一圈,温梨鬼鬼祟祟低声说:“妈,我要是走路去上学,不就正合了那群别有用心的人的心思了吗?”
“她们那是嫉妒啊,你想,我和易骏年纪都不大,和厂长儿子一起长大的情分有多重要,那还用我说吗?妈你这么聪明怎么会想不到?”
“说不定明年我考不上高中,还能用这份同学情谊拉我一把,直接把我安排进厂里工作呢。最好还是安排到办公室,啥也不干每天喝喝茶看看报就能拿工资。”
温霞点点头,默认了可以继续坐人家的车上学。
想了想补充道:“攀龙附凤也不是不可以,女儿你还小,注意把握尺度就行。”
温梨正在喝水,差点被呛死。
等终于不咳嗽了,温梨理直气壮道:“给我买一罐麦乳精,我这个样子现在没人会看得上,长大后也会谈不到对象。”
温建设听到要买麦乳精,叫嚷:“我也要喝,大姐给我也喝一口。”
温霞翻了个白眼,没有被女儿的大胆发言吓到,毕竟这年头十四岁是个大姑娘了。农村有些姑娘十六七岁出嫁,十四五岁就要相看。
她摆摆手,“没有票,又要做衣服又要喝麦乳精,美得你!”
大家都不说话了,秦大力这才弱弱道:“要不还是别和厂长家攀上关系了……”像唐僧念经,陆陆续续说了一大堆理由。
温梨可不想听,拿上衣服去澡房排队洗澡去了。
温霞听到不耐烦了,挖了挖耳朵,把他赶去洗碗。
一边擦桌子一边嘟囔道:“大的小的都烦人!”
次日清晨,早晨雾大,四周灰蒙蒙一片。
温梨摸索着穿好衣服,旧的那套衣服现在当睡衣穿了,她现在就两身还不错的衣服换着穿。
今天早上喝粥,除了往日不变的咸菜疙瘩,多了一碗蛋羹。
温霞刀子嘴豆腐心,一人分一勺鸡蛋羹,还不忘念叨:“从今天起,每天早上一碗鸡蛋羹,吃了都给我长个儿,别白吃了。”
温建设最开心,拍起小手欢呼,脸蛋红红的,忽略掉衣领的污垢,是个可爱的小男孩。
温霞精打细算惯了,现在每天支出多了一只鸡蛋,心疼死了,但是时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以前那是没办法让孩子饿肚子,现在条件好多了,再舍不得也要花这个钱。
她打算把这个月鸡蛋票用完,另外找个时间回趟男人老家,去村里换点鸡蛋回来。
秦大力老家虽然是乡下,但是离永城近,有直通的大巴车,坐上将近两个小时就到,这也是当年秦大力身无分文能进城闯荡的原因。
乡下的村民一般都会攒鸡蛋拿到供销社,换点钱或者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用品。和谁换不是换呢?她下乡去收,还能省了村民们一趟车票钱。
但也不能光明正大去收,温霞早已经想好找谁收鸡蛋了,想到自家好久没吃上鸡肉,要是村里有不下蛋的母鸡,倒是能花钱买一只回来。
一半放辣椒炒,另一半放瓦锅熬上一天,再硬的老母鸡这会儿都能熬得软烂。对了,还要加几朵蘑菇干,还没喝上想想就觉得美滋滋。
心里有了打算,也就不心疼家里现存的几只鸡蛋了。
今天起得早,温梨吃完早餐慢悠悠出门,跳过走廊里不知道是谁泼的一窝脏水,小心翼翼走下暗黑的楼梯,到了易家门口。
易骏已经在车上了,含笑打招呼:“早。”
“早呀!”温梨也歪着头回了一句。
易中天走出门,头戴军绿色红星帽,穿上一套军绿色长衣长裤,虽然已经转岗,军人的气质不可忽视。
刚想和儿子打招呼,手还没举起,自行车车尾都看不见了,半举的手握拳轻咳一声,四处看了一眼,好在没人注意。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易中天劲头十足上班去了。
而这边易骏和温梨也顺利到达学校,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穿越已经一个多月了,温梨已经慢慢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特色。
初三是毕业班,班上九成都是本地的学生,只有几个是附近村里来念书的,大家都奔着考高中去,也没有心思乱想什么。
除了最开始那两天对新同学有点兴趣,后面认识之后,该干嘛就干嘛,班上没有爱惹事的同学,温梨和大家相处不错。
平平淡淡过完上学的第一周,终于迎来了周末。
家里酱油没了,温梨接过这个活儿,拿上空瓶子,背上挎包慢悠悠走去附近的供销社。
这个供销社远远没有上回那个大,温梨递过去两毛钱。
“要多少?”售货员在柜台织毛衣,抬起眼睛爱搭不理地说。
“一斤。”
打开酱油木桶,扑鼻而来的酱香味,售货员装了一斤的量,找回五分钱。
温梨美滋滋把钱装进挎包,她跑腿就是为了这点跑腿费,为这五分钱折腰了。
回到家,温霞正在洗锅。
今天中午的饭菜不得了,竟然有一块巴掌大的猪肝,已经切成薄片。
“就等着你买酱油回来呢。”
先倒点白酒和酱油腌制猪肝,趁着这点时间把青菜给炒了。
接着温霞就往锅里倒油,一脸心疼锅里倒那么多油,但是下手也没收着,毕竟炒猪肝没有油不香。
直至锅里开始冒烟,热油爆香蒜姜末,下猪肝翻炒变色,撒一把葱段,立马起锅。
霸道的香味充斥在厨房四周,不少孩子眼巴巴跑来厨房使劲吸鼻子,好像闻到味儿就代表吃进肚子了一样。
“去去去,别在这里挡路。”
温霞不放心女儿端菜,一手端着猪肝,一手挡开旁边的孩子。
温梨负责善后,把用到的锅碗瓢盆清洗干净,这才端着青菜回家。
秦建军已经分好饭了,吃的是干饭,没有掺和土豆地瓜的那种,最原始的白米饭。
温建设小朋友根本不用人喂,自个儿站在椅子上夹菜,满嘴流油。
一家人吃得满足,最后摸着肚子喝着茶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