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乾隆二十八年秋,沂州地界阴雨连绵。书生柳青崖赴京应试落第,归途行至泰山北麓时,忽见天际墨云翻涌,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扑面而来。慌忙间,他瞥见山林深处似有灯火摇曳,循光而去,竟是座荒废的古寺。但见寺门朱漆剥落,匾额上“灵岩寺”三字已斑驳难辨,门前石狮歪斜,青苔爬满基座。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内荒草齐腰,正殿佛像金身斑驳,蛛网垂帘。柳青崖择了间尚能遮风的厢房,正要解下湿透的行囊,忽闻西厢房传来细微呜咽,如丝如缕,在雨声中格外凄清。

秉烛寻去,但见墙角草堆里蜷着只白狐,后腿夹着猎户的铁夹,鲜血已染红雪白的皮毛。那狐抬眼望他,琥珀色的眸子里水光潋滟,竟似人般露出恳求之色。柳青崖心生怜悯,轻手解开铁夹,又取出随身金疮药为其敷上。

正当此时,寺门外传来嘈杂人声,几个持械猎户闯入院中,嚷道:“书生可见一只白狐?”柳青崖不动声色地将白狐掩在袍后,指向南边:“方才见一道白影往那边去了。”猎户们信以为真,匆匆追去。

雨驻云散,月光清辉洒入破庙。柳青崖将白狐安置在干草堆上,那狐忽然前爪合拢,如人作揖般连拜三下,方才隐入夜色。

三年后,沂州突发大疫。柳青崖双亲相继染病身亡,自家也病卧在床。这日昏沉间,忽闻柴扉轻响,一素衣女子挎药篮而入,自称苏姓,名无垢,乃游方医女。

但见她青丝如瀑,以一根木簪松松绾就,目似秋水含烟,虽布衣荆钗,却掩不住通身灵秀之气。最奇的是,她行走时裙裾飘飘,竟不染半点尘埃。

苏无垢探看柳青崖脉象后,取银针施治。那银针在她指尖泛着淡淡青光,刺穴时竟带起缕缕白雾。更奇的是她熬制的汤药,药香弥漫时,满室生春,柳青崖但觉一股暖流游走四肢,病痛顿减。

自此月余,苏无垢白日采药行医,夜间守候病榻。某日子夜,柳青崖高热不退,朦胧间见无垢以银针刺向心口,取血滴入药碗。他挣扎欲起,却被她轻轻按住:“公子莫动,此乃医者本分。”

柳青崖病愈后,二人常于院中梧桐树下品茗论道。这日谈及医理,无垢信手拈来几株草药,竟能道出每株草药的来历习性,连《本草纲目》未载的偏方都如数家珍。

“姑娘医术通神,可是家学渊源?”柳青崖忍不住相问。

无垢垂眸捻着衣带,月光在她睫上投下浅浅阴影:“家母曾言,医者当如春雨,润物无声。”

忽闻邻舍哀哭,原是里正幼子病危。无垢疾步往诊,见孩童面如金纸,已是弥留。她凝思片刻,取金针刺其百会穴,又自怀中取出白玉瓶,倾出朱红药丸。孩童服下不过半刻,竟睁眼唤娘。满室皆惊,跪拜称谢。

此事传开,求医者络绎不绝。无垢来者不拒,却日渐消瘦。这夜柳青崖起夜,见西厢灯火未熄,窗上映出无垢身影——她正以银针刺向心口,取血滴入药钵。柳青崖推门而入,见她面色惨白如纸,惊问其故。

无垢掩襟苦笑:“实不相瞒,此疫非凡病,乃瘴疠之精作祟。非以至纯心血入药,不能根治。”

柳青崖执其手,触之冰凉:“姑娘何苦以命相搏!”

无垢眸光流转,似有星辉闪烁:“君昔年破庙救狐时,可曾想过今日?”

柳青崖愕然间,无垢已化作白狐形态,跃窗而去。次日,疫病尽除,医女却再无踪迹。

次年秋闱,柳青崖赴省城应试。夜宿客栈时,闻邻室有女子啜泣。推门见一老妪病卧在床,少女跪地哀求郎中。柳青崖倾囊相助,少女感激道:“小女胡氏,家姐三年前曾蒙恩公相救。”

柳青崖心念电转,追问之下,少女泣诉:“家姐为报恩,以本命精元炼制丹药,如今道行将散,被困城南荒宅…”

是夜狂风大作,柳青崖寻至荒宅。但见白狐困于阵法中央,周身雷电交织。一黑袍道士厉喝:“妖狐逆天改命,当受五雷之刑!”

柳青崖扑身护住白狐:“天地有正气,在妖为善,在人作恶。她救万千生灵,何罪之有!”

雷光劈落瞬间,白狐竟口吐人言:“道长且慢!小妖愿散尽修为,只求与柳郎话别。”原来三年前柳青崖救狐时,曾以自身文气助她躲过雷劫。

道士叹道:“人妖殊途,强求必遭天妒。你既愿弃道行,可换他生路。”

白狐深深望了柳青崖一眼,额间灵珠碎裂,化作星光消散。柳青崖怀中只剩温顺白狐,再无知觉。

三年后,柳青崖辞官归隐,在破庙旁结庐而居。有人常见他携白狐漫步山径,每至月圆之夜,便对狐吹埙,曲调凄清,闻者落泪。

某年寒冬,柳青崖病重。弥留之际,白狐忽化人形,正是无垢模样。她取心头血喂入他口中,泣道:“当年君以文气助我,今日妾以精元报君。”

次日,乡人见茅屋中柳生安详而逝,白狐伏于榻前,亦无生机。合葬之日,坟前生出一株奇异药草,花开并蒂,一白一红,能治百病。世人皆传,此乃杏林仙子与她的恩公精魂所化。

而今樵夫山歌犹在传唱:“破庙雨潇潇,书生救白貂。悬壶济世苦,雷劫情未消。埙声咽明月,青冢生灵药。欲问前世缘,且看双色芍。”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