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盛安元年的中秋佳节,相府内一派融融景象。

庭院中早早挂起了各色精巧的灯笼,桂花树的甜香与瓜果、月饼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这是王云在相府度过的第一个中秋,张夫人格外重视,宴席设在水阁之中,推开窗便能望见天际那一轮圆满明亮的月轮。

范成大果然带着夫人和十岁的儿子范功(字子业)一同前来。小范功活泼聪颖,一点也不怕生,围着王云“小师叔”、“小师叔”地叫个不停,给宴席增添了许多童趣。范夫人与张夫人更是相谈甚欢,聊着家常里短,其乐融融。

席间,张子策、范成大、王云三位师兄弟把酒言欢,话题不再局限于朝政,更多的是品评诗文,回忆师门趣事,畅谈天下风物。月光洒在酒樽里,泛着粼粼的银光,连一向忙于政务的张子策,眉宇间也难得地染上了几分闲适与温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范夫人见夜色已深,儿子也开始揉眼睛,便先行带着范功告辞回府了。水阁中便只剩下了张、范、王三人。

少了家眷在侧,谈话愈发深入。他们从尹文先生的学问,谈到当前朝局的隐忧,又展望盛安新政的可能。月光如水,倾泻在三人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清辉的薄纱。不知觉间,已是子时。

范成大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额角,嘴角泛起一抹微笑,对着张子策说道:“大师兄啊,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也该回去啦,不然家里的内人会一直挂念着我的。”

张子策连忙起身,挽留道:“哎,夜色这么深了,外面又黑灯瞎火的,你一个人回去多不安全呐。不如就在我这府里歇息一晚,明天一大早再回去也不迟嘛。”

范成大连忙摆手,笑着回答道:“不用了,大师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明天工部还有早衙呢,一大堆事务都等着我去处理呢,实在是走不开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轻声争执着,谁也不肯让步。就在这时候——

突然间,一阵急促而又清晰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仿佛是一阵疾风骤雨,迅速地打破了水阁周围原本的宁静。这阵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在水阁门口戛然而止。

相府的总管像一阵风一样冲了进来,他的脚步踉跄,显然是跑得很急。他的脸色苍白,额头上甚至还挂着几滴汗珠,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情绪。

总管甚至来不及向相爷和范大人行礼,便急匆匆地开口说道:“相爷!范大人!宫中……宫中来了中官,说是陛下有急事召见丞相和范尚书,让你们立刻进宫觐见!”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传唤感到十分惊讶和不安。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子策和范成大两人像被惊扰的兔子一般,几乎同时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们的动作如此之快,以至于酒杯中的残酒都被溅出了几滴,在桌上形成了一小滩水渍。

然而,这小小的意外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因为他们的目光早已被对方吸引住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同样的表情——凝重。

原本因饮酒而微微泛红的面庞,此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抽走了血色,变得苍白如纸。残留的酒意也在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中秋子时,皇帝急召我等进宫?”张子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范成大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这确实非同小可,如此深夜,陛下急召,恐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张子策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中秋之夜,本应是阖家团圆、共赏明月的时候,皇帝却在这个时候紧急召见他们两位重臣,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空气中的温馨与闲适瞬间被冻结、粉碎。刚才还在谈论的诗酒风月,此刻显得如此遥远而不真实。

张夫人闻声也匆匆赶来,脸色发白,但强自镇定,立刻将早已备好的、稍厚些的外套为张子策披上。

张子策已然恢复冷静,沉声道:“备车!快去!” 随即对张夫人道:“立刻派人去范府告知一声,免得弟妹担心。”

“是,我这就……”张夫人刚要吩咐下人。

“师兄,嫂夫人!” 王云猛地站起身,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急促,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让我去吧!下人传话,恐说不清楚,反让三嫂更加忧心。我亲自去一趟,当面说明,请三嫂安心!”

他这话说得又快又急,仿佛慢一步就会改变主意。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股突如其来的勇气和责任感从何而来,仿佛是直觉驱使着他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参与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去。

张子策深深地看了王云一眼,那目光锐利,似乎要看进他心底。片刻,他重重一点头:“好!有劳扶摇!路上务必小心!”

范成大也投来感激而复杂的一瞥,用力拍了拍王云的手臂。

不再有丝毫耽搁,张子策与范成大迅速整理衣冠,大步向外走去。宫中来使显然已在府门外等候。

王云也向张夫人一拱手,转身便走,几乎是跑着出了相府大门。

站在府外,清冷的月光扑面而来,与府内残留的温暖气息形成鲜明对比。中秋的圆月依旧高悬,明亮得有些诡异。王云深吸一口带着寒意的夜气,压下心中那如同野草般疯长的不祥预感,迈开步子,朝着范府的方向,疾步而去。他的心跳得飞快,不仅仅是因为快步行走,更是因为对宫中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未知大事,充满了忐忑不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