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4章

生日宴之后,苏晚和傅景深之间的关系,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僵持。项目在按部就班地推进,每周的例会照常举行,傅景深依旧专业、严谨,甚至可以说是挑剔。但那杯准时出现的燕麦拿铁,和偶尔在深夜就方案细节发来的、措辞不再那么冰冷的修改意见邮件,都像无声的溪流,悄然冲刷着两人之间冰封的河床。

他没有再提起“谈一谈”的事,苏晚也乐得暂时维持表面的平静。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东岸项目第一阶段的施工图已接近尾声,即将进入现场实施。这是最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这天下午,苏晚带着团队主要成员,与傅氏的项目组一起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现场踏勘。地点是项目核心区域——规划中的滨水艺术公园。江风猎猎,吹动着苏晚的短发和风衣下摆。她拿着图纸,与施工方负责人仔细核对着每一个标高和坐标。

傅景深也来了,他穿着深色的休闲外套,站在不远处,正听手下汇报着场地平整的进度。阳光透过云层,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似乎察觉到了苏晚的目光,抬起头,隔着忙碌的人群,与她的视线有瞬间的交汇。他没有表情,只是极轻微地颔首,随即又投入到工作中。

那种默契的、无需言说的关注,让苏晚心头泛起一丝涟漪,但很快被她压下。

“晚姐,这边!”助理小陈在不远处喊道,语气有些急切,“你过来看一下这个!”

苏晚快步走过去,只见小陈和施工方经理正对着一处刚开挖的基础沟槽,面色凝重。

“怎么了?”

“苏设计师,你看这里,”施工方经理指着沟槽一侧的土层,“土质情况和地质报告有出入,含水量比预期高很多,而且下面好像有不明障碍物,像是老地基的残留。如果按原方案施工,地基承载力可能不够,有安全隐患。”

苏晚的心一沉。这是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地质条件的意外变化,意味着设计方案可能要做重大调整,甚至局部推翻重来。这不仅仅是图纸修改的问题,还涉及到预算、工期,以及各方协调。

她立刻蹲下身,仔细查看土层,又拿出地质报告对比,眉头越皱越紧。傅氏项目组的人也围了过来,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怎么回事?”傅景深沉稳的声音传来,人群自动让开一条路。

苏晚站起身,尽量保持冷静地汇报:“傅总,现场土质与报告不符,发现疑似障碍物,原基础设计方案需要重新评估。”

傅景深走到沟槽边,只看了一眼,脸色就沉了下来。他没看苏晚,而是直接转向施工方经理,语气严厉:“为什么进场前没有做更详细的勘探?这种低级失误不应该发生!”

施工方经理额头冒汗,支支吾吾。傅景深又看向傅氏项目负责前期勘探的工程师,目光如炬。现场鸦雀无声,压力陡增。

苏晚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傅总,现在追究责任不是首要问题。当务之急是立刻组织补充勘探,摸清具体情况,然后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我和我的团队会全力配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设计调整。”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将众人的注意力从追责拉回到了解决问题上。傅景深终于将目光转向她,深邃的眼眸里看不出情绪,但紧绷的下颌线条稍微缓和了一些。

“需要多久?”他问,直接而简洁。

“补充勘探和数据出来,最快两天。方案调整……我需要团队评估影响范围,至少三天。”苏晚快速估算着,这已经是最极限的工期。

“太慢。”傅景深否决,“项目进度不能耽搁。我只给你们两天时间,勘探和初步调整方案必须拿出来。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李铭说。”

两天!苏晚几乎要倒吸一口冷气。这意味她和团队需要不眠不休地连轴转。但看着傅景深不容置疑的眼神,她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就是他的风格,在压力下逼出极限。

“好。”她咬牙应下,“两天。但傅总,我需要你协调所有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决策迅速。”

“可以。”傅景深干脆利落,随即拿出手机开始部署。

现场立刻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勘探队伍被紧急调来,傅景深亲自坐镇指挥,协调各方。苏晚也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就在工地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铺开图纸,开始讨论应对方案。

整个下午和晚上,工地灯火通明。苏晚完全忘记了时间,脑子里只有各种数据、结构和可能的技术路径。她时而与团队成员激烈讨论,时而打电话咨询专家,时而又跑到勘探现场查看最新情况。

傅景深也一直没有离开。他处理完协调工作后,就待在临时办公室隔壁的房间里,处理其他公务,但苏晚能感觉到,他始终关注着这边的进展。深夜时分,李铭提着热乎乎的夜宵进来,分发给所有人。放在苏晚面前的,依旧是她习惯的那家粥店的外卖,还有一杯热咖啡。

“傅总让准备的。”李铭低声说。

苏晚抬头,透过玻璃隔断,看到傅景深正站在窗边讲电话,侧影在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但依旧挺拔。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凌晨三点,初步的勘探数据终于出来了,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复杂一些。苏晚和团队经过反复测算,提出了三个备选调整方案,各有优劣。她需要向傅景深汇报,由他拍板。

她拿着初步方案走向他的房间,敲了敲门。

“进。”

傅景深坐在简易的办公桌后,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的脸。他示意苏晚坐下,揉了揉眉心:“有方案了?”

苏晚将三个方案简洁明了地阐述了一遍,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和风险。“……综合来看,方案二的可行性和成本控制最优,但对最终景观效果会有细微影响;方案三能最大程度保留设计初衷,但施工难度和预算会增加。”

傅景深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房间里只剩下空调运转的微弱声音。他思考的时候,总是格外专注,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良久,他抬起头,看向苏晚,目光锐利:“如果抛开所有限制,只从专业和项目长远价值看,你个人倾向于哪个?”

苏晚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她如实回答:“方案三。虽然短期成本高,但从生态可持续性和市民体验角度,是最优解。”

傅景深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一片但即将迎来黎明的江面。

“那就按方案三推进。”他做出了决定,语气果断,“预算和工期的问题,我来解决。你要做的,是确保技术上万无一失。”

苏晚心中一震。他选择了最尊重设计初衷、但也意味着他要承担最大压力和风险的方案。这不是一个纯粹商人会做的选择。

“傅总……”

傅景深转过身,打断她:“不用多说。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他走到她面前,距离很近,苏晚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他显然刚才抽过烟来缓解压力)和清冽的气息。“但是苏晚,”他凝视着她的眼睛,声音低沉而清晰,“这是你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五年的努力白费。”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苏晚心上。证明自己?他指的是专业能力,还是……其他?

她没有问,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负责到底。”

离开他的房间,苏晚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但心底却有一股力量在悄然滋生。危机面前,他没有选择最稳妥保守的路径,而是将信任和压力一并赋予了她。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危机,更像是一场关于信任、勇气和过往的考验。

黎明将至,黑夜即将过去。但苏晚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而她和傅景深,都被推到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