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就在江振邦专心调研的这些日子里,丁建国的“老兵精品果蔬“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两家门店的总投资算下来正好两万块钱,租金是小头,装修加货架花了四千,丁建国按江振邦的设计图找人做了统一的木质货架,刷成淡绿色,看着清爽干净。

最贵的是冷柜设备,这玩意在95年算是稀罕物件,普通老百姓家里连冰箱都没有,更别说商用冰柜了。

剩下一万出头,用在包装材料和三个月的人工备用金等杂项上。

而在开店的两万块资金中,张山拿了八千块,占股百分之四十五。丁建国自己掏了一万二,占股百分之五十五。

当丁建国和两个房东签完合同后,张山立刻拉着他跑到工商局,找熟人帮忙写了一份合同,写清各自投资和占股份额,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并在当天就把【老兵果蔬】的公司手续办了下来。

7月16号周末这天,江大鹰带着儿子抽空看了一趟正在装修的两个门店,江振邦针对店内格局和后续的员工招聘事项提了些建议。

“收银台要放在门口侧边,不能挡住顾客进出。货架上的每样货物都要写好价格,会员卖多少钱一斤,非会员又卖多少钱一斤…总之要直观体现出来两者差距,鼓励顾客充大钱办会员,那样你能迅速回笼资金,可能用不了几个月,开店成本就回来了,到时候可以考虑再扩大规模,增加货物种类,烟酒糖茶、都可以卖。”

“振邦,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丁建国啧啧称奇,“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的点子?”

江振邦摆摆手:“发达国家的超市都是这么搞的,丁哥你以后也要学习,不止要多看书,有钱有时间了还要去国内外的商场搞行业调研,实地走访。”

丁建国点了点头,思忖道:“关于礼盒,三哥找到了一家市里的厂子,他们看到了图纸说能做,价格也挺合适的,过两天就拿样品给我瞅。但关于员工的事…我打算招年轻人,每个店一男一女,至少有个初中学历会算数,看着形象也要好,你觉得怎么样?”

“我支持。”江振邦言简意赅地说完,又问:“但这样工资会很贵,为什么不用年龄大的?”

丁建国笑:“也没贵多少,你说过,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搞好服务和质量嘛。”

江振邦竖起大拇指:“丁哥你成为亿万富翁是指日可待了!”

午饭前,江振邦和父亲开车回家。

路上,坐在副驾驶的江大鹰忽然开口说道:“投资的那八千有六千是我拿的,两千是你三哥拿的,而且这些日子他跑前跑后,也没少搭人情,是真拿自己的买卖在干了。”

“所以这个生意肯定不能少了他的那份,咱们这百分之四十五,你觉得给多少合适?”

江振邦沉默了一下,道:“等开业后,看经营情况你们商量。但我建议既然你们双方都有出资,那就按这个比例分利润。”

“而且这个事不要看你给他多少,要看他给你多少,毕竟股东不是你我的名字,后续三哥也要持续出力,所以要把主动权让给他。”

江大鹰又问:“如果张山只留下那两千块本钱,把后续所有利润全都给我呢?”

“他不要,你也得给,而且要按出资比例给,不然他的心态会出问题。”

江振邦强调了一下,又提醒道:“三哥人很好,但他跟你太久了,司机应该每隔几年一换的。”

江大鹰点了根烟,深吸一口吐出,笑骂道:“你他妈真是翅膀硬了,还教训上我了?!”

“你以后也需要有一个这种人,这是你的铁杆心腹,每隔几年一换?换了我用谁去?你以为我是什么大官?一辈子遇到一个对脾气、又看得上我的,那就非常不容易了!”

……

此后的日子里,江振邦彻底成了一个连轴转的陀螺。

早上将江大鹰送到单位,他就开着那辆颠簸的BJ212一头扎进各个乡镇的尘土里。若是父亲或林业局临时要用车,他也不耽误,跨上家里那辆半旧的嘉陵摩托,突突突地继续下乡。

调研的过程逐渐变得枯燥且磨人。

江振邦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从不主动亮明身份,更不会先去找乡村干部。往往是他在村里转悠,跟田间地头的老农、作坊里满身油污的工人聊得正起劲,乡村干部闻讯赶来,他才不紧不慢地从包里掏出介绍信,让对方过目,顺便聊上几句。

每晚回到家,江振邦身上总带着一身尘土和汗味。母亲王秀红心疼得直念叨,他却只是摆摆手,扒拉两口饭就钻进自己房间,反锁上门。

台灯下,他奋笔疾书,将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部倾注于笔端。桌上的资料越堆越高,墙上挂的兴宁市地图,被他用各色图钉和标记笔画得密密麻麻。

转眼间,江振邦已经调研了十多天的时间,日子来到了7月22号的清晨。

一家人吃着早餐,边吃边聊。

因为是周六,姐夫李然也在家休息,正在抱着一岁的儿子李明焕吃饭。小家伙咿咿呀呀地叫着,伸着胖乎乎的小手要抓桌上的鸡蛋,嘴里咿咿呀呀的:“吃,切!呼~”

“吃什么啊,吃你好不好?”江振邦恶作剧地伸手轻轻捏了捏外甥的脸蛋:“正好餐桌上没肉…让我咬一口!”

李然指着江振邦,对儿子道:“叫舅舅,快说舅舅你别咬我啦!疼!”

江振邦逗弄着外甥,看他摆出要哭的架势后,连忙收手,挑起话题道:“姐夫,我听姐说你们行开始搞电子化了?”

李然抱着儿子,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对,行里进了六台微机,因为我专业对口,领导让我负责软硬件维护,以后就不用做柜员了。”

“那你的工作能省心不少啊!”

李然说:“是省心了,但也不轻松,工资也没涨。”

江振邦又问:“那六台电脑都是什么配置?”

“486处理器,4兆内存,120兆硬盘。”李然说起技术问题明显谈兴见长:“配置不低了,我们现在正在测试一套储蓄管理系统,以后客户存取款就不用手工记账,直接电脑操作。”

江振邦问:“姐夫,你觉得电脑这个东西,以后会像电视一样在国内家家户户都普及吗?”

“那恐怕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李然摇头道:“现在一台电脑要上万,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

“电脑价格会降的,人民收入也会上涨的,就像电视一样,起初也很贵,现在职工家庭不也都用上了嘛?”

江振邦透过早餐间的闲聊,委婉的在向家人透露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未来蓝图。

他们正处于时代浪潮的关键时间点,即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却浑然不知。

李然大学就是计算机专业,作为业内人士更懂一点,但他也完全想象不到,互联网和计算机究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然只是在听到江振邦说什么‘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上购物’‘社交通讯’等概念时,感觉很新奇,认真地与其探讨起来。

老妈王秀红听不懂,索性抱过孩子喂饭,姐姐江悦偶尔插一嘴,江大鹰则全程沉默,一边埋头吃饭,一边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手中的笔记本。

那是江振邦已经写了一半的规划报告。

越看,江大鹰越投入。

其他人都吃完了,他还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翻动书页,在老妈的催促下,才抱着笔记本坐到客厅的沙发上。

“那你们去换衣服,咱们这就出发。爸,车我开走了啊,我和姐姐、姐夫一起下乡调研。”

九点钟,江振邦到鞋柜处换鞋子,喊了一句,他刚才和二人商量好了,调研之余也和姐姐一家人到乡下玩玩,散散心。

“等等。”

就在他穿鞋的时候,江大鹰终于清醒了,猛然抬头道:“你别去了,今天你得跟我走。”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