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姜知微姜景悠,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在线无弹窗阅读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宫斗宅斗小说,作者“桃酥颜”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姜知微姜景悠,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0章,总字数103400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过了两日,姜知微的精神好了许多。醒来时天已过午,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几块明亮的光斑。她摸向胸口,玉佩贴着衣襟,虽仍有凉意,却比前几日温润了些,那些细密的裂纹像冻住的冰纹,不再让人看着心惊。那道意识…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姜知微姜景悠,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在线无弹窗阅读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精彩章节试读

过了两日,姜知微的精神好了许多。

醒来时天已过午,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几块明亮的光斑。

她摸向胸口,玉佩贴着衣襟,虽仍有凉意,却比前几日温润了些,那些细密的裂纹像冻住的冰纹,不再让人看着心惊。

那道意识也安稳了,像刚睡醒的孩子。

传递来一丝淡淡的“暖”,还带着点模糊的“香”,是她枕着的药草枕的味道。

“醒了?”许春娥端着一碗粥走进来。

“李阿牛一早就在外头劈柴,说等你醒了,要跟你说镇上水井的事。”

姜知微坐起身,接过粥碗。

粥里掺了些碎米和野菜,熬得稠稠的,喝着暖胃。“水井怎么了?”

“说是有两口井的水喝着发苦,怕是被洪水泡坏了。”

许春娥坐在床边,帮她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周大勇正带着人淘井呢,就是进度慢,估计得好几天才能弄干净。”

姜知微点点头,几口喝完粥,起身想去找李阿牛,却被许春娥拉住。

“你先把这玉佩的绳子换了,昨日我找了根新搓的麻绳,结实。”

桌上放着根青灰色的麻绳,是用苎麻搓的,看着就很耐用。

姜知微解下脖子上的旧红绳,断口处毛茸茸的,确实磨得厉害。

她拿起新麻绳,指尖刚碰到玉佩。

就觉得玉面微微一热,那道意识传递来一丝“悦”的感受,像孩子见了喜欢的玩意儿。

“你也觉得这绳子好?”她对着玉佩轻声说,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许春娥在一旁看着,眼里带着笑意:“这玉跟你投缘,换根新绳,也算讨个吉利。”

姜知微拿起玉佩,小心地穿进绳孔。

麻绳比红绳粗些,穿起来要费点劲,她用指尖捻着绳头,试了好几次才穿过去。

打了个结实的结,刚要往脖子上戴,忽然想起什么,又加了个小小的同心结,是祖母教她的,说这样的结不容易散。

“这样就稳当了。”

她把玉佩重新戴好,绳结贴在锁骨处,带着点麻线的粗糙感,很踏实。

胸口的玉佩轻轻动了动,那道意识似乎在“看”那个同心结,传递来一丝好奇的“绕”,像是在琢磨绳结的纹路。

走到院里,李阿牛正蹲在柴堆旁,用石块打磨一根木棍。

见了姜知微,他赶紧站起来,手里还攥着那块磨得发亮的石头。

“姜姑娘,你醒了?周大叔说,那两口井的水不光发苦,还飘着层油花,怕是不能用了。”

“淘不出来吗?”姜知微问。

“难。”李阿牛皱着眉。

“底下的泥太深,一挖就冒黑水,周大叔说可能是底下的泉眼被堵住了。”

姜知微心里沉了沉。

镇上本就只有四口井,洪水冲毁了一口,如今两口又出了问题。

剩下的那口在镇西头,离这边远,取水很是不便,尤其对老人和孩子来说。

“我去看看。”她说着,就要往镇西头走。

“我陪你去!”

李阿牛扛起那根打磨好的木棍,“这棍儿结实,路上能拄着。”

两人刚走出院门,就见胡三姑挎着个竹篮迎面走来,篮子里装着些黄纸和香烛。

“小姜大夫,听说你好了?”

她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从篮子里拿出几张符纸塞过来,“这是我求的平安符,你带在身上,能挡灾。”

符纸黄澄澄的,上面画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

姜知微不好推辞,只好接过来,放进袖袋里。

指尖碰到符纸的瞬间,胸口的玉佩微微发热,那道意识传递来一丝极淡的“斥”,像是不太喜欢这东西。

“多谢三姑。”她客气地说。

“谢啥,邻里邻居的。”胡三姑摆摆手,压低声音。

“听说你前几日救阿牛时,有神仙显灵?是你那块玉吧?我就说那玉不一般!”

姜知微的脸有些发烫,含糊地应了声,拉着李阿牛赶紧往前走。

胡三姑在后面喊:“记得把符纸烧了泡水喝!保准灵验!”

镇西头的井边围了不少人。

井台是用青石板砌的,被洪水泡得有些松动,几个汉子正用撬棍把石板撬开,打算彻底清理井底。

周大勇站在井边,手里拿着根长竹竿,时不时往井里探一探,眉头皱得很紧。

“小姜大夫来了?”

他抬头看见姜知微,直起身子,“你看这井,水看着清,底下全是泥,抽了半天也不见清。”

姜知微走到井边往下看。

井水确实不算浑浊,但凑近了闻,能嗅到一股淡淡的土腥味,还夹杂着点说不清的怪味。

她刚要说话,胸口的玉佩忽然轻轻跳了跳,那道意识传递来一丝“浊”的感受,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带着点闷。

“这水怕是不能喝。”

她退后一步,“就算淘干净了,底下的泉眼若被污染,也未必安全。”

“那可咋办?”一个老汉蹲在地上,愁得直叹气。

“总不能天天去河里挑水吧?那水凉,喝了怕闹肚子。”

周围的人也跟着叹气,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却想不出好办法。

姜知微心里也沉甸甸的。

她知道不干净的水有多危险,尤其灾后,很容易引发疫病。

胸口的玉佩又动了动,那道意识似乎感受到了她的忧虑,传递来一丝微弱的“寻”,像是在说“能找到干净的水”。

她心里一动,却没说出来。

这意识虽敏锐,可找水不是件容易事,总不能凭着感觉瞎撞。

“先把这口井彻底淘干净再说。”周大勇拍了拍手里的撬棍,“多烧些开水,让大家先将就几天。”

众人只好点头,继续埋头清理井台。姜知微帮着递了几块抹布,见也插不上别的手,便和李阿牛往回走。

路上,李阿牛忽然说:“姜姑娘,我前几日在山里砍柴,好像听见有水流声,就是不知道离得远不远。”

“是吗?”姜知微停下脚步,“具体在哪个方向?”

“就在北边的山坳里,”李阿牛指着远处的山峦,“那边树多,我没敢往里走。”

姜知微记在心里,没再多问。

胸口的玉佩安安静静的,那道“寻”的感受淡了下去,像是在积蓄力气。

回到废墟时,夕阳已经西斜。

草棚的架子搭得差不多了,几根粗壮的竹桩立在那里,像个小小的骨架。

周大勇的媳妇正带着几个妇人,用茅草铺顶,远远望去,已经有了点模样。

“小姜大夫,快来看看!”黄四娘挥着手里的扫帚,“这草棚够大不?我看放两排药柜都没问题。”

姜知微笑着点头:“够大了,多谢四娘。”

“谢啥,以后抓药方便就行。”

黄四娘拍了拍手,“我那口子说,明儿再找几块木板,给你搭个柜台,就像模像样了。”

许春娥也来了,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些刚缝好的药袋,蓝布的,上面还绣着个简单的“药”字。

“先把这些干净的药材装起来,”她说着,把布包递给姜知微,“那些受潮的还得再晒几日。”

姜知微接过药袋。

和李阿牛一起,把晒好的金银花、连翘装进袋里,分门别类地放好。

药香混着茅草的清香,在晚风中慢慢散开。

夕阳的金辉洒在草棚上,茅草的边缘泛着淡淡的光。

周大勇还在检查竹桩的牢固度,用手晃了晃,满意地咂咂嘴。

黄四娘的笑声、妇人们的说笑声、远处孩童的嬉闹声,混在一起,像首热闹的曲子。

姜知微摸了摸胸口的玉佩,绳结的地方被体温焐得暖暖的。

那道意识安静地“待”着,偶尔传递来一丝“安”,像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她拿起一个药袋,往里面装着晒干的甘草,指尖划过粗糙的布面,心里觉得踏实。

“知微,回家吃饭了!”许春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来了!”姜知微应着,把最后一把甘草装进袋里,仔细系好,放在刚搭好的竹架上。

夕阳慢慢沉下去,把草棚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温柔的拥抱。

小说《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