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2章

庆功宴的余韵还没散去,李家村的田埂上就多了些生面孔。这天清晨,黄天正蹲在土豆地里查看新苗,春桃挎着竹篮跟在后面,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土豆,冒着腾腾热气。

“你看这苗长得多精神。” 黄天拨开一片嫩绿的叶子,露出底下圆滚滚的小土豆,“照这势头,秋收时准能再增产两成。”

春桃递过一块热乎乎的土豆:“先垫垫肚子,王铁匠说今早要给你送新打的耘锄。” 话音刚落,就见村口来了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车帘紧闭,只隐约看见车夫穿着件半旧的青布衫,看着倒像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

“这是谁啊?看着面生得很。” 春桃踮着脚张望,手里的土豆差点掉地上。

黄天也觉得稀奇,李家村平时少有外客,更何况是这般打扮的。正琢磨着,马车已经停在老槐树下,车夫跳下来掀开车帘,先下来个穿着素色布裙的妇人,虽衣着普通,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和气,眼角的细纹里都带着笑意。紧接着下来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下巴上留着浓密的胡茬,眼神亮得惊人,往那一站,连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都仿佛小了些。

“请问,这里可是黄天黄相公的住处?” 妇人开口问道,声音温和得像春日里的暖风。

黄天赶紧擦了擦手上的泥,迎上去:“朱老爷来啦。”

春桃在旁边悄悄拽了拽黄天的衣角,小声说:“这俩人看着不一般,说话都透着底气。”

黄天心里也犯嘀咕,但见人家客客气气的,也不好怠慢:“朱老爷朱夫人快请屋里坐,俺这地方简陋,别嫌弃。”

黄天的茅草屋刚收拾过,墙上还贴着春桃剪的红窗花。朱老爷一进门就被墙上挂着的农具图纸吸引了,指着那张改良锄头的图说:“这锄头看着稀奇,真能省力三成?”

“可不是嘛。” 黄天搬来个小马扎让他们坐下,春桃赶紧沏上用新茶泡的水,“您看这月牙形的铁头,入土时能顺着劲儿往下走,木柄末端加了横托,手掌能用上力,刨硬地都不费劲。”

朱夫人凑近了看图纸,手指轻轻点着上面的线条:“这图纸画得真细致,连铁头的厚度都标着呢。”

“都是瞎琢磨的。” 黄天挠了挠头,从墙角拎出个麻袋,倒出些金黄的土豆,“您二位尝尝这个,去年新收的,又面又甜。”

朱老爷拿起个土豆掂了掂,又闻了闻,眼睛亮了:“这玩意儿真能亩产三千斤?俺前阵子听濠州知府说,你们村靠这个过冬,没饿肚子。”

“确实差不离。” 黄天算起了账,“一亩地种土豆,能顶五亩谷子的收成,还不用太操心,耐旱得很。俺打算今年教邻村也种种,这样明年开春就有更多人能吃饱饭了。”

“说得好!” 朱老爷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碗都跳了跳,“百姓过日子,不就图个吃饱穿暖?你这土豆,可比那些酸文假醋的文章实在多了!”

朱夫人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又对黄天说:“听知府说,你考科举也厉害得很,县试府试都是第一?”

提到这个,黄天有点不好意思:“就是运气好,写文章时总想着种地的事,没想到主考官还挺待见。”

“这可不是运气。” 朱老爷站起身,踱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土豆地,“写文章跟种庄稼一个理,得接地气。那些净说些‘之乎者也’的,还不如你这篇‘土豆策’实在。俺听说你在文章里说,‘当官的得先让百姓有饭吃,不然说啥都白搭’?”

黄天心里咯噔一下,这话确实是他在府试策论里写的,没想到连外乡商人都知道了。他赶紧说:“俺是庄稼人,不懂啥大道理,就觉得吃饱饭比啥都强。”

朱老爷突然笑了,胡茬都跟着颤:“你这后生,倒是实诚。俺问你,要是让你给当今皇上提个建议,你想说啥?”

春桃在旁边吓得脸都白了,赶紧给黄天使眼色,哪有随便议论皇上的。黄天却没多想,琢磨了一会儿说:“俺觉得,皇上要是能让各地都种上土豆,再推广些好农具,不出几年,老百姓肯定都能过上好日子。还有啊,别让那些当官的光说不练,得真到地里看看,知道庄稼人有多难。”

“说得好!” 朱老爷又拍了下大腿,这次笑得更欢了,“你这话说到俺心坎里了!那些坐在衙门里的,哪知道地里的土有多硬,除草有多累?”

朱夫人也跟着笑:“看你说得头头是道,怕是早就琢磨过这些事吧?”

“瞎琢磨呗。” 黄天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些奇奇怪怪的图,“您看这个,俺想弄个引水的架子,不用人挑水,就能把河里的水引到地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朱老爷接过本子,看得格外认真,连呼吸都放轻了。上面画的是简易的水车图纸,还有些标注的尺寸,虽然简单,却一目了然。他指着其中一处说:“这里的齿轮得再改改,用硬木怕是不结实,换成铁的试试。”

黄天眼睛一亮:“朱老爷也懂这个?俺还愁找不到懂行的人商量呢。”

“略懂一二,略懂一二。” 朱老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把本子还给黄天,“你这想法很好,要是真做出来,得省多少力气。需要啥材料,跟俺说,俺给你找。”

中午黄天留他们吃饭,春桃杀了只自己养的鸡,炖了满满一锅土豆烧肉,又炒了盘新摘的青菜,摆了满满一桌子。朱老爷毫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夹了块土豆,嚼了两口连连点头:“嗯!比御膳房的好吃!”

春桃没听清:“啥房?”

“没啥,没啥。” 朱老爷赶紧岔开话题,给朱夫人夹了块鸡肉,“妹子尝尝这个,比城里馆子做的入味。”

席间,朱老爷问了好多关于土豆种植的事,从下种到收获,连怎么储存都问得清清楚楚。黄天一一作答,还说起打算明年种两亩水稻,试试新的种植法子。

“水稻可不好种。” 朱老爷喝了口米酒,“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还怕虫害。”

“俺有个想法。” 黄天放下筷子,“俺想把水稻和鱼一起养,水里养鱼,水上种稻,鱼的粪便能当肥料,稻子能给鱼遮阴,说不定能两全其美。”

朱夫人眼睛亮了:“这法子倒是新鲜,以前没听说过。”

“都是瞎想的,还没试过。” 黄天有点不好意思,“等明年开春试试,成了就教给大伙。”

朱老爷看着他,眼神里满是赞许:“你这后生,脑子活泛,还肯下力气,是块好料。不像有些读书人,只会死记硬背,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

“朱老爷过奖了。” 黄天挠了挠头,“俺就是觉得,不管是读书还是种地,都得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的。”

“说得好!” 朱老爷又拍了下桌子,这次连朱夫人都跟着笑,“俺算是看出来了,濠州知府没说错,你这后生确实不一般。”

下午临走时,朱老爷让车夫搬来个大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些上好的绸缎,还有两锭沉甸甸的银子,闪得人眼睛都花了。

“这…… 这可使不得!” 黄天赶紧摆手,“您能来俺这儿坐坐,俺就挺高兴了,哪能要您的东西。”

“拿着吧。” 朱老爷把箱子往他怀里推,“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做农具、试种水稻用的。要是真成了,可是给大家伙谋福利,这点算啥。”

朱夫人也笑着说:“就当是俺们入股了,等你那引水架子做出来,可得先给俺们看看。”

黄天还想推辞,被朱老爷按住了肩膀:“后生,好好干。记住,不管啥时候,把老百姓的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他的手劲很大,眼神里带着股说不出的郑重。

马车走的时候,朱老爷还掀开车帘回头看了看,冲黄天挥了挥手。春桃看着马车走远,才拍着胸口说:“吓死俺了,那朱老爷看着真威严,跟戏文里的大官似的。”

黄天摸着那两锭银子,心里也犯嘀咕:“这俩人肯定不一般,哪有商人对种地这么上心的。”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小本子,上面的水车图纸被朱老爷画了个圈,旁边还标了行小字:“用生铁,加轴承,可省力五成。”

“不管了。” 黄天把银子收起来,“正好用这钱买些铁料,先把水车做出来再说。”

春桃帮他把绸缎叠好。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半天说不出话。

夕阳把土豆地染成了金红色,黄天蹲在地埂上,看着嫩绿的新苗,心里琢磨着:得赶紧把水车做出来,再琢磨琢磨那稻鱼共养的法子,可不能辜负了那位朱老爷的期待。至于他到底是谁,等把这些事做好了,说不定自然就知道了。

春桃走过来,递给她块刚烤好的土豆:“别想了,先吃点东西。王铁匠的耘锄做好了,说明天一早送过来呢。”

黄天接过土豆,咬了一大口,粉粉的,甜甜的。他看着春桃被夕阳映红的脸蛋,突然笑了:“对,先不想这些,咱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李家村的黄昏安静又热闹,就像黄天心里的日子,踏实又充满盼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