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百亿资产穿越大明》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黄天朱元璋小说

百亿资产穿越大明

作者:亿杯夕咪露

字数:179665字

2025-08-13 08:00:50 连载

简介

主角是黄天朱元璋的小说《百亿资产穿越大明》是由作者“亿杯夕咪露”创作的历史脑洞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79665字。

百亿资产穿越大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府试放榜那天,天刚蒙蒙亮,黄天就醒了。他摸了摸枕边春桃新缝的荷包,青布面上绣着对戏水的鸳鸯,针脚密得能数出个数来。这是昨天晚上春桃塞给他的,说 “戴着能安神”,当时她的手指碰到他的手腕,烫得他一整夜都没睡踏实。

“狗剩哥,醒醒!该走了!” 二柱子在门外扯着嗓子喊,声音大得能把房梁上的灰尘震下来。这小子昨天非要跟来,说要亲眼看着黄天再拿个第一,半夜里翻来覆去烙饼,把床板弄得吱呀响。

黄天套上春桃浆洗过的蓝布衫,领口挺括得能立起来。刚推开门,就看见春桃站在院子里,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碗里是冒着热气的小米粥,上面卧着两个圆滚滚的荷包蛋,蛋黄颤巍巍的,一看就知道是用新下的鸡蛋煎的。

“趁热吃吧,垫垫肚子。” 春桃把碗递过来,手指绞着围裙带子,眼睛瞟着墙角的石榴树,不敢看他,“不管中不中,都早点回来,俺给你留着晚饭。”

“放心,” 黄天接过碗,热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的,“中午就回来吃你做的土豆炖肉,少放花椒啊,你知道我不爱吃。”

春桃 “嗯” 了一声,从袖口里掏出块叠得方方正正的帕子,塞到他手里:“这是新绣的,擦汗用。” 帕子上还是那朵小莲花,针脚比上次的更细密,花瓣上还绣了层淡淡的金线,在晨光里闪着微光。

黄天把帕子揣进怀里,跟二柱子往放榜处走。刚出客栈门,就碰见那个山羊胡考生,他正背着手踱来踱去,见了黄天,鼻子里 “嗤” 了一声:“某些人啊,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府试可不是县试,光靠写些土豆地瓜可中不了。”

二柱子当即就炸了:“你说谁呢?我狗剩哥肯定中第一!”

“哟,还第一?” 山羊胡笑得山羊胡都翘起来了,“就他那号房,能写出啥好文章?我看能中个末等就烧高香了。”

黄天没搭理他,拉着二柱子就走。心里却憋着股劲:等会儿放了榜,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府城的放榜处设在文庙门口,红墙黑瓦的牌坊下,早就挤满了考生。有穿长衫的富家子弟,有背着包袱的穷书生,还有几个头发都白了的老童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面还没挂起来的红榜,手心全是汗。

“让让!让让!放榜了!” 两个衙役扛着卷红布过来,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往前挤的,往后退的,还有人吓得差点摔倒,乱成一锅粥。

二柱子仗着年轻力壮,像条泥鳅似的往里面钻,一边钻一边喊:“借过!借过!俺哥是县试第一!” 黄天跟在后面,被挤得东倒西歪,新买的布鞋都被踩掉了一只。

红榜 “哗啦” 一声展开,用金粉写的名字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二柱子踮着脚尖,眼珠子瞪得溜圆,从最上头往下找,嘴里还念念有词:“黄天…… 黄天…… 哎!找到了!狗剩哥!最上头那个!第一名!”

黄天赶紧凑过去,只见红榜最顶端,“黄天” 两个大字写得龙飞凤舞,旁边用朱笔圈着个 “首” 字,格外醒目。他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心里头像有烟花炸开,噼里啪啦的,美得找不到北。

“中了!中了!又是第一!” 二柱子跳起来,差点撞到挂红榜的竹竿,“我就说狗剩哥是文曲星下凡吧!那些说闲话的,都给俺闭嘴!”

周围的考生们都惊呆了,刚才还说风凉话的山羊胡,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馒头,半天合不拢:“不…… 不可能!他那号房挨着茅厕,臭气熏天的,怎么可能还中第一?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你才猫腻呢!” 二柱子叉着腰,像只斗胜的公鸡,“我狗剩哥用袖子做口罩都能考第一,你就算在金銮殿里考,也中不了!”

旁边有认识黄天的考生赶紧打圆场:“这位兄台别激动,黄兄的文章确实好。听说主考官看了他的策论,拍着桌子说‘百年难遇的奇才’,还把文章抄了下来,说要呈给知府大人呢。”

黄天没心思跟他们计较,拉着二柱子就往客栈跑。他现在就想赶紧见到春桃,把这好消息告诉她,看她会不会笑得像朵盛开的桃花。

应天府的皇宫里,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濠州知府递上来的奏折,看得眉飞色舞。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他脸上,把那些打仗留下的伤疤都照得柔和了些。

“李德全!你瞧瞧!” 朱元璋把奏折往龙案上一拍,震得砚台都跳了一下,“这黄天,县试第一,府试又第一!咱就说这小子不是凡人吧!”

李德全赶紧凑过去,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点头哈腰地说:“陛下真是慧眼识珠!这黄天不光会种土豆,读书还这么厉害,真是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的奇才!”

“少拍马屁!” 朱元璋笑骂了一句,眼里的得意却藏不住,“你去把皇后叫来,咱要跟咱妹子说道说道这后生。”

马皇后正在偏殿教宫女们绣东西,听见朱元璋找她,赶紧放下手里的针线,跟着李德全往奉天殿走。她穿着件月白色的宫装,领口绣着圈简单的缠枝纹,头发用根素银簪子挽着,看着就像个和气的邻家大婶,一点都没有皇后的架子。

“咋了这是,看你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马皇后走到龙椅旁,拿起那份奏折,轻声细语地问。

“妹子,你自己看!” 朱元璋指着奏折上的名字,语气里的骄傲藏都藏不住,“这黄天,又中了第一!咱就说他种土豆是把好手,考科举也不含糊!”

马皇后仔细看着奏折,嘴角慢慢勾起笑意。她看得很认真,连奏折里提到黄天写的 “农具改良能让百姓省力,省力就能多产粮” 这句话,都用手指轻轻点了点。

“这后生确实是个实诚人。” 马皇后放下奏折,看着朱元璋说,“写的文章没有那些酸文假醋的话,全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就说他论农桑那段,把土豆和水稻的种植时令都算得清清楚楚,连老农夫都未必有他懂行。”

“可不是嘛!” 朱元璋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咱看这小子是块璞玉,得好好打磨打磨。等他院试也中了,咱亲自见见他,跟他聊聊土豆和农具的事。”

“是该见见。” 马皇后点点头,又叮嘱道,“不过也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年轻人一步一个脚印走才稳当,拔苗助长反倒不好。”

“还是你想得周到。” 朱元璋笑着说,“李德全,传旨给濠州知府,让他好好照看黄天,别让那些不长眼的酸秀才欺负了去。要是黄天有啥难处,让他直接上报。”

李德全赶紧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办。”

朱元璋又拿起那份奏折,看了又看,嘴里还念叨着:“土豆…… 农具…… 这后生,说不定真能给咱大明朝带来些新东西呢。”

黄天带着春桃和二柱子赶回李家村时,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红绸子在风里飘得猎猎响,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苗。晒谷场上摆着十几张八仙桌,桌腿都用红布缠着,张婶和几个妇女正围着灶台忙活,大铁锅里炖着的鸡肉香味飘出老远,引得路过的小狗都围着灶台打转,尾巴摇得像拨浪鼓。

“这…… 这是咋了?” 黄天挠着头,一脸迷糊,“今天不是过年啊,也不是谁家娶媳妇,咋这么热闹?”

二柱子早就跳下车,像只脱缰的野马似的冲进村里,一边跑一边喊:“中了!俺们中了!府试又是第一!狗剩哥又拿了头名!”

村民们听见动静,都从屋里跑了出来。里正举着铜锣 “铛铛” 敲了两下,扯着嗓子喊:“啥也别说了!开席!”

黄天被大伙簇拥着往晒谷场走,李叔拄着拐杖,笑得胡子都翘到天上了,一个劲地说:“好小子!有出息!给咱李家村争光了!” 张木匠拿着刨子从木匠铺里跑出来,手上还沾着木屑,拍着黄天的肩膀说:“我就知道你行!回头我给你做个新书桌,保证结实!”

春桃跟在黄天旁边,手里还提着给她娘带的点心,脸上笑开了花,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两颗星星。

黄天被拉到主桌坐下,桌上摆满了好吃的:炖得烂乎乎的鸡肉,油汪汪的炒鸡蛋,还有一大盆土豆烧肉,土豆炖得粉粉的,肉香混着酱香,馋得他直咽口水。张婶还端来一碗糯米酒,酒碗边上沾着几粒红枸杞,看着就好喝。

“叔伯婶子们,” 黄天端起酒碗,站起身,心里热乎乎的,鼻子有点发酸,“你们咋知道我中了?我这刚从府城回来,连村口都没进呢……”

李叔端着酒碗,站起来说:“傻小子,不管你中不中,这席都得摆!就冲你给村里弄的土豆,让大伙去年冬天没挨饿;就冲你弄的那些新农具,让种地省了一半力气,这席就该摆!别说你中了第一,就算没中,你也是咱村的大功臣!”

“对!李叔说得对!” 里正举着铜锣敲了一下,“狗剩给咱村带来的好处,可不是一个第一能比的!今天这席,就是给咱村的好日子庆功!”

黄天的眼睛有点湿润,他举起酒碗,对着大伙说:“啥也不说了,我敬大伙一杯!以后咱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土豆要种得更多,农具要做得更好,争取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羡慕咱李家村!”

“好!”

“干杯!”

“狗剩哥最棒!”

村民们的吆喝声震得晒谷场的尘土都飞了起来,连趴在灶台边的小狗都汪汪叫了两声,像是在跟着起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黄天觉得差不多了,悄悄摸了摸怀里的系统光屏。上次府试考第一,系统奖励了五百积分,他早就盘算好了,兑换两坛上好的米酒,给大伙尝尝鲜。这米酒度数低,甜丝丝的,男女老少都能喝,正好适合今天的热闹场面。

“大伙都停一停!” 黄天站起来,拍了拍手,“我给大伙带了点好东西,从府城托人买的米酒,甜丝丝的,好喝不上头,都来尝尝!”

二柱子一听有好酒,跑得比谁都快,从牛车上抱下来两个坛子,坛子口用红布封着,看着就喜庆。他 “啪” 地一下扯掉红布,一股清甜的酒香立刻飘了出来,馋得旁边的小孩都直咂嘴。

“我先尝尝!” 二柱子拿起个粗瓷碗,舀了满满一碗,咕咚咕咚灌下去,抹了抹嘴,眼睛瞪得溜圆,“嘿!这酒真不赖!比咱村的粮食酒好喝多了,跟糖水似的,还有股米香味!”

村民们一听,都纷纷拿起碗来要尝尝。张婶舀了半碗,抿了一口,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哎哟,这酒真甜,比我家那口子酿的强多了!” 李叔也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酒绵软,不伤头,适合咱老年人喝。”

黄天看着大伙喝得高兴,心里也美滋滋的。他给春桃舀了小半碗,递到她手里:“你也尝尝,少喝点。”

春桃红着脸接过去,抿了一小口,甜丝丝的酒香在嘴里散开,她忍不住笑了:“真好喝。”

张木匠喝得脸红脖子粗,拉着黄天的手,舌头都有点打结了:“狗剩…… 等你院试中了…… 我给你做套新家具…… 红松木的…… 保证比府城的还好看……”

王铁匠也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铁钳子,估计是从铁匠铺直接跑过来的:“我…… 我给你打把金锄头!不…… 银的!不对…… 纯金的!让你用金锄头种土豆,长出的土豆都带着金气!”

他这话逗得大伙哈哈大笑,笑得最欢的是二柱子,笑得直拍大腿,差点把桌子掀了。

春桃坐在黄天旁边,给他剥着花生,花生仁剥得整整齐齐,放在他的碗里。时不时还往他碗里夹块土豆,都是炖得最烂乎的那种。黄天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心里甜滋滋的,比那米酒还好喝。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宴席还没散。二柱子抱着酒坛子,非要跟李叔划拳,“五魁首”“六六顺” 喊得震天响,结果输多赢少,没一会儿就醉倒在桌子底下,嘴里还嘟囔着 “狗剩哥最厉害…… 我没醉…… 再来一碗……”

张婶和几个妇女收拾着碗筷,嘴里哼着村里的小调,声音甜丝丝的,跟今天的米酒一个味。春桃也跟着帮忙,她穿着水绿色的襦裙,在人群里穿梭,像只轻快的蝴蝶,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淡淡的花香 —— 那是她早上偷偷在头发上插的栀子花。

黄天靠在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觉得心里踏实得很。他摸了摸怀里的系统光屏,上面显示 “完成‘府试夺魁’任务,解锁‘高产水稻’种子资料”。

“水稻种子……” 黄天笑了笑,看来以后不光要种土豆,还得让大伙种上更好的水稻。等水稻种出来了,村民们的日子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春桃走过来,递给她块干净的帕子,就是早上塞给他的那块绣莲花的:“擦擦汗吧,看你热的。”

黄天接过帕子,上面的莲花被汗水浸得有点模糊,但还是能看出绣得很用心。他突然拉住春桃的手,她的手软软的,带着点洗碗水的潮气,暖暖的。

“春桃,” 黄天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等我院试也中了,就娶你当媳妇。”

春桃的脸 “腾” 地一下红了,像熟透的苹果,连耳根都红透了。她低下头,小声说:“谁…… 谁要你娶啊……” 可手却没抽回去,任由黄天拉着,手指还悄悄蜷了蜷,勾住了他的手指。

远处传来里正的吆喝声:“狗剩!快过来!给你披红戴花!”

黄天拉着春桃的手站起来,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两条交缠在一起的藤蔓。他知道,院试肯定更难,路还长着呢,但有身边这个姑娘,有村里这些亲人,再难的路,他也能一步步走下去。

“走,给咱披红戴花去!” 黄天笑着说。

“嗯。” 春桃点点头,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比老槐树上的红灯笼还亮。

月光悄悄爬上树梢,把李家村照得一片银白。晒谷场上的欢声笑语还在继续,米酒的甜香混着饭菜的香味,在夜空中弥漫。黄天看着满村的红灯笼,心里琢磨着:这日子啊,就像这米酒,刚开始觉得平平淡淡,慢慢品,才知道有多甜。以后的日子,只会更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