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我,崇祯,在大宋天子守国门!免费阅读,我,崇祯,在大宋天子守国门!章节在线阅读

我,崇祯,在大宋天子守国门!

作者:东方笑笑生

字数:267342字

2025-08-20 08:30:19 连载

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历史古代小说,那么《我,崇祯,在大宋天子守国门!》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东方笑笑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崇祯赵桓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我,崇祯,在大宋天子守国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步:扮猪吃老虎,稳住基本盘。

崇祯刚上台,对魏忠贤十分客气,各种赏赐、各种安抚,表现得像一个完全不懂政治、离了魏公公就活不下去的乖宝宝。

这一招,成功麻痹了魏忠贤,让他觉得这个新皇帝,不过是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傀儡。

第二步:借刀杀人,发动舆论战。

在稳住魏忠贤的同时,他暗中给被打压多年的东林党人松了绑,鼓励他们上奏章,弹劾魏忠贤。

东林党这帮读书人,别的本事可能不大,但当“喷子”的战斗力绝对是顶级的。

他们积攒了多年的怨气,此刻化作一篇篇战斗檄文,瞬间掀起了滔天巨浪,把魏忠贤集团搞得声名狼藉。

第三步:釜底抽薪,精准“拆塔”。

等舆论造势差不多了,崇祯开始了他手术刀般的精准操作。

他先是找了个由头,把魏忠贤的头号马仔、兵部尚书崔呈秀给免了,这相当于砍掉了魏忠贤的“军权”。

紧接着,又借着弹劾的东风,把魏忠贤安插在司礼监、东厂这些核心要害部门的心腹太监,一个个调离岗位。

这几招下来,魏忠贤这头猛虎,爪牙被拔,手脚被断,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第四步:温水煮青蛙,收官绝杀。

最后,崇祯并没有直接杀了魏忠贤,那样做动静太大。

他只是下了一道旨意,让魏忠贤去凤阳“看守祖陵”。

这是一种极具侮辱性的政治流放。

魏忠贤在路上,越想越怕,知道自己被清算是迟早的事,最终在绝望中选择了自尽。

至此,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阉党,在短短几个月内,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轻松团灭!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高端玩家的精彩操作,才刚刚开始。

干掉了阉党,之前被当成“工具人”的东林党,觉得自己迎来了春天,开始在朝堂上指点江山。

崇祯哪里容得下他们?

于是,他反手就打出了“制衡牌”,刻意提拔温体仁、周延儒这些非东林党派系的官员,让他们去跟东林党打擂台,制造文官集团的内耗。

尤其是首辅温体仁,被崇祯当成狗,专门用来咬东林党的大佬。

东林党魁首钱谦益就是被他咬下来的,投进牢狱。

最终,崇祯通过一系列明升暗降的职务调整,将钱谦益这些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全都打发到南京当闲官“养老”去了。

可以说,终崇祯一朝,中枢内阁,六部中东林党人寥寥无几,完全翻不出浪花来。

(东林党祸乱朝纲,是南明时期的事,也正因崇祯的打压,让南京成为东林党官员的主要聚集地,对南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年仅十几岁的崇祯,就将阉党和东林党玩弄于股掌之中,从毫无根基的帝国继任者,用了不到三年便彻底掌握大明王朝。

此后无论是杀总兵,还是总督、首辅,只一道旨意的事。

后世那些说崇祯是政治小白被东林党忽悠瘸了等言论,完全是史盲,不懂明末政治!

老朱家的皇帝人均政治怪物,到了一定年龄血脉自动觉醒,智商强的可怕,玩弄权术手到擒来,哪怕是正德、天启那种乐子皇帝,登基后也能轻松执掌大权。

崇祯也是无师自通,最擅长的就是通过派系制衡、职务调整将反对自己的大臣边缘化,本质是强化君主集权的手段。

启用秦桧为御史中丞,这枚看似污秽、实则锋利的棋子,不过是他将自己早已炉火纯青的权谋手段,在这大宋的新棋盘上,再演练一遍罢了。

……

次日清晨,宫中诏令传出:秦桧升任御史中丞,监察百官、专奏言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震动,反对之声四起,诸如“资历浅薄”“官品不符”“权不宜骤授”的奏章雪片般飞入御前。

崇祯一概不理,已阅不回。

这些都是秦桧的事,让他自行解决。

你秦桧不是能耐吗?不是想进步吗?

行,先自己把屁股擦干净,摆平这帮老油条,就算你的投名状了。

要是连这点都搞不定,崇祯也没有用他的必要了。

秦桧,也确实没让崇祯失望,业务能力那是相当的强。

他刚拿到任命的金印,屁股还没在御史中丞的椅子上坐热,反手就递上了一份奏疏。

这份奏疏,堪称一篇战斗檄文,火力全开,把前宰相唐恪的老底都给揭了,洋洋洒洒列了三大罪状:

一曰畏敌求和,动摇军心;

二曰朋比为奸,排斥主战;

三曰误导圣听,欲引天子赴金营请命。

奏疏一出,满朝皆惊。

好家伙,这刀子捅得,那叫一个快、准、狠!

那些之前被唐恪压得不敢吱声的官员、御史们,一看风向变了,新来的御史中丞又是这么个狠角色,哪还敢闲着?

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跳出来“补刀”,痛打落水狗。

你一条罪状,我一条黑料,言辞那叫一个犀利,恨不得把唐恪祖宗十八代都拉出来批判一番。

昔日里那个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唐宰相,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要知道,大宋的官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潜规则”:

一旦御史台的头头公开弹劾宰相,不管有理没理,宰相都必须主动提出辞职,回家避风头,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你要是赖着不走,那帮喷子就会说你“恋栈权位、不知廉耻”,口水都能把你淹死,以后在圈子里就彻底混不下去了。

于是乎,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和人身攻击之下,唐恪同志直接被喷到当场咳血,万念俱灰,被迫递交了辞职报告。

奏本送到崇祯面前,崇祯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提笔勾画,一笔罢相。

至此,主和派的两大核心巨头,一个当场被砍了头,一个被活活喷下了岗。

大宋朝堂的风气,为之一变。

主战派的官员们,一个个昂首挺胸,走路带风,腰杆子都硬了好几分;

而那些主和派的软骨头们,则彻底成了缩头乌龟,夹着尾巴做人,生怕哪句话说不对,就被御史台那条新上任的“狼犬”给盯上。

朝堂之上,但凡有人提出与金人议和,御史台中必然窜出一条狼犬露齿,逮住死咬不放,直到让对方罢官。

崇祯不得不感叹,秦桧这奸臣还是有点东西的。

真他娘的好用啊!

有他在前面咬人,自己这皇帝当得,着实省心多了。

…….

关于崇祯。

或许会有读者觉得我把崇祯写得太”完美”了,其实真不是无脑吹。

我查过很多史料,把崇祯在位十七年的大事都捋过一遍,越研究越觉得,这个皇帝真的太难了!

换其他朝代的明君来坐这个位置,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

网上那些”穿越当崇祯”的爽文看看就好,真让你穿过去,怕是连魏忠贤的残党都搞不定,搞不好第二年己巳之变就让皇太极打进城了。

读历史最忌讳的就是上帝视角

就说崇祯最后的选择,亲手杀了妻女然后上吊,这份决绝,现在键盘侠有几个能做到?

光是想想那个场景就脊背发凉。

我在书里确实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毕竟要写小说嘛,主角总要有点光环。

但绝对没有刻意洗白,只是想把这段历史写得精彩些。

要我说,崇祯皇帝堪称汉家天子最后的铮铮铁骨,那些一味贬低的声音,无脑黑他的人,不是历史没读透,就是别有用心,非愚即诬。

崇祯的性格:勤政、多疑、刚愎自用、急于求成、严苛,同时有强烈的责任感但缺乏妥协精神。

本书将着力刻画一个立体的崇祯形象,尽量把这些矛盾点都写出来,呈现一个真实而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