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老婆被助理亲了,我却认他当弟弟》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好想梦成真”创作,以陈阳赵琳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0614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老婆被助理亲了,我却认他当弟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被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声音尖锐,像一根针,刺破了赵琳用疲惫和强装镇定编织出的脆弱外壳,吓得她猛地一颤。
她目光有些呆滞地看向屏幕上跳动的名字——周婷。
这个时候接到周婷的电话,她的心情复杂难言。一方面,昨夜正是周婷和孙梅的在场和煽动,让事情走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另一方面,周婷毕竟是多年的发小,此刻打来,或许是关心,或许……能知道一点陈阳的消息?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糟糕,按下了接听键。
“喂,周婷。”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周婷刻意放柔、充满“关切”的声音,语调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担心,又不会显得过于急切:“琳姐,你还好吧?在公司吗?我担心你一晚上了。”
赵琳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更加酸痛的太阳穴,声音里透出无法掩饰的疲惫和沙哑:“嗯,在公司。我还好……”
“那……你跟陈阳联系上了吗?”周婷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带着试探的意味,“他昨晚……是不是特别生气?我看他摔门走的时候,那脸色吓死人了。”
提到陈阳,赵琳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紧,痛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她闭上眼,苦涩地回答:“联系不上。他关机了。微信、支付宝……所有能想到的方式,全都把我拉黑了。”
“全都拉黑了?!”周婷在电话那头惊呼一声,语气夸张,仿佛听到了什么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的天哪!陈阳他……他这次怎么这么绝情啊?不就是喝杯酒闹着玩嘛,至于发这么大脾气,还拉黑?男人有时候心眼真是比针尖还小!太较真了!”
她的话语里,看似在替赵琳抱不平,指责陈阳,实则却是在轻描淡写地定性昨晚的事情——不过是“喝杯酒”、“闹着玩”,是陈阳“心眼小”、“太较真”。这种论调,与她昨夜在包厢里的起哄怂恿,形成了某种微妙而讽刺的呼应。
赵琳听着,心里那股被压下去的委屈和一丝对陈阳“过度反应”的埋怨,又被悄然勾了起来。是啊,明明就是一场玩笑,他为什么要这么不依不饶?为什么要做得这么绝?
周婷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乐观”起来,带着一种过来人似的笃定:“不过琳姐,你也别太担心了,真的!气头上嘛,男人都这样,放狠话,耍性子。等过几天,他气消了,冷静下来,肯定就好了!”
她说得言之凿凿,仿佛已经预见了结局。
“你们俩这么多年的感情,谁不知道啊?一起创业,一起经历那么多大风大浪,陈阳病危的时候你都寸步不离地守着,这份情意是能随便抹掉的吗?他离不开你的!你放心,等他那股别扭劲儿过去了,肯定自己就回来了,说不定还得反过来给你道歉呢!”
周婷的这些话,像是一剂温热的麻醉药,缓缓注入赵琳冰冷而惶惑的心脏。
是啊,十年了。
他们什么苦没吃过?什么难没经历过?公司最艰难的时候,两人挤在出租屋里分吃一盒泡面;陈阳被查出尿毒症,病危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她觉得天都塌了,却还是咬着牙撑住了,四处求医,陪着他做移植手术,照顾他康复……
那么多生死与共的坎都迈过来了,怎么会因为昨天一场无心的闹剧就真的分道扬镳呢?
陈阳他……或许真的只是一时在气头上吧?等他冷静下来,想起他们之间的感情,想起过去的一切,他就会明白的,就会回来的。
电话那头的周婷又“安慰”了赵琳几句,反复强调着“没事的”、“他会回来的”、“你别主动找他,晾着他”,这才仿佛放心般地挂了电话。
通话结束的提示音响起。
赵琳握着手机,久久没有放下。周婷的话还在耳边回荡,像是一层暖昧的薄纱,暂时覆盖了她心中那冰冷的恐慌和隐约的不安。
她甚至下意识地忽略了一个细节——周婷从头到尾,没有问过一句“你到底有没有做错什么”,也没有劝过一句“你要不要好好跟他道个歉”,所有的说辞,都在无形中强化着“陈阳错了、陈阳小心眼、陈阳离不开你”的逻辑。
这恰恰迎合了赵琳此刻急需的心理慰藉和自我辩护。
她将手机放在桌上,身体向后靠进椅背里,长长地、缓慢地吁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肩颈似乎放松了一些。
是的,周婷说得有道理。
陈阳就是太较真了,原则性太强,有时候甚至显得有些固执和不懂变通。他需要时间冷静。
等他气消了,想通了,自然会明白昨晚只是一场误会,自然会回来的。他们十年的感情,怎么可能说散就散?
这个念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让她终于从那种几乎要溺毙的绝望和恐慌中,暂时挣脱了出来一丝。尽管心底深处,某个角落依然有个微弱的声音在不安地躁动,提醒着她陈阳离去时的决绝和那双冰冷失望的眼睛,但她选择性地屏蔽了它。
自我安慰的侥幸心理,逐渐占据了上风。
她不能一直这样消沉慌乱下去。她是启航科技的总裁,公司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处理。她必须振作起来。
像是要证明什么,又像是要逃避什么,她猛地坐直身体,伸手拿过桌面上堆积的文件,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她翻开一份市场部的报告,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上,试图集中精神。
然而,那些字符却像是在跳动、模糊,根本无法进入大脑。看不了几行,思绪就不受控制地飘远——
他现在在哪里?在父母家吗?吃饭了吗?他身体不好,生气会不会影响恢复?他有没有按时吃抗排异的药?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
不要想!不能想!
她用力甩了甩头,像是要甩掉那些不该有的牵挂,手指收紧,几乎要将手中的纸张捏皱。
她重新聚焦目光,逼着自己去阅读报表上的数字,去分析市场趋势,去审批采购清单……她用高强度的工作来填充每一分每一秒,试图用忙碌来麻痹自己,来忽略心底那挥之不去、蠢蠢欲动的不安。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和键盘敲击的声音,看似恢复了往常的忙碌和高效。
只有赵琳自己知道,这份平静之下,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每一次电话响起,她的心脏都会漏跳一拍;每一次办公室门外响起脚步声,她都忍不住抬头望去。
她在等。
等一个或许永远不会打来的电话。
等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回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