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长河引渡:我在阴间当大佬江澜,长河引渡:我在阴间当大佬章节在线阅读

长河引渡:我在阴间当大佬

作者:霜天鹤鸣

字数:94725字

2025-09-02 10:29:09 连载

简介

喜欢阅读古言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长河引渡:我在阴间当大佬》?本书以江澜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霜天鹤鸣”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长河引渡:我在阴间当大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次连绵的秋雨过后,殷洛宁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几乎咳哑了嗓子。班主骂骂咧咧地嫌她误了场次。

柳浔避开了班主的耳目,偷偷请了城中最好的大夫给她看病,亲自守在殷洛宁那间狭小阴冷的厢房里。

然后他守着药炉熬药,再小心翼翼地吹凉,一勺勺喂到她干裂的唇边。窗外雨声淅沥,屋内药香氤氲,他用带着安抚意味的声音,对她断断续续地念着些诗句,或是说着些外头的趣闻。

两个各自在风雪中踽踽独行的灵魂,在药炉微弱的火光旁,找到了短暂的依靠。

终于有一日,他对她说道:“洛宁,跟我走吧。我替你赎身。”

他动用了父亲为他进京打点的积蓄,甚至变卖了几件母亲留下的首饰,凑够了五百金,摆到班主面前,班主的脸却瞬间拉了下来——殷洛宁是他最值钱的摇钱树,他怎肯轻易放手?可柳浔背后站着谭家,那是他一个小小的戏班班主万万得罪不起的。班主最终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干巴巴地说道:“柳公子好手段……罢了,罢了!人,你带走吧!”

她终于离开了那个囚笼。虽然前路未卜,但此刻,风雪暂歇,灯火在侧。

柳浔带着她住进了自己在京城暂居的小院。院子不大,青砖铺地。屋内陈设简单洁净,窗下书案上堆着厚厚的书卷,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竹子的清气,这便是他寒窗苦读的一方天地。

柳浔接过她怀中的琵琶,放在书案旁,然后拉着她的手坐下。

“委屈你先住在这里,”柳浔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有些简陋,但很清静。等来年春闱,我定当竭尽全力,博取功名。那时,我便带你回江南老家,禀明父亲,风风光光地娶你进门。” 说着,他眼里满是憧憬。

殷洛宁道:“这里很好,比戏班好上千百倍。”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几分追忆和向往:“浔郎,你知道吗?从前我就偷偷想过,若有朝一日能自己做主,开一间小小的乐坊……”

“不是那种供人取乐的戏班,”殷洛宁强调道,“我想收留一些像我一样的姑娘,无家可归的,或者被逼无奈的。然后教她们正经地学琴、学唱,让她们有个安身立命之所,靠自己的本事清清白白地活着,不必看人脸色,不必强颜欢笑。”

“好!这想法极好!”柳浔的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许,“有一技之长,有安身之处,不必仰仗他人鼻息,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他仿佛被她的愿景点燃了热情,拉着她走到窗边的书案旁,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来,我们好好想想。乐坊不必大,但一定要雅致。我看,可以在江南水乡寻一处清幽的院子,前厅做琴室、歌台,要敞亮通透;后院就做姑娘们的居所,安静舒适,但也要派人守护着,不能让姑娘们被闲人打扰……”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勾勒出简单的轮廓,“可以种些芭蕉、翠竹,雨天听雨打芭蕉,晴日听竹叶沙沙,都是天然的丝竹伴奏……还要请最好的乐师。不仅要教技艺,更要教她们读书认字,明事理,知进退,让姑娘们将来无论留在乐坊,还是选择嫁人生子,都能挺直腰杆做人。”

然后他看向殷洛宁,笑得温柔:“而你就是她们的师父,是她们的依靠。”

殷洛宁眼眶泛红。她不再是漂泊无依的乞丐,不再是任人摆布的货物。她有了归宿,有了依靠,有了一个可以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的梦想。“真好……”她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等着你,等着你金榜题名,等着你……带我回家。”

“回家”两个字,被她念得格外珍重。

柳浔轻轻地擦去她眼角的泪,承诺道:“很快,很快我们就能一起回江南。”

殷洛宁依偎在他肩头,唇角含笑。她沉溺在此刻的暖意里,只愿相信,这盏被柳浔点亮的灯火,足以驱散所有阴霾,足以照亮他们通往江南的路。

窗外暮色四合,将最后一点天光渐渐吞噬。

……

一个月后。

柳枝新绿,晨风微凉。

柳浔进京赶考的日子到了。他一身青衫,意气风发,清点过书箱后,回头看见殷洛宁低垂着眼帘,神色郁郁。

“怎么了?”柳浔笑着走近,“不过是去贡院考个试,快则月余,慢则两月,我便回来了。”

“让我再唱一曲吧。”她抱着琵琶说。

柳浔点了点头。

指尖拨动,歌声响起:“莫唱离歌,莫唱离歌,马蹄踏碎柳烟薄。陌上花开君且去,归来共话旧庭柯。”

歌声里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悲凉。

柳浔听罢,却朗声笑了。他伸手轻拍了一下她的发顶:“傻姑娘,你我不过暂别,又不是山高水远、天各一方,何至于此?”他故作语气轻松,带着安抚,“等我回来便是。” 说完,他接过她默默递来的点心包,利落地转身上马扬鞭而去。

月余后,京中消息传来:谭哲获罪,斩首示众,其子流放岭南。谭家抄没,查追逆党。

谭哲身为文臣之首,执掌文脉清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又是先帝的托孤重臣,与同样手握兵权的江家素为故交。他为人刚直,一心想要匡扶皇帝,对太后垂帘听政、任用外戚、把持朝纲之事早有不满,屡次上书谏阻,力主还政于帝,自然就成了太后眼中最大的钉子。此番获罪,不过是太后寻了个“大不敬”、“结党营私”的由头,铲除异己,杀鸡儆猴罢了。

依附谭家的柳家,自然成了被殃及的池鱼。江南柳家被抄家,柳浔的父亲被革职查办,押解进京,打入大牢。

柳浔是在走出贡院后得知了噩耗。

贡院高墙外灰蒙蒙的天,忽然就压得很低很低,压得人喘不过气。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