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李凌,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作者:道之起源

字数:220351字

2025-09-10 08:33:44 连载

简介

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作者“道之起源”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李凌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中军大营的气氛与外营截然不同。这里的帐篷更大更整齐,巡逻的士兵盔明甲亮,眼神锐利,步伐沉稳,属性普遍在20点以上,显然是精锐的亲卫部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与紧张交织的气息,往来传令的军官步履匆匆,面色凝重。

传令兵将李凌引至一处并不起眼、却守卫格外森严的军帐外,低声对帐外护卫说了几句。护卫打量了李凌一番,这才掀开帐帘示意他进去。

帐内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香和墨香。陈设简单,一榻,一案,几卷摊开的竹简,还有一个正冒着袅袅青烟的青铜小鼎炉。案后端坐着一位青衫文士,年约三旬,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玉,却又深邃似海,仿佛能洞悉人心。他正执笔在一卷竹简上批注着什么,神情专注而平和。

李凌只看了一眼,系统面板便无声浮现:【汉王军师,张良(子房)。体质15,力量12,敏捷18,智力??,政治??,魅力??,幸运??】。除了基础属性,其余皆是问号,尤其是智力一项,深不可测!这位便是历史上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的留侯张良!

李凌不敢怠慢,上前几步,躬身抱拳,声音沉稳:“卑职李凌,奉命前来,拜见军师。”

张良并未立刻抬头,而是不疾不徐地写完最后几个字,将笔搁在笔山上,这才缓缓抬眼看向李凌。他的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温和的穿透力,让李凌感觉自己仿佛被看了个通透。

“李伍长,不必多礼。”张良的声音温和清朗,令人如沐春风,“坐。”他指了指案前的一个蒲团。

“谢军师。”李凌依言坐下,身姿挺拔,目不斜视,既不失恭敬,也无谄媚之态。

张良微微一笑,拿起案上那卷李凌带回来的羊皮地图,轻轻展开:“此图绘制精良,山川险要,关隘兵力,标注清晰。更难得的是,这几处秦军粮草转运的临时营寨,若非其内部之人,断难知晓得如此详尽。李伍长此番功劳不小。”

“军师谬赞。此乃敌军溃败仓促,未能及时销毁,侥幸所得。凌不敢居功,全赖周曲长指挥若定,王屯长调度有方,及麾下士卒用命死战。”李凌将功劳推了上去,语气诚恳。

张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却话锋一转:“哦?然据周曲长所言,此次夜巡,以你为首,以七击二百,溃敌而不损一兵,更兼虚张声势,巧设疑兵,这岂是一句‘侥幸’所能概括?”

他语气依旧温和,却直指核心。李凌心中一凛,知道这位智者已然从战报中看出了不寻常之处。他沉吟片刻,道:“不敢瞒军师。凌昔日在陇西,曾随一老卒习得些许猎户追踪埋伏之术,于山林地形较为熟悉。此次不过是借地利之势,攻其不备,乱其军心。若敌军稍有戒备,或地形开阔,则绝无可能成功。实是险中求胜,侥幸成分居多。”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既掩饰了自身超常的实力和系统存在,又突出了对地利的利用和战术的巧妙。

张良不置可否,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的一个点:“黑风峪地势险要,确是设伏佳地。然则,你如何断定溃兵必走此路?又如何精准把握其抵达时间,从容设伏?据报,尔等抵达不久,敌军便至,时机拿捏之准,非同一般。”

这个问题更为犀利,直指李凌可能拥有的超前情报或非凡的战场嗅觉。

李凌背后微微渗出冷汗,110点的智力飞速运转,面上却保持镇定:“回军师,凌并不断定其必走此路。只是探马回报其向西南溃退,而黑风峪乃西南方向最快之路径。溃兵心慌意乱,必求速达荥阳,故赌其会行险走捷径。至于时机……实是运气。我等抵达峪口时,恰逢其先头斥候刚过,主力未至,方能仓促布置。若再晚片刻,或敌军斥候更谨慎些,则结局难料。”

他将一切归结于对溃兵心理的揣测和运气,这是最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理由。

帐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鼎炉中的香料轻微燃烧的噼啪声。张良的目光依旧温和地落在李凌身上,似乎是在权衡他话语中的真假。

良久,张良忽然笑了笑,气氛随之缓和:“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亦常有非常之运。李伍长不必过谦。无论过程如何,结果于我军大利,此乃事实。”

他不再追问细节,转而问道:“观你谈吐见识,并非寻常行伍之人。可曾读过大梁尉缭子之书?”

尉缭子?李凌心中一动,这是先秦兵家重要著作。他前世恰好看过相关研究,加之110点的智力带来的超强记忆和理解力,虽未精研,但要点皆知。他谨慎答道:“卑职才疏学浅,只是偶闻其名,知其所言‘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兵胜于朝廷’等理,未曾深读。”

张良眼中亮光一闪:“哦?能知此二句,已是不易。‘兵胜于朝廷’,你以为何解?”

这是一个考验,考验李凌是否真有见识,还是徒有虚名。

李凌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展现价值的机会,沉声道:“卑职浅见,此理意指军事之胜败,实则取决于朝政之清明、国力之强弱、民心之向背。战场争锋,乃末节。如今天下纷扰,秦失其政,故豪杰并起。然欲成大事者,必内修政理,外抚百姓,得民心而后可得天下。徒恃武力征伐,纵能逞强一时,终非长久之计。汉王宽厚爱人,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此正合‘兵胜于朝廷’之要义。”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刘邦的仁义,既回答了问题,又顺势拍了记马屁,且拍得不着痕迹,发自真心。

张良闻言,抚掌轻笑:“善!此言大善!不想一伍长竟有如此见识,看来周曲长麾下,真是藏龙卧虎。”他看向李凌的目光中,欣赏之色愈发浓厚。

“军师过奖,凌愧不敢当。只是身处乱世,见得多了,稍有感触罢了。”李凌谦逊道。

张良点点头,似乎心中已有定计。他从案几旁拿起一枚小小的、看似普通的木制令牌,递给李凌:“李伍长,你此番立功,按律当赏。然军功曹叙功需时日。此令牌你且收下,凭此可至中军藏书帐,阅览其中部分兵书战策。望你勤学不辍,日后能为汉王,为天下,建更大功业。”

阅览兵书!这可是极大的优待和信任!军中藏书,绝非寻常士卒所能接触。这既是奖励,也是一种投资和进一步的观察。

李凌强压心中激动,双手接过令牌,只觉入手微沉,木质细腻,上面刻着一个古朴的“良”字。他躬身郑重道:“谢军师厚赐!凌定不负军师期望,刻苦攻读,以报效汉王!”

“嗯。”张良满意地点点头,似乎有些疲惫,微微阖眼,“去吧。好生操练部下,大战在即,勿要松懈。”

“诺!卑职告退!”李凌再行一礼,小心地收起令牌,躬身退出了军帐。

直到走出中军区域,重新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李凌才缓缓松了口气。面对张良,比面对两百溃兵压力更大。那温和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直抵本质。

但无论如何,这关算是过了,而且结果远超预期。不仅初步获得了张良的赏识,更得到了接触兵书的机会!这对于他提升自身的军事理论素养,未来更好地统兵作战,乃至培养家族将才,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叮!获得历史人物“张良”的初步赏识与投资。】

【获得声望:+200】(获得重要历史人物认可,声望大幅提升)

【获得特殊物品:“留侯令”(初级)】(凭借此令,可有限度使用部分军中知识资源)

【获得信仰值:+5】(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产生微弱信仰)

系统的提示再次印证了此次会面的收获。

李凌握紧了手中的留侯令,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汉军营寨。

乱世的大幕已然拉开,而他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增加。

下一步,便是如何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快地攀升,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打下那千年世家的第一块基石。

他快步向第一屯驻地走去,心中已然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藏书帐的资源,以及如何进一步训练手下那支小小的弓兵队。

(第九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