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科幻末世小说,观测者效,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李维张教授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喜欢朱果藤的姚家别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至第11章,109663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仓库内部弥漫着铁锈、尘土和某种发霉有机物的混合气味。高窗投下的光束中,尘埃如微型星云般缓缓旋转,偶尔被空气中无形的涟漪搅乱轨迹。李维和林薇靠在一个巨大的废弃机械部件后面,努力平复急促的呼吸和狂跳的心脏…
《观测者效》精彩章节试读
仓库内部弥漫着铁锈、尘土和某种发霉有机物的混合气味。高窗投下的光束中,尘埃如微型星云般缓缓旋转,偶尔被空气中无形的涟漪搅乱轨迹。李维和林薇靠在一个巨大的废弃机械部件后面,努力平复急促的呼吸和狂跳的心脏。
“他们……他们到底是什么东西?”林薇的声音依旧带着颤抖,她下意识地揉着手腕,那里被李维抓得发红。
“张教授笔记里称他们为‘清道夫’,”李维压低声音,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基石’的内部安全部队,经过高度改造和训练,专门处理‘信息污染’和‘不稳定因素’。现在看来,组织崩溃了,但他们还在执行最后的清理程序。”
他拿出那本皮革笔记本,翻到有关“清道夫”的页面。上面除了那个后颈标志的草图外,还有几行潦草的注释:“感官抑制”、“情感缺失”、“现实锚定植入”、“优先执行命令:清除”。
“感官抑制?”林薇捕捉到这个词,“所以他们才看起来那么……空洞?像机器一样?”
“恐怕是的。”李维面色凝重,“张教授推测,‘基石’为了确保内部安全力量的绝对服从和效率,对他们进行了神经手术和基因调制,削弱甚至移除了大部分情感和‘不必要’的感官输入,让他们成为完美的执行工具。”
林薇打了个寒颤:“这太可怕了。那我们怎么办?他们显然有办法追踪我们。”
李维思考着,目光落在笔记本上。“张教授提到过,‘清道夫’虽然强大,但他们的感知依赖于植入的‘现实锚定’系统。这个系统让他们在现实扰动中保持稳定,但也限制了他们的感知范围——他们主要追踪‘基石’相关的技术信号和强烈的异常能量波动。”
他看向林薇:“你之前说,你能‘听’到他们靠近,因为他们的‘声音’像一片空白?”
林薇点头:“非常明显,就像一段完美的静音突然插入嘈杂的背景噪音中。”
“那么,也许你的能力正是他们的克星。”李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如果我们能学会主动屏蔽或伪装我们的‘信号’,或许就能避开他们。”
就在这时,林薇突然捂住耳朵,脸色发白:“又来了……那个静音……在移动……不止一个方向……”
李维立刻紧张起来:“能判断方向和距离吗?”
林薇闭眼集中精神,手指无意识地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划动:“东南方向,大概两条街外,两个……不,三个静默点。西北方向也有,更远一些,但速度很快,正在包抄……他们在搜索模式。”
李维迅速做出决定:“我们不能待在这里。需要找一个‘噪音’更大的地方,掩盖我们的行踪。”
“噪音更大的地方?”林薇困惑。
“对,‘清道夫’依赖的系统在高度有序或高度混乱的环境中最有效,但在那种‘中等噪音’、充满不可预测变量的环境中,他们的效率会下降。”李维回忆着笔记内容,“比如……一个刚刚开放、挤满了困惑和情绪激动人群的公共场所。”
两人悄悄溜出仓库,融入老城区的街道。街上的人比之前更多了,各种传言和恐慌情绪正在蔓延。许多人聚集在广场和开阔地,讨论着发生的怪事,分享着各自的见闻。
“听说了吗?城东的植物一夜之间长高了半米,还会发光!” “我家的猫从早上开始就会悬浮了!” “我的电子表一会快一会慢,根本没法看!” “政府什么时候出来给个说法啊?”
李维注意到,人群中确实有少数人表现得异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是漠不关心。他们穿着普通,但举止间有一种微妙的协调感和距离感,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人群,仿佛在寻找什么。
“那些是‘清道夫’吗?”林薇低声问,紧张地抓住李维的手臂。
“不像是正式成员,可能是外围眼线。”李维警惕地观察着,“‘清道夫’本身应该不会这么容易融入人群。我们得避开他们。”
两人压低帽檐,混入一股人流,向着城市中心移动。李维的目标是中央火车站——那里通常人流量大,环境复杂,而且现在肯定充满了困惑的旅客和混乱的信息,正是理想的“中等噪音”环境。
越靠近火车站,周围的异常现象就越发多样化。一个报亭的报纸头条正在自动变化内容;一个路灯杆如同软糖般微微弯曲又弹回;空气中偶尔飘过一缕散发着柠檬清香的紫色雾气。
林薇的感官过载似乎加剧了,她不时皱眉捂住太阳穴。“太多声音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想法……像一场喧闹的集市直接在我脑子里开张……”
“试着聚焦,”李维鼓励她,“就像调收音机一样,找到一个频率,忽略其他。”
“我试试……”林薇深吸一口气,努力集中精神。突然,她猛地抓住李维:“等等!我‘听’到了另一个声音……不一样……不是清道夫的静默,也不是普通人的嘈杂……更像是一种……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很微弱,但一直在重复。”
“能定位吗?”李维立刻问。
林薇指向火车站方向:“从那边来的,月台区域。”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改变方向,朝着脉冲信号的来源寻去。火车站内部比外面更加混乱。大量列车停运,电子显示屏一片混乱,成千上万的旅客被困在此地,焦虑和困惑几乎形成实质的氛围。
林薇引导着李维穿梭在人群中,最终停在一个相对偏僻的旧月台前。这个月台似乎已经废弃多年,指示牌锈迹斑斑,轨道上长满了发光的杂草。
脉冲信号在这里最为清晰。
“那里。”林薇指向月台尽头一个老旧的行李寄存柜,“信号是从那里发出的。”
李维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监视者后,才小心地靠近那排铁柜。脉冲信号似乎是从最角落的一个柜子里发出的。
柜门锁着,但李维用多功能工具轻易地撬开了它。柜子里没有行李,只有一个小小的、自制电子设备正在有规律地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设备下面压着一张折叠的纸。
李维拿出设备和纸张。纸上画着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一个圆圈,里面一个等边三角形,正是“清道夫”的标志,但被一个更大的“X”划掉。下面写着一行字:
“若你非彼辈,且欲知其真相,今夜子时,废墟教堂见。独自前来。若见追踪者,勿至。”
没有署名。
“这是一个陷阱吗?”林薇担忧地问。
“不一定。”李维仔细检查着那个脉冲发射器,“这个装置的设计风格……很像是张教授早期喜欢用的那种自制设备。而且他知道‘清道夫’的标志。”
“张教授?他还活着?”林薇惊讶。
“不知道。但至少,有人想用这种方式联系我们,而且对‘清道夫’有敌意。”李维思考着,“废墟教堂……我知道那个地方,城北的老圣玛丽教堂,几年前火灾后就被废弃了。”
“你要去吗?太危险了!”
“我们必须冒这个险。”李维坚定地说,“我们需要信心,需要盟友。单打独斗我们撑不了多久。”
他将脉冲发射器调到一个不同的频率后放回原处,然后带着林薇迅速离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两人在火车站附近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藏身之处——一个无人看管的设备间,里面充满了各种运转机器的噪音,足以掩盖他们的“信号”。他们轮流休息,补充体力,同时李维深入研究张教授的笔记本,寻找可能有用的知识。
林薇则继续尝试控制她新获得的能力。她发现当自己集中注意力时,确实能够“调频”,屏蔽掉大部分噪音,只专注于特定类型的“信号”。她甚至能微弱地感知到周围人的表层情绪和想法。
“这感觉……好奇特。”她轻声对李维说,“就像一直活在黑白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色彩,虽然有点刺眼,但……很美。”
李维握住她的手:“这就是张教授说的‘噪音中的美’。现实本就该是丰富多彩的,充满意外和可能性,而不是被强行压制成的单一色调。”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亮起,但许多街道依旧黑暗,电力系统似乎还不稳定。那些发光的植物和晶体结构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子时将近,李维准备出发。
“让我跟你一起去。”林薇恳求道,“我的能力或许能帮上忙,提前发现危险。”
李维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好吧,但你要躲在远处,一旦发现任何不对劲,立刻离开,不要管我。”
两人趁着夜色向城北的废墟教堂移动。越往北走,人烟越稀少,异常现象却越发频繁和强烈。街道上的裂缝中渗出柔和的蓝光;废弃的车辆表面覆盖着快速生长又迅速衰败的结晶结构;空气中飘浮着如同水母般的半透明发光体。
废墟教堂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被烧黑的墙壁如同骷髅般矗立在夜色中,只有彩绘玻璃的残片偶尔反射着月光和远处城市的辉光。
李维让林薇躲在教堂墓园外一棵巨大橡树的阴影里,这棵树现在散发着银色的微光,枝叶无风自动,发出如同耳语般的沙沙声。
“有任何异常,立刻离开。”李维再次叮嘱,然后独自走向教堂废墟。
教堂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破败,屋顶大部分已经坍塌,月光直接洒落在长满杂草的地面上。烧焦的长椅散乱一地,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和某种花香混合的奇异味道。
李维站在废墟中央,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阴影。他的手放在口袋里,紧紧握着那把多功能工具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有风吹过废墟的呜咽声和远处城市的模糊噪音。
突然,一个身影从一根巨大的倒塌梁柱后缓缓走出。
不是张教授。
那是一个年轻女子,看起来二十多岁,穿着实用的工装裤和夹克,头发剪得很短,眼神锐利而警惕。她手中拿着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设备,屏幕上显示着不断变化的波形图。
“你就是脉冲信号的接收者?”女子开口,声音平静而直接,“李维?”
“你是谁?”李维没有放松警惕,“张教授在哪里?”
“我叫诺拉,曾为张教授工作过,在他被‘基石’控制之前。”女子没有靠近,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教授还活着,但被囚禁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证明你说的话。”李维要求道。
诺拉在设备上操作了几下,然后播放了一段音频。先是静电噪音,然后传来张教授疲惫但熟悉的声音:“……李维,如果你听到这个,信任诺拉。她是我最后的保险措施。‘基石’的计划比我想象的更加疯狂,他们不仅要控制现实,还要……”
音频在这里中断,被尖锐的干扰音覆盖。
“这是三个月前的录音。”诺拉关闭音频,“之后我就失去了与教授的直接联系,只能通过间接方式确认他还活着。”
“你想做什么?”李维问。
“和你一样,阻止‘基石’的残余势力完成他们的最终计划。”诺拉的表情严肃起来,“你以为组织的崩溃是结束?不,那只是开始。‘清道夫’们正在执行‘B计划’——他们要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一批‘现实稳定器’,强行将世界拉回‘基石’设定的‘平滑现实’,永久消除所有不确定性和自由意志。”
李维感到一阵寒意:“他们能做到吗?”
“凭借‘源点’崩溃后释放到环境中的能量,加上他们保存的部分技术,有可能。”诺拉点头,“我们必须阻止他们。而我需要你的帮助,更需要……”她的目光越过李维,看向教堂门口,“……她的帮助。”
李维猛地回头,发现林薇不知何时已经走进了教堂,眼神有些恍惚。
“我‘听’到她了,”林薇轻声说,目光锁定诺拉,“她没有恶意……但有很多秘密……很多痛苦……”
诺拉微微惊讶,然后露出一丝苦笑:“看来教授是对的,‘重置’确实唤醒了许多‘敏感者’。你很特别,小姐。”
“她叫林薇。”李维站到林薇身边,保护性地搂住她的肩膀,“你说需要我们的帮助,具体要做什么?”
诺拉操作着她的设备,投影出一幅城市地图,上面标记着几个闪光点。“根据我截获的信息,‘清道夫’计划在城里部署三个中型‘现实稳定器’,形成一个三角场,覆盖整个区域。一旦激活,范围内的所有‘异常’——包括刚刚觉醒的能力者——都会被‘平滑’掉,变回‘基石’定义的‘正常人’。”
她放大其中一个标记点:“第一个部署点就在城市的供水中心,他们计划通过水源散播某种纳米催化剂,增强稳定器效果。我们必须在他们激活前破坏它。”
“为什么是我们?”李维问,“你看起来有能力独自行动。”
“因为稳定器被设置为只对‘清道夫’的生物信号做出响应,任何未经认可的接近都触触发安全协议。”诺拉解释道,“但教授预见到了这种可能,在他的笔记中应该有一种方法,能够模拟‘清道夫’信号,短暂骗过系统。”
李维立刻想起笔记本中有关“清道夫”生物信号的分析章节:“是的,我有印象。但需要特定的硬件来生成那种复杂信号模式。”
“硬件我有。”诺拉从背包中取出两个手环状设备,“这是我根据教授早期设计改进的模拟器。但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噪音源’来掩盖我们自身的信号,并在破坏过程中干扰稳定器的反馈机制。”
她看向林薇:“而林小姐的能力,正是最理想的‘噪音源’。”
林薇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我……我不知道能不能控制好……”
“你必须学会,而且要快。”诺拉的表情严肃,“成千上万人的自由意志取决于此。更重要的是,如果‘清道夫’的计划成功,像你这样的敏感者将会……被消除。”
就在这时,诺拉的设备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声。她脸色一变:“不好!‘清道夫’巡逻队!他们发现我们了!从三个方向包围过来!”
教堂外,数个冰冷的“静默点”正在快速逼近。
“跟我来!”诺拉冲向教堂后方,“我知道一条地下通道!”
三人迅速消失在废墟的阴影中,而 outside,戴着苍白面具的身影已经开始封锁整个区域。
他们的冒险,才刚刚开始。而第一个目标:供水中心。
小说《观测者效》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