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战线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暂时稳定了下来。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泥土被翻搅后的腥气。短暂的战斗间隙里,幸存下来的暹罗士兵们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他们必须立刻行动。

医护兵穿梭在弹坑和掩体之间,尽可能地将重伤员后送。轻伤员则互相包扎,沉默地整理所剩无几的装备,从牺牲战友的身上搜集未使用的弹药和口粮。补充上来的援军部队迅速接防,加固工事,布置新的火力点,气氛凝重而高效。

在一片相对完整的林间空地上,为刚刚牺牲的将士举行了一个简短到近乎残酷的告别式。没有棺椁,没有鲜花,只有一排用军绿色雨披或帐篷布粗略包裹的遗体,静静地躺在那里。其中一具格外娇小,属于萍琪。

活着的士兵们列队站立,军服破损,满脸硝烟和血污,许多人身上还缠着渗血的绷带。没有眼泪,甚至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有一种被极度疲惫和巨大冲击压制后的麻木,以及眼底深处无法掩饰的沉重哀恸和冰冷愤怒。

一名随军僧侣以最快的速度诵念了超度的经文或简短的悼词,内容无关乎宏大叙事,只关乎这些逝去的年轻生命和他们为国捐躯的壮烈。

“他们尽到了军人的职责,守卫了我们的土地。他们的灵魂将与国家同在。复仇!”巴颂班长的声音嘶哑,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他率先举起拳头。

“复仇!”幸存士兵们,包括额头上缠着厚厚纱布的阿南和倚靠着树干、脸色苍白的龙达,都低沉地应和着。声音不高,却凝聚着一股即将再次投入战斗的决绝。

鸣枪队举起步枪,向天空射出三发整齐的子弹。枪声在寂静的林间回荡,惊起远处几只飞鸟,旋即又被更远处交趾军队调整部署的隐约机械轰鸣所淹没。

仪式结束。士兵们沉默地散开,没有人再多看一眼那排遗体——担架队会尽快将他们送往后方。他们拿起武器,走向新的防御位置,准备迎接敌人必然再次发起的进攻。悲伤被强行压下,转化为更坚韧的战斗意志。生存和战斗,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国际社会,电波和外交场合正掀起另一场风暴。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内部紧急磋商,成员国反应不一。与暹罗交好的国家强烈谴责交趾的“公然侵略行为”,呼吁立即停火并无条件撤军;一些与交趾有密切关系或不愿得罪强邻的国家则措辞谨慎,强调“克制”与“和平解决”,试图扮演调停角色。

华盛顿方面,白宫和国务院发表强烈声明,严厉谴责交趾的军事行动“破坏了地区和平与稳定”,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美方宣布将对交趾实施一系列严厉制裁(包括军事和技术禁运),并紧急向暹罗提供“必要的防御性武器援助”,同时呼吁盟友采取一致行动。其他地区大国也同样在呼吁交趾退军。

此外,联合国安理会应暹罗等国要求召开紧急会议,但由于常任理事国之间的分歧,预计难以通过有实质约束力的决议。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中立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如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等)宣布将派出军事观察员和人道主义观察团,试图进入冲突区域监督局势、评估人道需求并提供援助。这些观察员的到来,虽然无法阻止战争,但至少将世界的目光更直接地聚焦于此,也给交战双方的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国际舆论压力。

然而,对于身处前线战壕的龙达和他的战友们而言,这些遥远的国际声音和外交辞令,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他们此刻最关心的,是手中冰冷的武器、身边战友的喘息、阵地下方敌人可能的动向,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战斗中生还。

战争的齿轮已经无情地碾过,无论是赞誉还是谴责,都无法立刻阻止它的转动。

分割线————————————————————————分割线

光明道,行善者步履坚稳,虽遇风雨,终见天晴,功德积累如垒塔,层层通达梵天之境;

幽暗途,作恶者足下泥泞,纵得微利,终坠深渊,罪业缠绕似毒蟒,寸寸噬尽今生来世。

《双道论》

分割线————————————————————————分割线

前线的临时指挥所内,气氛凝重如铁。墙壁上悬挂的大比例尺边境地图已被各种颜色的箭头和标记覆盖,代表交趾军队进攻的红色箭头如同毒刺般深深嵌入暹罗的国土。前线总指挥,素拉蓬将军(General Surapong),一位鬓角花白、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老将,正用粗壮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两个关键位置。

“不能再被动防御了!他们的先锋突击部队太过猖狂,战线拉长,侧翼已经暴露!”他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不容置疑的决断,“我们必须打回去,掐掉他们的势头!”

他的参谋们屏息凝神。将军的手指划出两条清晰的蓝色弧线:“在这里,和这里!实施钳形攻势(Pincer Movement)!”

他指定的北翼攻击群,将由熟悉山地作战的第11步兵团(龙达所在部队)加强一个装甲排担任主攻,利用复杂林地迂回,猛击交趾先头部队的侧后方;南翼,则由另一个得到装甲连加强的步兵团,沿相对开阔的谷地推进,形成另一只铁钳。目标并非一举歼灭敌军——那在当前兵力下并不现实——而是通过凶狠的反击,切断其最突出的部分,摧毁其进攻锐气,迫使其收缩后退,从而稳定并收复部分失地。

计划大胆而冒险。暹罗军队新败,士气受挫,能否执行如此复杂的反击战术?

关键时刻,来自首都曼谷和大后方的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深受国王信任、以铁腕和战略眼光著称的炳·廷素拉暖将军(General Prem Tinsulanonda)等军方高层,顶住了国内可能的悲观情绪,全力支持素拉蓬将军的反击计划,并紧急协调一切可用资源向前线倾斜。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反应开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助力。就在计划制定的几乎同时,由美国紧急空运和陆路输送的第一批军事援助抵达了前线基地!其中最为醒目的,是数十辆涂着崭新暹罗陆军迷彩的美制M48“巴顿”中型坦克(M48 Patton medium tanks)!这些坦克虽然并非最先进的型号,但其厚重的装甲和90毫米主炮,对于缺乏重火力的暹罗步兵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的钢铁堡垒!

“美国人送的‘铁乌龟’到了!”消息像野火一样在部队中传开,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振奋。

坦克的轰鸣声取代了悲伤的沉寂,成为了营地新的主旋律。暹罗装甲兵们迅速熟悉这些新装备,虽然时间仓促,但简单的协同训练立刻展开。步兵们看着这些钢铁巨兽,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终于有了能正面抗衡交趾装甲突击力量的东西。

反击的时刻到了!

黎明前夕,北翼攻击群悄然进入出击位置。龙达所在的尖刀班,经过短暂休整和人员补充(补充兵看着空出来的床位和遗留的血迹,面色凝重),被编入突击步兵序列,他们的任务是在装甲车辆和炮火掩护下,清除敌方阵地上的反坦克火力点,为坦克打开通道。

轰!轰!轰!

暹罗军的炮火准备再次怒吼,炮弹如同雷神之锤般砸向预定的交趾军队阵地。炮火延伸的瞬间,M48坦克的引擎发出咆哮,沉重的履带碾过泥泞的土地,引导着步兵开始冲击!

“跟上坦克!注意掩护!步兵铲子(Spade,代指步兵近距离掩护坦克的战术)!”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交趾军队显然没料到暹罗军能在遭受重创后如此快发动如此凶猛的反击,而且竟然出现了成建制的坦克部队!他们仓促组织抵抗,反坦克火箭弹(RPG)和机枪火力从林间和残破的工事中射出。

龙达紧跟着一辆M48坦克的侧后方,子弹叮叮当当地打在坦克装甲上,迸射出火花。他看到一名交趾士兵试图从侧面接近坦克发射火箭弹,立刻举枪射击,将其撂倒。坦克的机枪和主炮不断轰鸣,将敌人的火力点一个个端掉。

战场变成了钢铁、火焰和意志的碰撞。暹罗士兵们凭借 newly acquired 装甲力量和憋了一肚子的悲愤,发起了决死的冲击。攻势艰难而残酷,每前进一米都可能付出伤亡,但钳形攻势的两翼确实在一点点合拢,给突入过深的交趾部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实际损失。

这是一场有限度的反击,目标明确——击退,而非歼灭。但它的意义重大:它向交趾、也向全世界证明了暹罗军队并未被一击即溃,他们仍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反击能力。龙达在弥漫的硝烟中冲锋、射击、掩护战友,他亲眼看到暹罗的坦克碾压过交趾的临时工事,看到敌人的士兵在强大的火力反击下开始出现溃退的迹象。

战争的天平,在鲜血和钢铁的较量中,开始发生微妙的、却至关重要的倾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