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山顶洞主”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是苏铭李白,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5章,总字数10547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突厥久攻落石、精忠两城而不克,部众又伤亡过大。另外唐军在轮台已经集结一万人整装待发驰援落石城,兴康国又发兵两千近在咫尺。突厥首领见大势已去,便连忙撤兵北遁。围城两月有余,幸好苏铭做的科学规划和管理,精…

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精彩章节试读

突厥久攻落石、精忠两城而不克,部众又伤亡过大。另外唐军在轮台已经集结一万人整装待发驰援落石城,兴康国又发兵两千近在咫尺。突厥首领见大势已去,便连忙撤兵北遁。

围城两月有余,幸好苏铭做的科学规划和管理,精忠城并无重大损失。待回城见到城守,又听闻兴康国经历。城守大赞苏铭天纵英才,真乃神仙临凡。当即便修书一封,荐与轮台经略使。

轮台经略使听闻苏铭神勇,不敢怠慢。亲自送他前去大都护府汇报战况。

为犒劳苏铭战功,当晚大都护在帐前置酒设宴,将苏铭引见于众将领。

众将都好奇苏铭的身世与道学渊源。苏铭此前并没有认真考证编纂。而这些高级将领基本都是名门之后,不同于碎梦岭精忠城的那些世代驻防的军户,再含糊的话恐怕会让众人起疑。

苏铭只得岔开话题,向大都护进言平胡方略。他认为,去年极寒天气,漠北一冬风雪。突厥人的牲畜冻死无数,灾民遍地。正是因为在漠北难以生存,突厥人才不得不在冰雪尚未融化的时节南下侵犯我边境。

突厥人本来已经元气大伤,刚刚又攻城不克死伤惨重。等天气转暖,冰融雪化,去年冬天冻死的牲畜必定会腐烂发臭,滋生瘟疫,届时突厥人必将人穷马弱,毫无战力。

另外,突厥东部,被突厥人压制的回纥,契丹,室韦,奚族等诸多部族早已不安分于突厥人的统治。而在西部,一向被突厥人鄙视排斥的异性突骑施,更是在前年被突厥人杀了首领。

如果我们中、西、东三线并进,再联合东西各胡人部族共同打击突厥,那么不出半年,一定能够彻底消除突厥的威胁。

原来唐朝在经过武则天后期二张乱政,中宗时韦后乱政以及睿宗时太平公主叛乱后,唐庭内部错综复杂,政令乱出,早已无暇顾及边庭飘摇。从而便导致了以后突厥为首的北方蛮夷的再度崛起。

大都护是一个稳重又睿智,且深有远见的名将。他的策略是休养生息,以防为主。

不过他也明白如今新皇初登大位,政令归于一统,皇帝迫切想在边疆向胡人立威。同时也求贤若渴,广罗天下英才纳于朝廷。

于是大都护便将苏铭的平胡方略上奏皇帝,并保举苏铭为录事参军事。驿差驰马上报,来回一月有余,皇帝诏书已至。诏封苏铭行军司马,在大都护府帐下议事。

诸将听闻诏命,无不错愕。原来录事参军事官秩正七品上,对于毫无履历的苏铭已是破格录用。

然而谁都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诏封苏铭为从五品下的行军司马。这可真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

原来被苏铭成功说服的兴康国,在突厥退兵后便急忙向大唐朝贡。蛮夷小国财物匮乏,所以只能向朝廷进献汗血宝马十匹,能歌善舞的胡女一百二十名,以及西域特产若干。

玄宗皇帝素来喜好歌舞,而本人也精通音律。在看到胡女所跳的胡旋舞后大为奇妙,日夜欣赏,竟使得宫廷上下,长安闹市争相模仿。

又适逢北庭大都护表奏请封,闻得苏铭之功,玄宗皇帝龙颜大悦,深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故而破格任命苏铭为从五品下的行军司马。

玄宗皇帝是一个锐意进取,雄才大路如汉武帝一般的帝王。在看到苏铭的平胡方略后深以为然,随即命安东、安北、北庭和安西各都护府即刻准备出兵事宜。

时间已是仲夏,西北天热难耐,加之粮草不继,众将都以为应该等到入秋时节再出兵。

而苏铭则认为,兵贵神速,应该趁现在突厥人元气尚未恢复时果断出击。夏天虽热,军队则正好轻装简从,以雷霆之势对突厥人进行闪电突袭,俘虏突厥民众牲畜以南迁内地。如此一来,突厥人将会难以在漠北过冬,到那时必定会举部来降。

大都护问苏铭需要多少兵马。苏铭好像一时热血冲昏头脑一样,信誓旦旦的说道:“三千足矣。”

众将听真,无不笑他初入军营,不谙军事。大都护问他可敢立军令状。苏铭意气风发,当即立了军令状,自领前锋一职,如不能生擒突厥可汗,则甘愿军法从事。

于是苏铭自率三千精骑为前锋,北击突厥。因后军诸将行军缓慢。苏铭索性干脆的主动断了与友军联系,专一寻找突厥可汗主力,以期决战。

历史结果不容更改,这虽然是重要的原因。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唐骑兵比汉骑兵装备更好战力更高,突厥败亡是早晚的事。

俗话说赶早不赶晚,自己既然开了挂,那么就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天降的大馅饼。

话说苏铭带领部队在突厥腹地左突右进,忽隐忽现,来无影去无踪。两月之间突厥人早已被追赶的困顿不堪犹如惊弓之鸟。而唐军的中军大帐也早已稳稳的立于突厥王庭。

这一天,苏铭所部又遇到一众突厥人迁移,当即便俘虏之。苏铭察觉这个迁徙队伍中中原物件奇珍异宝甚是繁多,便以为突厥可汗就藏匿其中。于是暂不押送后方,而是下令就地严加搜查。

一段时间后,几个看着不像突厥人的人被待到苏铭面前。经过询问,原来是一队从营州(辽宁朝阳)过来的粟特人的行商。

这几个人见到苏铭,早已被吓得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倒是其中一个约么十二三岁长的黑黑胖胖的少年镇定自若,问答如流。

而且不仅汉话说的流畅,拍马屁功夫也是一流。待苏铭问完话,这小黑胖子接着就对苏铭来了一场上天入地,古今不及的神捧。听得苏铭不禁乐呵呵,飘飘然。

这时恰逢安东都护府一队兵马过来,告知苏铭,在燕然山附近发现突厥可汗行踪。

苏铭听后,不敢贻误战机。又因为这队安东兵马中多有粟特人加入,苏铭乐得做人情,便将这几个粟特商人连同突厥俘虏并牲畜都送与安东军做为战利品。

可谁能想到,冥冥中自有天数。安东军里一个杂号将军名叫安波至的粟特人见那个小黑胖子身材壮硕又机灵圆滑,当即便将其收为义子,并改名安禄山。

苏铭在一旁亲眼目睹,大为震动。这家伙刚才明明说自己叫轧荦山,怎么一转眼就成了安禄山。唉,这一次真的要怪自己读书太少。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另作打算。苏铭想,即便我能逆天改命,也不管内讧的后果,当着同僚的面为大唐杀掉未来的叛逆,那也保不齐另有一个不改名的轧荦山祸乱天下。天数,天数啊!

而况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活捉突厥可汗。安禄山的问题还在四十年之后,走一步看一步吧。

苏铭狠狠地瞪了一眼安禄山,直瞪的安禄山两腿发颤,不敢正视苏铭,只得乖乖的躲在安东军的人群中。

苏铭不再多想,马上集合队伍,往燕然山方向追赶。

小说《长风万里之梦回大唐》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