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张振鹏的小说《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是由作者“张振鹏”创作的亲子家教著作,目前完结,更新了87148字,最新章节第14章。主要讲述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歌德的母亲看到孩子有了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便暗暗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她知道,尽管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好动,但学习任何技能都不能有悖于孩子的天性,不可以拔苗助长。为了给孩子带…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精彩章节试读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歌德的母亲看到孩子有了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便暗暗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她知道,尽管孩子天真无邪,活泼好动,但学习任何技能都不能有悖于孩子的天性,不可以拔苗助长。
为了给孩子带来新鲜感,母亲把歌德的外婆接到家中。歌德的外婆对这个小外孙疼爱有加,为了逗歌德开心,经常请人在家中演木偶戏,还送歌德一套木偶戏玩具。可没想到歌德对木偶戏十分喜欢。歌德和其他孩子便兴致勃勃地排演这个剧目,并且拉来一批小观众。
歌德的母亲一边看表演一边分析孩子的思考及表演方面的缺陷。她发现当有大人在场时,歌德显得有些害怕,吐词有些结巴。为此,歌德的母亲特意找亲朋好友充当观众,让小歌德站在椅子上,面对观众用稚嫩的童音做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歌德变得口齿伶俐了,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可没多久,演员和小观众都厌烦了来来回回表演的这些老剧目。歌德决定自己动手做行头、装饰,自己编剧本排演。尽管他们表演的节目简单而幼稚,但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令歌德的父母喜出望外。
歌德长大后也坦言:“这种儿童的玩意儿和劳作从多方面训练和促进了我的创造力、表现力、想象力,以及多种技巧,而且是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狭小的地方,花那样小的代价,恐怕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了。”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有位教育家说过:“我看过,我忘记了;我听过,我记不得了;我做了,我就记住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幼儿表示愿意自己动手做的事,父母应耐心地在一旁指导,而不应自己动手代替幼儿去做。
比如,孩子希望自己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喂他;要尽早地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服;孩子能握住笔时,就可以给他纸和笔,让他画着玩。孩子刚开始学习这些动作时,一定会做得不完善,这就需要反复地练习,通过反复运用,幼儿便会掌握比较复杂的手的动作。
但是,父母要注意,孩子练习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其年龄特征,同一操作活动不应持续过久,以免孩子手部过度疲劳而失去控制力,造成“事故”,并影响手的正常发育。
一些金属工具如剪子、刀子、铲子和榔头,在孩子使用之前,应教给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一定要嘱咐孩子注意安全。尽管如此,孩子使用的工具,也应有安全措施。如剪子最好是圆头的,刀子、铲子不要过于锋利。当完成手的操作活动后,还要提醒幼儿及时洗手,以保持手部的清洁。
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她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积极性。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从小培养他的独立性、动手能力,让他自己去走自己的路。
教子点睛: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让孩子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手的活动,可以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这些信息能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使孩子心灵手巧。
小说《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