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小说免费资源,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在线阅读

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

作者:林声禾

字数:131130字

2025-09-20 08:46:11 连载

简介

备受瞩目的年代小说,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林声禾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如果你喜欢阅读年代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向家院子里飘出的油香味,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这个闭塞贫穷的小山村里漾开了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

农村几乎没有秘密。谁家灶房飘出点不寻常的肉香,左邻右舍鼻子一嗅就能知道。更何况李秀兰和向晚从镇上回来时,篮子里那块白花花的肥肉膘并没有刻意遮掩。

起初,大家只是羡慕。

“秀兰家这是发财了?居然割上肉了!”

“听说她家晚晚病好了之后,运气好得很,在山里找了不少好蘑菇,拿去镇上卖了呢!”

“哎哟,那可真是因祸得福了!两块多钱呢!够买不少东西了!”

羡慕之余,也有些许替他们高兴的。毕竟向忠富和李秀兰两口子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实勤快,日子过得紧巴,如今能有点额外进项,也是好事。

但很快,味道就有些变了。

当有人看到向忠富从后山扛回来几段椴木,又看到李秀兰母女俩神神秘秘地在后院角落鼓捣,把一些带着泥土的菌丝塞进砍了口的木头里,再用稻草和破麻袋盖起来时,各种猜测和闲言碎语就悄然滋生起来。

“种蘑菇?听都没听过!蘑菇那是山神爷赏的,还能自己种?真是异想天开!”

“就是!我看是上次卖蘑菇尝到甜头,想钱想疯了吧!”

“啧啧,瞎折腾!有那功夫不如多锄两遍地!”

这些还只是出于不理解和不看好的议论。

但随着向晚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一些更微妙、更带着点酸葡萄心理甚至迷信色彩的闲话,开始在某些角落里流传。

向晚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跟着村里的野孩子疯跑,而是经常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要么翻看那本厚厚的旧书和破字典,要么就蹲在那些盖着的椴木前仔细观察。

她说话条理清晰,眼神沉稳,完全不像个五岁的孩子。尤其是那次有人亲眼看到她帮着她妈在镇上卖蘑菇,那小嘴叭叭的,算账清楚得很。

这些不寻常的表现,落在一些思想保守又迷信的村民眼里,就变了味。

“诶,你们发现没?向家那小丫头,病了一场之后,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可不是嘛!以前闷葫芦一个,现在眼睛滴溜溜转,主意大着呢!”

“听说她还能认得几个字?才五岁啊!这……有点邪乎啊……”

“别是……撞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吧?或者……山里什么精怪附体了?”有人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精怪”这个词一出来,就像一阵阴风,吹得人心里发毛。

农村历来不乏各种鬼狐精怪的传说。对于无法解释的、超出常理的事情,人们往往倾向于用这些迷信的说法来理解。

于是,“向家丫头精怪”的悄悄话,就像潮湿墙角长出的霉斑,开始在不经意间蔓延。

这些话,或多或少地,也传到了李秀兰的耳朵里。

那天她去河边洗衣服,几个正在洗菜的妇人本来聊得热火朝天,见她来了,声音顿时低了下去,交换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后才笑着跟她打招呼,但那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勉强和疏离。

还有一个平时关系还不错的婶子,私下里悄悄拉住她,语重心长地说:“秀兰啊,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你家晚晚……是有点太伶俐了,不像个娃儿……你……还是多留个心眼,找个机会带她去庙里拜拜,或者请人看看……”

李秀兰当时就气得脸色发白,强忍着才没发作,硬邦邦地回了一句:“我闺女好得很!不劳操心!”说完端着洗衣盆就走了,心里却像堵了一团棉花,又闷又气。

她回到家,看着正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着认字的女儿,那认真专注的小模样,明明那么可爱懂事,怎么在别人嘴里就成了“精怪”?

委屈、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交织在她心里。她不怕女儿聪明,她怕的是这些流言蜚语会伤害到女儿,更怕这些闲话万一传得厉害了,会对这个家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晚上,她忍不住把听到的闲话和担忧告诉了向忠富。

向忠富听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闷着头抽烟,半天不说话。他本来就对女儿的突然变化心存疑虑,如今外面的风言风语,更是加重了他心里的不安。

“我就说……这孩子变得太突然了……”他闷闷地吐出一句,烟雾缭绕中,眉头锁得更紧。

“你啥意思?”李秀兰一听就急了,“你也觉得咱晚晚是‘精怪’?她是你亲闺女!她聪明懂事还错了?要不是她,咱能吃上肉?能剩下那一块三毛钱?”

“我不是那个意思!”向忠富烦躁地打断她,“我是怕……人言可畏!你没听他们说吗?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这要是传开了……”

“传开了又咋样?咱行得正坐得端!晚晚好好的一个大活人,还能被唾沫星子淹死?”李秀兰虽然嘴上强硬,但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哭腔和无力。她深知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流言的可怕。

夫妻俩的对话不欢而散。

家里的气氛,因为外面的闲言碎语,又重新变得有些压抑。

向晚敏锐地感觉到了父母之间的低气压和母亲偶尔看向她时那复杂难言的眼神。她稍微一想,就猜到了大概。

农村的闲话,她上一世就见识过其威力。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到了自己头上。

“精怪”吗?她心里苦笑。比起精怪,她更愿意相信自己这是重生带来的福利。但这话没法跟任何人说。

她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了。太过锋芒毕露,在这个时代、这个环境里,并不是好事。

她不再整天抱着书看,而是恢复了更多小孩子的常态,会带着弟弟在院子里玩,也会偶尔跟着母亲去河边,只是耳朵依旧灵敏地收集着各种信息。

对于后院那些椴木,她依旧每天去查看,但不再像做实验一样严谨记录,而是假装好奇地扒开稻草看看,嘴里嘟囔着“小蘑菇怎么还没长出来呀”,更像一个期待奇迹的孩子。

她的这些变化,李秀兰看在眼里,心疼又无奈。她知道女儿是在避嫌,心里对那些乱嚼舌根的人更是气愤。

然而,流言并没有因为向晚的刻意低调而完全平息。

几天后,向晚带着弟弟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玩泥巴时,村里几个调皮捣蛋的大孩子围了过来,指着她嘻嘻哈哈地起哄:

“精怪妹!快来看精怪妹!”

“她会算账!她会认字!她是山里的狐狸变的!”

“略略略,离我们远点,精怪!”

向阳虽然听不懂“精怪”是啥,但知道别人在欺负姐姐,气得小脸通红,抓起一把泥巴就扔了过去:“不准骂我姐!”

向晚一把拉住弟弟,小脸绷得紧紧的,心里涌起一股怒火,但更多的是冷静。她知道自己不能跟这些孩子一般见识,越是反应激烈,流言传得越凶。

她只是抬起头,用清澈的眼睛平静地看着那几个起哄的孩子,一字一句地说:“我不是精怪。我爹妈说我病好了变聪明了。你们再乱说,我告诉我爸去。”

她搬出了大人,语气又不卑不亢,那几个大孩子一时被她镇住了,撇撇嘴,觉得无趣,一哄而散。

但向晚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轻易结束。

孩子的恶意往往源于大人的态度。村里关于她的闲话,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不堪。

她拉着还在气鼓鼓的弟弟往家走,心里沉甸甸的。

改变,必然会触动旧有的秩序和认知,引来质疑和阻力。这一点,她早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伤人。

她抬头看了看自家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又回头望了望村后那片郁郁葱葱的大山。

路才刚起步,就遇到了风霜。

但她不能退缩。

只是,接下来该如何既能继续推动家里的改变,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平息这些流言呢?

她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村里人逐渐接受她的“不同”,甚至转而羡慕佩服的契机。

这个契机,会在哪里呢?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