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小说阅读,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完结版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脑洞小说,作者海天一色丽人行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赵宸翊苏清欢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2章,总字数达到122652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密报传长安,边军军饷起波澜章和十年暮春,长安的牡丹刚谢,赵宸翊案头的密报就带着北境的风沙味,送到了靖安侯府。密报是雁门关边军小旗官王顺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急切——“朝廷拨下的春季军饷,…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小说阅读,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完结版

《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精彩章节试读

一、密报传长安,边军军饷起波澜

章和十年暮春,长安的牡丹刚谢,赵宸翊案头的密报就带着北境的风沙味,送到了靖安侯府。密报是雁门关边军小旗官王顺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急切——“朝廷拨下的春季军饷,到营已月余,士兵们分文未得。校尉张猛说‘军饷需核验,暂缓发放’,可近日却见他亲信往府里搬木箱,还在城外买了良田……”

赵宸翊捏着密报,指节泛白。上月匈奴撤兵后,章和帝特意下旨,拨三十万两白银作为边军“赏功饷”,要求四月底前务必发到每个士兵手里。现在已是五月初,军饷竟分文未发,还被校尉克扣,这要是激起兵变,北境刚稳的局势又要乱了。

“殿下,张猛是二皇子之前安插在边军的人,”林缚捧着边军编制册,指尖点在“张猛”的名字上,“此人去年靠贿赂升任校尉,手下管着五百士兵,之前就有克扣冬衣的传闻,李将军想查,却被他以‘二皇子旧部’的名头挡了回去。”

周虎撸起袖子,怒目圆睁:“俺就知道二皇子的人没一个好东西!克扣军饷,这是把士兵的命当草!殿下,俺跟您去雁门关,把这张猛抓起来,好好审审!”

赵宸翊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北方的天空。雁门关刚经历战事,士兵们本就疲惫,要是军饷再被克扣,寒了人心,下次匈奴再来,谁还肯拼命?“立刻备马,”他语气坚定,“你跟我去雁门关,林缚留京,盯着二皇子府的动静,防止他趁机搞事;宋平整理军饷发放的律法条款,我要按律处置,让人心服口服。”

三日后,赵宸翊和周虎带着二十名护卫,骑着快马出了长安。越往北走,风越烈,官道旁的荒地里,偶尔能看到逃荒的边民,面黄肌瘦,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粟米饼。“殿下,前面是阳原县,”护卫队长勒住马,“上个月匈奴劫掠后,这里的村民大多逃了,只剩些老弱病残。”

刚进阳原县,就见两个穿着边军军服的年轻人,背着包袱,低着头往南走。周虎眼尖,认出他们是边军士兵,立刻上前拦住:“你们是哪个营的?怎么敢擅自离营?”

两个士兵吓了一跳,看到赵宸翊的银甲和腰间的尚方宝剑,腿一软就跪了下来。“大人饶命!”个子高些的士兵哭着说,“俺们是张猛校尉手下的,军饷拖了一个月没发,俺娘在家生病,没钱抓药,俺只能偷偷跑回来……”

赵宸翊蹲下身,扶起他们:“军饷为什么没发?张猛怎么说?”

“他说朝廷的军饷还没到,”另一个士兵擦着眼泪,“可俺们看到他亲信往府里搬银子,还买了好几匹绸缎,哪像没到军饷的样子!有的士兵家里断粮,去跟他要,还被他的人打了……”

赵宸翊心里一沉——这张猛不仅克扣军饷,还敢殴打士兵,简直无法无天。“你们先回家看看娘,”他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递给高个子士兵,“这银子你拿去抓药,等我处理完张猛,就把军饷补发下来,到时候再回营。”

士兵们接过银子,对着赵宸翊连连磕头:“谢大人!谢大人!”

看着士兵们远去的背影,周虎气得咬牙:“这张猛,要是落在俺手里,俺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先别急,”赵宸翊翻身上马,“到了雁门关,咱们先暗中调查,拿到证据,再动手不迟。”

二、雁门初至,校尉伪装藏猫腻

五日后,赵宸翊一行抵达雁门关。城门楼上的士兵看到他的银甲,立刻通报李将军。李将军穿着铠甲,快步迎了出来,脸上满是焦急:“侯爷,您可来了!张猛克扣军饷的事,我正想上奏,可他仗着是二皇子旧部,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还说‘军饷的事,轮不到你管’!”

赵宸翊跟着李将军进了营。边军的营区比上次来时冷清了不少,有的士兵坐在帐篷前发呆,有的靠着树干叹气,手里的长枪随意地放在地上,没了往日的精气神。看到赵宸翊,士兵们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眼神里满是疲惫和失望。

“张猛在哪?”赵宸翊问道。

“他听说您来了,正在校场‘训练’士兵,想装装样子。”李将军压低声音,“您去了就知道,他那训练就是走过场,士兵们没力气,根本练不起来。”

刚到校场,就听到张猛的大嗓门:“都给老子精神点!射箭!谁射不准,晚上没饭吃!”

赵宸翊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张猛穿着一身崭新的铠甲,腰间挂着玉佩,正站在高台上,拿着鞭子指着士兵们。士兵们拿着弓箭,却没力气拉满弓,有的箭刚射出去,就掉在了地上。张猛看到赵宸翊,立刻笑着走下来,快步迎上去:“不知侯爷大驾光临,末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赵宸翊看着他油光满面的脸,再看看士兵们面黄肌瘦的模样,心里冷笑:“张校尉倒是精神,看来最近日子过得不错。”

张猛脸上的笑容一僵,连忙说:“侯爷说笑了,末将只是一心训练士兵,不敢懈怠。对了,侯爷来雁门关,是有什么要事吗?”

“朕听说朝廷拨的赏功饷到了,来看看士兵们领到了没有。”赵宸翊语气平淡,却带着压迫感。

张猛眼神闪烁,连忙解释:“回侯爷,军饷确实到了,只是数目太大,需要核验清楚,防止出错,所以还没发放。末将正打算这几日核验完,就发给士兵们。”

“哦?核验了一个月还没清楚?”赵宸翊往前走了两步,停在一个年轻士兵面前。士兵手里的弓箭杆都裂了,手指冻得发紫,却还紧紧攥着。“你叫什么名字?军饷没发,家里还有粮吗?”

士兵抬起头,看到赵宸翊真诚的眼神,眼眶一红:“回侯爷,俺叫陈小二,家在大同,俺娘在家等着俺寄钱回去买粮,可军饷一直没发,俺……俺都快半个月没吃饱饭了……”

张猛见状,立刻上前打断:“侯爷,这士兵不懂事,瞎说话!家里怎么会没粮?肯定是他自己把钱花光了!”

“你闭嘴!”赵宸翊厉声喝道,“士兵们饿着肚子,你却在这里撒谎!周虎,去把张猛的账册拿来,我要亲自核验!”

张猛脸色惨白,连忙拦着:“侯爷,账册在军需处,末将让人去拿就好,不用劳烦周护卫。”

“不用麻烦张校尉,我自己去。”周虎一把推开张猛,带着两个护卫就往军需处去。张猛想跟上去,却被李将军拦住了:“张校尉,侯爷要查账册,你还是在这等着吧。”

没一会儿,周虎拿着一摞账册回来,扔在张猛面前:“账册拿来了,你倒是说说,哪笔没核验清楚?”

张猛蹲在地上,翻着账册,手都在抖。账册上的数字乱七八糟,有的地方被涂改过,有的地方甚至没记账。赵宸翊拿起账册,翻了几页,就看出了猫腻——账册上写着“军饷支出十万两,用于购买弓箭”,可士兵们手里的弓箭都是旧的,有的甚至不能用;还有“支出五万两,用于士兵加餐”,可士兵们吃的还是掺沙的粟米饼。

“张猛,你还有什么话说?”赵宸翊把账册扔在他面前,“账册混乱,处处漏洞,你所谓的核验,就是把军饷装进自己的口袋?”

张猛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侯爷饶命!末将不是故意的,只是账册太多,一时记错了,末将这就改正,把军饷发给士兵们!”

“现在才想发,晚了!”赵宸翊转身对李将军说,“把张猛先关起来,派专人看守,别让他跟外面联系。我要亲自调查,看看他到底克扣了多少军饷。”

三、暗中查访,铁证如山藏不住

张猛被关起来后,赵宸翊立刻召集边军的小旗官和老兵,在议事厅问话。十几个小旗官坐在下面,有的低着头,有的互相使眼色,没人敢先说话——他们怕张猛的报复,毕竟张猛在边军还有不少亲信。

“你们不用怕,”赵宸翊看着他们,语气诚恳,“我这次来,就是为了给士兵们讨回公道。张猛要是敢报复,我第一个不饶他。你们谁知道军饷的事,尽管说出来,有我在,没人敢动你们。”

沉默了片刻,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兵站起身。老兵叫王勇,在边军待了二十年,脸上有一道刀疤,是之前跟匈奴打仗时留下的。“侯爷,俺说!”王勇声音洪亮,“军饷是上个月十五到的,一共三十万两,张猛只让军需处记了二十万两,剩下的十万两,他让亲信偷偷运到了他城外的庄子里。还有,他还把士兵们的冬衣卖了,换成了劣质的单衣,冬天的时候,不少士兵冻得生了病……”

“你有证据吗?”赵宸翊问道。

“有!”王勇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张猛亲信运银子时,俺偷偷记下来的马车号,还有他城外庄子的地址。另外,俺还找了几个看到运银子的士兵,他们都能作证。”

赵宸翊接过纸条,递给周虎:“你带着护卫,按纸条上的地址,去张猛的庄子里搜查,把银子找回来。李将军,你去军营的粮库和武器库看看,是不是有克扣的情况。”

两人领命而去。赵宸翊继续跟小旗官们问话,越问越生气——张猛不仅克扣军饷、冬衣,还把士兵们的赏钱也吞了,甚至有士兵立了功,该升的职位,也被他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张猛还说,”一个小旗官咬着牙说,“二皇子早晚还会重用他,等二皇子掌权了,就让他当将军,到时候谁也不敢管他……”

赵宸翊心里一沉——看来张猛还没放弃跟二皇子勾结,要是不彻底解决,以后还会出乱子。

没一会儿,李将军匆匆回来,脸色铁青:“侯爷,粮库里的粟米都是掺沙的,好粮都被张猛卖了;武器库里的弓箭,有一半是坏的,长枪也少了几十杆,肯定是被他偷偷卖了换钱!”

又过了一个时辰,周虎回来了,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押着两个张猛的亲信,还推着几辆马车,马车上装满了银子和绸缎。“殿下,张猛的庄子里藏了十万两银子,还有不少绸缎和良田地契!这两个亲信,就是帮他运银子的,他们已经招了,是张猛让他们干的!”

张猛的亲信跪在地上,哭着说:“侯爷饶命!是张猛逼我们的,他说要是我们不帮他,就杀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赵宸翊看着马车上的银子,又看了看外面面黄肌瘦的士兵,心里的怒火再也忍不住:“把这两个亲信也关起来,等处理完张猛,再一起发落。周虎,去把张猛带来,我要亲自审他!”

四、公堂对峙,校尉反扑终成空

张猛被带到议事厅时,看到地上跪着的亲信和马车上的银子,脸色瞬间惨白。可他还是不死心,梗着脖子说:“侯爷,这些银子是我自己的积蓄,跟军饷没关系!亲信们是被冤枉的,肯定是周护卫逼他们说的!”

“你的积蓄?”赵宸翊拿起地契,扔在他面前,“你一个月俸禄只有五十两,怎么能买得起五千亩良田?还有这些绸缎,价值上千两,你靠什么买?”

张猛语塞,只能说:“是……是我亲戚给的!”

“哪个亲戚这么有钱?”赵宸翊追问,“你把亲戚的名字和地址说出来,我让人去查,要是真有,我就放了你;要是没有,你就别想狡辩!”

张猛低着头,说不出话来。这时,王勇带着几个士兵走进来,手里拿着裂了杆的弓箭和掺沙的粟米饼:“侯爷,这就是士兵们用的弓箭和吃的粮食!张猛把好粮好武器都卖了,给我们用这些破烂,还克扣军饷,我们实在忍不下去了!”

士兵们纷纷附和:“侯爷,您要为我们做主啊!”“杀了张猛,还我们军饷!”

张猛见状,知道自己逃不掉了,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赵宸翊扑过来:“我跟你拼了!二皇子不会放过你的!”

周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张猛的手腕,夺下匕首,一脚把他踹倒在地:“还敢行凶!真是活腻了!”

张猛趴在地上,疯狂地大喊:“我是二皇子的人!你们不能杀我!二皇子会为我报仇的!”

“你以为二皇子还能救你?”赵宸翊走到他面前,语气冰冷,“二皇子早就被陛下降为郡王,禁足府中,自身难保,怎么救你?你克扣军饷,殴打士兵,私吞赏银,按《大雍律》‘军职人员贪腐满五十两斩’的条款,你贪了十万两,早就该斩了!”

张猛彻底瘫在地上,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只是不停地磕头:“侯爷饶命!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您给我一次机会,我把所有银子都交出来,还给士兵们!”

“机会?”赵宸翊冷笑,“你克扣军饷的时候,怎么没想给士兵们机会?有的士兵家里断粮,有的士兵母亲生病没钱抓药,你把他们的命当草,现在才想求饶,晚了!”

他转身对李将军说:“传我命令,明日辰时,在演武场召开全军大会,公开审判张猛,让所有士兵都来见证,我要亲自斩了他,给士兵们一个交代!”

五、演武场斩贪,军心大振扬士气

次日辰时,雁门关演武场上挤满了士兵。三万边军士兵整齐地站在台下,眼神里满是期待和愤怒。演武场中央搭了一个高台,张猛被绑在柱子上,低着头,浑身发抖。

赵宸翊穿着银甲,手持尚方宝剑,站在高台上。阳光洒在他身上,银甲泛着冷光,更显威严。“士兵们,”他声音洪亮,传遍整个演武场,“朝廷拨下的三十万两赏功饷,本该上个月就发到你们手里,可校尉张猛,却把十万两银子私吞了,还卖了你们的冬衣和武器,换成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你们饿着肚子,他却在城外买良田、置家产,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该杀!该杀!”士兵们齐声大喊,声音震得演武场的黄土都在抖。有的士兵激动得挥舞着拳头,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终于有人为他们做主了。

张猛听到士兵们的喊声,吓得大哭起来:“侯爷饶命!士兵们饶命!我错了!我把银子都还给你们,求你们别杀我!”

“现在才知道错,太晚了!”赵宸翊举起尚方宝剑,“士兵们,你们为大雍守边境,抛头颅、洒热血,你们的军饷,是你们用命换来的,谁也不能贪!今天我斩了张猛,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不管是谁,不管他有什么背景,只要敢克扣军饷、欺负士兵,我赵宸翊就敢斩了他!”

说完,他手起剑落,“咔嚓”一声,张猛的人头掉在地上,鲜血溅在高台上。士兵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侯爷英明!侯爷万岁!”

欢呼声持续了很久,有的士兵甚至激动得抱在一起哭。赵宸翊看着士兵们,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一斩,不仅斩了一个贪腐校尉,更斩去了士兵们心里的怨气,重振了军心。

斩了张猛后,赵宸翊让人把张猛私吞的十万两银子和变卖冬衣、武器的钱,全部拿出来,加上没被克扣的二十万两军饷,一起分发给士兵们。每个士兵都领到了十两银子,还有新的冬衣和武器。

陈小二拿着银子,激动得手都在抖:“俺终于能给俺娘寄钱回去了!俺娘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王勇拿着新的长枪,试着挥舞了一下,脸上满是笑容:“有了新武器,下次匈奴再来,俺一定能多杀几个敌人!”

分发完军饷,赵宸翊又在演武场上宣布了新的军饷发放制度:“从今天起,朝廷拨的军饷,由军需处和士兵代表共同核验,核验完后三日内必须发放到士兵手里;每个营要选出两名士兵代表,监督军饷和粮草的使用,要是发现有人克扣,随时可以向我报告,我一定严惩不贷!”

士兵们再次欢呼起来,之前的疲惫和失望一扫而空,眼神里充满了斗志。李将军走到赵宸翊身边,感慨地说:“侯爷,您这一斩,真是斩得好!现在士兵们士气大振,再也没人敢克扣军饷了!”

赵宸翊点头:“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会定期来雁门关巡营,看看士兵们的情况,绝不会再让这样的事发生。另外,你要加强士兵们的训练,尤其是连弩的使用,下次匈奴再来,咱们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六、边关新貌,筑牢防线待来日

接下来的几日,赵宸翊留在雁门关,监督军饷的发放,检查士兵们的训练情况。他亲自去每个营区视察,跟士兵们一起吃粟米饭,一起训练。有的士兵箭术不好,他就手把手教;有的士兵家里有困难,他就帮忙解决。

在大同营,一个叫李铁柱的士兵,父亲生病,没钱抓药。赵宸翊知道后,立刻让人去大同城里请最好的大夫,还给了李铁柱二十两银子,让他给父亲治病。李铁柱感动得跪在地上:“侯爷,您对俺这么好,俺以后一定好好训练,守好边境,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赵宸翊扶起他:“你守边境,是为了保护百姓,保护家人,我帮你,是应该的。只要你们好好守边,大雍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赵宸翊的带动下,边军的士气越来越高。士兵们每天早早地就起来训练,箭术、枪法、连弩的使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演武场上,到处都是士兵们训练的身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李将军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侯爷,现在的边军,比之前强了十倍不止!有这样的军队,就算匈奴再来十万骑兵,咱们也不怕!”

赵宸翊笑着说:“这都是士兵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只要他们有斗志,有信心,就没有打不赢的仗。另外,你要记得,不仅要训练士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守边中。”

这天,赵宸翊收到林缚从长安发来的信,信里说二皇子因为张猛被斩,气得大病一场,却不敢再派人来雁门关捣乱;朝廷又拨了二十万两银子,用于修缮雁门关的城墙和购买新的武器。

赵宸翊看完信,心里松了口气。他走到雁门关的城墙上,望着北方的草原。草原上的草已经绿了,远处的羊群像白云一样,安静地吃草。他知道,现在的雁门关,不仅有坚固的城墙,有精良的武器,更有士气高昂的士兵,就算匈奴再来,也能守住。

“周虎,”赵宸翊转身,“咱们该回长安了。这里有李将军和士兵们,不会有问题的。”

周虎点头:“好!俺这就去备马。”

离开雁门关那天,三万边军士兵整齐地站在城门两侧,送别赵宸翊。士兵们手里拿着新的长枪和连弩,眼神坚定地看着他。“侯爷,您要常来看看我们啊!”陈小二大声喊道。

赵宸翊勒住马,回头对士兵们说:“你们好好守边,我会常来的。等下次我来,希望能听到你们打退匈奴的好消息!”

说完,他挥了挥手,骑着马,朝着长安的方向而去。士兵们站在城门两侧,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散去。

李将军看着士兵们,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赵宸翊这一趟雁门关之行,不仅斩了贪腐校尉,更给边军带来了希望和信心。有这样的统帅,有这样的士兵,大雍的北境,一定会永远安稳。

而在长安,二皇子躺在病床上,听说雁门关的士兵士气大振,气得把药碗都摔了。他知道,赵宸翊越来越强,自己想争夺储位,越来越难了。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复赵宸翊,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赵宸翊坐在马背上,迎着风,心里清楚,二皇子不会善罢甘休,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不害怕——他有边军的支持,有幕僚馆的伙伴,有陛下的信任,更有一颗为百姓、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心。只要他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守护好大雍的江山,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安稳的日子。

小说《逍遥六皇子的传奇人生》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