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初秋的青竹山,天高云淡,微风送爽。经过一场山火的洗礼,新的竹庐已重建完毕,院子里重新种上了各种常用的药草。阿芷像往常一样早起,帮师父整理药材,打扫院子。

“阿芷,今天我们不采药,”沈长庚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书,”我想教你一些药膳的基本知识。”

阿芷眼睛一亮:”太好了,师父!我早就想学药膳了。”

沈长庚微笑着点头:”药膳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滋养身体。今天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学起。”

他将书递给阿芷,封面写着《食疗本草》四个大字。阿芷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着各种食材的性味、功效以及与药材的搭配方法。

“首先,你要明白药膳的基本原则,”沈长庚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说道,”药膳不是简单地将药材和食物混合,而是要根据人的体质、病情以及季节变化来合理搭配。”

阿芷认真地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师父的每一句话。

“比如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容易伤肺,”沈长庚继续说道,”所以秋季的药膳应以滋阴润肺为主,如百合莲子粥、川贝雪梨汤等。”

“我明白了,”阿芷合上笔记本,”也就是说,药膳要顺应时令变化。”

“没错,”沈长庚赞许地点头,”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理念。”

上午,沈长庚带着阿芷下山采购食材。初秋的集市格外热闹,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阿芷跟在师父身后,认真学习如何挑选最适合做药膳的食材。

“选择食材和选择药材一样重要,”沈长庚拿起一根山药说道,”好的山药应该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没有霉点。”

阿芷点点头,学着师父的样子挑选食材。很快,他们买好了制作秋季药膳所需的各种食材:山药、百合、莲子、雪梨、银耳等。

回到竹庐后,沈长庚开始教阿芷制作第一道药膳——百合莲子粥。

“先将百合和莲子用温水泡发,”沈长庚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然后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

阿芷认真地观察着每一个步骤,不时点头。

“接下来加入泡好的百合和莲子,”沈长庚继续说道,”再煮十分钟左右,直到粥变得浓稠。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不一会儿,一锅香气四溢的百合莲子粥就做好了。阿芷舀起一勺,吹凉后品尝,顿时感到清甜可口,回味无穷。

“太好吃了!”阿芷忍不住称赞道,”而且吃完感觉很滋润。”

沈长庚微笑着点头:”这就是药膳的魅力所在。它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滋养身体。”

下午,沈长庚让阿芷尝试独立制作一道药膳——川贝雪梨汤。阿芷按照师父的指导,先将雪梨洗净,去核切块,然后与川贝母、冰糖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约一个小时。

“时间到了,”阿芷小心地取出炖盅,揭开盖子,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她舀起一勺尝了尝,发现味道恰到好处。

“做得很好,”沈长庚品尝后满意地点头,”甜度适中,川贝的苦味也被雪梨的清甜中和了。”

阿芷高兴地笑了,她发现制作药膳不仅有趣,还很有成就感。

傍晚时分,山下的王大娘来访。她最近总是感到口干舌燥,咳嗽不止,听说沈长庚在教阿芷做药膳,特地来请教。

“王大娘,您这是典型的秋燥症状,”沈长庚诊断道,”正好阿芷今天学会了做川贝雪梨汤,您可以尝尝。”

阿芷端出一碗刚做好的川贝雪梨汤,递给王大娘。王大娘喝了几口,顿时感觉喉咙滋润了许多。

“太神奇了!”王大娘惊喜地说道,”喝下去感觉舒服多了。”

阿芷高兴地看着王大娘:”王大娘,如果您喜欢,我可以教您怎么做。”

“那太好了!”王大娘兴奋地说道,”这样我就可以在家自己做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芷继续学习制作各种药膳。她发现不同的药膳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适用人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一天,村里的李大爷来竹庐看病。他最近总是感到腰膝酸软,精神不振。沈长庚诊断后认为是肾气虚损所致。

“阿芷,你来为李大爷准备一道补肾的药膳,”沈长庚说道,”我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

阿芷点点头,开始思考应该选择哪些食材和药材。她想起《食疗本草》中记载,枸杞、山药、杜仲都有补肾的功效,而羊肉性温,也适合冬季食用。

“我想用羊肉搭配枸杞、山药和杜仲来制作药膳,”阿芷向沈长庚请教,”您觉得怎么样?”

沈长庚满意地点头:”很好的选择。这几味食材和药材搭配得当,确实有很好的补肾效果。”

在沈长庚的指导下,阿芷开始制作枸杞山药杜仲羊肉汤。她先将羊肉焯水去膻,然后与枸杞、山药、杜仲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小火慢炖两个小时。

药膳做好后,李大爷品尝了一口,顿时感到全身暖洋洋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太好喝了!”李大爷赞不绝口,”而且喝完感觉浑身有劲。”

阿芷高兴地笑了,她发现自己已经能够根据不同的病症制作相应的药膳了。

随着制作药膳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阿芷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她发现某些食材的搭配不仅能增强药效,还能改善口感。

“师父,您看这个搭配怎么样?”一天,阿芷向沈长庚展示她的新创意,”我将红枣、桂圆与百合搭配,既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又能滋阴润肺。”

沈长庚仔细看了看,点头赞许:”不错的尝试。这几种食材搭配得当,确实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阿芷高兴地笑了,她知道自己在药膳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深秋时节,村里的孩子普遍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阿芷和沈长庚商量后,决定制作一种开胃健脾的药膳——山楂麦芽粥,免费分发给村里的孩子们。

“山楂和麦芽都有很好的消食化积作用,”阿芷向村民们解释道,”这道药膳不仅能增进食欲,还能帮助消化。”

村民们感激地接过药膳,纷纷称赞阿芷和沈长庚的善举。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制作的药膳,阿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阿芷,你已经掌握了药膳的精髓,”一天晚上,沈长庚对阿芷说道,”你不仅学会了制作各种经典药膳,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阿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师父教导有方。”

“记住,”沈长庚语重心长地说道,”药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无论多么美味的药膳,如果不适合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季节,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阿芷郑重地点点头:”我记住了,师父。”

初冬的一个清晨,阿芷正在院子里晾晒药材,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她抬头望去,只见一队官兵正沿着山路向青竹山方向而来。

“师父,有官兵来了!”阿芷急忙跑进屋内报告。

沈长庚眉头微皱:”这个时候官兵上山,恐怕没什么好事。阿芷,你先去把那本《食疗本草》藏起来,还有你制作药膳的笔记。”

阿芷不解地看着师父:”为什么要藏起来?”

“因为我担心,”沈长庚叹了口气,”朝廷可能又要征召民间医者了。如果他们知道你在药膳方面有特长,很可能会强行带你入宫。”

阿芷惊讶地看着师父:”入宫做什么?”

“宫中贵妃近来身体不适,”沈长庚解释道,”听说朝廷正在四处寻找擅长药膳的医者。我担心他们会找到你。”

阿芷恍然大悟,立刻按照师父的吩咐,将《食疗本草》和自己的笔记藏了起来。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敲门声。沈长庚深吸一口气,走过去打开门,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身后跟着几名士兵。

“请问这里是沈长庚大夫的住处吗?”中年男子问道。

沈长庚点点头:”正是。不知官爷有何贵干?”

中年男子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递给沈长庚:”奉皇上旨意,特来征召沈大夫入宫为贵妃诊治。”

沈长庚接过公文,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这次恐怕是躲不过去了。

“官爷稍等,”沈长庚说道,”容我收拾一下行李。”

中年男子点点头:”我们在外等候。”

沈长庚关上门,转身对阿芷说道:”看来我必须得去一趟了。”

阿芷担忧地看着师父:”他们会不会不让您回来?”

沈长庚叹了口气:”很有可能。阿芷,我走后,你要照顾好自己。竹庐就交给你了。”

阿芷眼中含泪,坚定地点点头:”师父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竹庐,等您回来。”

沈长庚欣慰地点点头,开始收拾行李。他将一些常用的药材和医书装进包裹,又将那本《食疗本草》悄悄塞给阿芷:”这本书你一定要保管好,它比我的命还重要。”

阿芷郑重地接过书,小心地藏了起来。

临行前,沈长庚最后叮嘱道:”阿芷,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忘记我们行医的初心。药膳是为了帮助人们获得健康,而不是为了取悦权贵。”

阿芷含泪点头:”我记住了,师父。”

沈长庚转身走出院门,与官兵一同下山。阿芷站在门口,望着师父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路尽头,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

“师父,您一定要平安回来,”阿芷在心中默默祈祷,”我会努力学习,等您回来时,让您看到一个更加优秀的徒弟。”

回到屋内,阿芷擦干眼泪,开始整理师父留下的药材和医书。她知道,从今天起,她必须学会独立生活,承担起照顾竹庐的责任。

傍晚时分,阿芷独自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西下。她想起了师父教她制作药膳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激。

“师父放心,”阿芷在心中说道,”我一定会继承您的衣钵,将药膳发扬光大,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

夜色渐浓,阿芷回到屋内,点亮油灯,翻开《食疗本草》。她决定利用师父不在的这段时间,深入研究药膳的奥秘,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药膳大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油灯的映照下,阿芷的脸上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