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古言脑洞小说,那么这本《膳医阿芷》一定不能错过。作者“沈书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阿芷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膳医阿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的阳光透过竹窗洒进屋内,阿芷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身下床。自从成为沈长庚的徒弟,她已经养成了早起的习惯。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沈长庚早已在那里忙碌,将昨天采回的草药分类晾晒。
“师父早!”阿芷笑着打招呼,快步上前帮忙。
“早,”沈长庚点点头,递给她一捆需要整理的薄荷,”把黄叶和杂质挑出来,然后均匀地摊在竹筛上。”
“好嘞!”阿芷接过薄荷,认真地挑拣起来。她的动作比刚开始时熟练多了,手指灵活地穿梭在枝叶间,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吃过简单的早餐,沈长庚带着阿芷来到药柜前。药柜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着标签,写着药材的名称。
“阿芷,从今天起,你就是竹庐的小药童了,”沈长庚微笑着说,”你的第一个任务是熟悉药柜里所有药材的位置。”
阿芷兴奋地点点头,开始认真记忆每一味药材的位置。她发现药柜的排列很有规律,按照药材的功效分类摆放,如清热解毒类、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等。
“记住这些位置很重要,”沈长庚解释道,”将来你独立抓药时,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药材。”
阿芷一边听一边点头,手中拿着小本子记录着每一味药材的位置和功效。她知道,这是成为一名合格药童的第一步。
上午,山下的村民陆续来抓药。阿芷站在柜台后,认真地看着沈长庚如何根据处方抓药。每一味药材,沈长庚都会仔细核对,确保剂量准确无误。
“阿芷,你来试试,”沈长庚突然将一张处方递给她,”按照上面的剂量抓药。”
阿芷紧张地接过处方,深吸一口气,开始按照上面的药材名称寻找。她先在脑海中回忆药柜的布局,然后迅速找到相应的抽屉,准确地取出所需药材。
“剂量要准确,”沈长庚在一旁提醒道,”中药讲究君臣佐使,剂量不当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我知道了,师父,”阿芷小心地称量着每一味药材,生怕出错。
很快,阿芷完成了抓药任务。沈长庚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剂量准确,没有差错。”
阿芷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正在一步步成为一名合格的药童。
中午时分,一位焦急的妇人抱着高烧的孩子来到竹庐。沈长庚立刻为孩子诊治,诊断为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
“阿芷,你来准备退烧药,”沈长庚说道,”柴胡10克,黄芩8克,半夏6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阿芷迅速从药柜中取出所需药材,准确称量后递给沈长庚。沈长庚将药材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始煎煮。
“煎药时要注意火候,”沈长庚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左右。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煎煮时间,这需要根据药性来判断。”
阿芷认真地听着,将这些知识牢牢记在心里。她知道,煎药是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药效。
药煎好后,沈长庚将药汁滤出,吹凉后喂给孩子喝。孩子喝下后不久,体温就开始下降,妇人感激不已。
“阿芷,今天你的表现很好,”送走妇人后,沈长庚微笑着说,”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药童的基本能力。”
阿芷高兴地点点头:”谢谢师父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下午,沈长庚带着阿芷来到后山采药。初夏的后山郁郁葱葱,各种草药长势喜人。阿芷背着小竹篓,跟在沈长庚身后,认真地学习如何辨识和采集不同的草药。
“阿芷,你看这株植物,”沈长庚指着一株开着黄色小花的植物说道,”这是蒲公英,全草可入药。它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阿芷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蒲公英的形态。她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呈莲座状排列,花茎中空,顶端着生一个黄色的头状花序。
“蒲公英的采集时间很重要,”沈长庚继续说道,”一般在春季末夏初开花前或刚开花时采集,此时药效最佳。”
阿芷点点头,小心地将蒲公英连根挖起,放入竹篓中。她知道,正确的采集时间和方法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
他们继续在山中穿行,采集了许多常见的草药,如车前草、金银花、鱼腥草等。每采集一种草药,沈长庚都会详细讲解它的功效和应用。
傍晚时分,他们满载而归。回到竹庐后,阿芷开始整理今天采回的草药。她按照师父的教导,将不同的草药分类处理,有的需要清洗,有的需要晾晒,有的则需要立即加工。
“阿芷,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么仔细地处理草药吗?”沈长庚问道。
“因为只有处理得当,才能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阿芷回答道,”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需要根据药性来决定。”
沈长庚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得很对。中药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药材本身的质量,还与采集、炮制、储存等环节密切相关。”
阿芷点点头,继续认真地处理着草药。她发现,成为一名合格的药童不仅需要熟悉药材的名称和位置,还要了解药材的采集、炮制和储存方法。
夜深了,阿芷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经历。她感到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医者的决心。
第二天清晨,阿芷早早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她先检查了药柜中的药材储备,发现一些常用药材已经不多了,便及时向沈长庚汇报。
“很好,”沈长庚满意地点点头,”作为一名药童,要时刻关注药材的储备情况,及时补充,确保临床用药需求。”
上午,一位老中医带着徒弟来访。沈长庚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双方就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阿芷站在一旁,认真地聆听着他们的对话,受益匪浅。
“阿芷,你来为这位老先生把脉,”沈长庚突然说道。
阿芷紧张地走上前,将手指放在老先生的手腕上。她闭上眼睛,仔细感受着脉象的跳动,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老先生的脉象平和有力,应该是身体健康的表现,”阿芷睁开眼睛说道,”不过脉象中略显弦意,可能是近期思虑过多所致。”
老中医惊讶地看着阿芷:”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造诣,真是难得!”
沈长庚自豪地笑了笑:”这孩子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阿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下午,阿芷独自留在竹庐看店,沈长庚则外出为一位重病患者诊治。一位村民急匆匆地跑来,说自己的妻子突然腹痛难忍,请阿芷前去看看。
阿芷犹豫了一下,想到师父常说医者仁心,救人要紧,便背起小药箱跟着村民前往。
来到村民家中,阿芷看到病人蜷缩在床上,双手捂着腹部,表情痛苦。她先询问了病情,然后为病人进行了简单的检查。
“应该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阿芷诊断道,”我先给你开一副缓解疼痛的药,等我师父回来再为你详细诊治。”
她从药箱中取出一些药材,迅速配好一副药,让病人家属立即煎煮。病人服药后不久,腹痛症状就有所缓解。
傍晚时分,沈长庚回来了。阿芷向他汇报了下午的情况,沈长庚满意地点点头:”你做得很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这是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品质。”
阿芷松了口气,心中充满了喜悦。她知道,自己正在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医者。
夜深了,竹庐里静悄悄的。阿芷躺在床上,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她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阿芷,”沈长庚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明天我要去镇上参加一个药材交流会,你和我一起去。”
阿芷兴奋地点点头:”太好了,我还从来没去过镇上呢!”
“镇上有很多药材行和医馆,”沈长庚说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药材和医术。”
阿芷期待地点点头,她已经开始想象镇上的样子了。
第二天清晨,他们收拾好行李,向镇上出发。一路上,阿芷兴奋地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阿芷,你看那边,”沈长庚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田地说道,”那是一片药田,种植着许多常用药材。”
阿芷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田地里整齐地种植着各种草药,有黄芪、白术、当归等。她惊讶地发现,原来药材也可以像农作物一样大规模种植。
“人工种植药材可以保证药材的供应稳定,”沈长庚解释道,”但野生药材的药效通常更好,因为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吸收了更多的天地精华。”
阿芷点点头,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
中午时分,他们终于到达了镇上。镇上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药材行、医馆、茶馆等。阿芷兴奋地四处张望,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们先来到一家药材行,这里的药材种类繁多,琳琅满目。阿芷仔细地观察着每一种药材,不时向沈长庚请教。
“阿芷,你看这味药材,”沈长庚指着一味根茎类药材说道,”这是野生黄芪,比人工种植的黄芪药效更好,价格也更贵。”
阿芷仔细对比着野生黄芪和人工种植黄芪的区别,发现野生黄芪的根茎更粗壮,纹理更清晰。
“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是一名药童必须掌握的技能,”沈长庚说道,”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阿芷点点头,认真地学习着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她知道,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医者的重要基础。
下午,他们参加了药材交流会。会上,来自各地的药材商和医者齐聚一堂,交流药材知识和临床经验。阿芷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专家的发言,受益匪浅。
“阿芷,你今天的收获如何?”傍晚时分,他们准备返回竹庐时,沈长庚问道。
“收获太大了!”阿芷兴奋地说道,”我学到了很多辨别药材的方法,也了解了许多新的药材和医术。”
沈长庚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希望你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记住,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阿芷郑重地点点头,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回到竹庐后,阿芷疲惫地躺在床上,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她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而她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芷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和药童技能。她知道,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能够帮助更多人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