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天还没亮,沈砚辞就醒了。窗外的鸡刚叫头遍,茅草屋里还浸着夜的凉意,可他却再也睡不着 ——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文庙门口的红榜上,会写着他的命运。

他轻轻起身,怕吵醒身边的苏婉娘。可刚坐起来,就听到她的声音:“砚儿,醒了?” 苏婉娘也没睡熟,眼里带着血丝,显然也是牵挂着放榜的事。她坐起身,揉了揉眼睛,又从柜子里拿出那件青布长衫,仔细抖了抖:“穿上这个,去看榜要精神些。”

沈砚辞接过长衫,指尖触到细密的针脚,心里暖暖的。他穿好衣服,苏婉娘又递过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热乎的白面饼:“路上吃,别空着肚子。”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最后只化作一句:“路上小心,不管结果怎么样,早点回来。”

“嗯,嫂子,我知道。” 沈砚辞接过油纸包,转身往门外走。刚走到院门口,又被苏婉娘叫住 —— 她手里拿着那四百多文钱,快步走过来塞到他手里:“要是中了,别省着,雇辆牛车回来,别累着。”

沈砚辞捏着钱,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快步往镇上走。路上的行人还很少,只有几个早起的商贩在摆摊,空气中飘着豆浆和油条的香气,可他却没心思停下来 —— 他满脑子都是红榜,想着自己的名字会不会在上面,想着要是中了,苏婉娘该多开心。

越靠近文庙,人就越多。还没到门口,就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人围在那里,有考生,也有送考的家人,喧闹声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沈砚辞挤在人群外,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他深吸一口气,顺着人群的缝隙往里挤,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红榜。

红榜是用大红纸写的,上面的名字用墨笔写就,再用朱笔圈住,格外醒目。榜首是 “吴县童生试录取名单”,下面按名次排列,一个个名字往下看,沈砚辞的心跳越来越快 —— 前二十名没有,前三十名也没有,他的手渐渐攥紧,指尖有些发白。

“沈砚辞!沈砚辞在这儿!”

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沈砚辞回头,看到是周先生的学生李秀才。李秀才指着红榜中间的位置,笑着说:“你看,第三十五名,沈砚辞!你中了!”

沈砚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第三十五名 沈砚辞”,那几个字像带着光,牢牢地刻在他眼里。他愣了愣,又揉了揉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错了。可再仔细看,那确实是他的名字,墨笔工整,朱圈鲜艳。

“我中了…… 我中了!” 沈砚辞终于反应过来,声音都带着颤抖。他想笑,眼眶却突然红了 —— 这些日子的辛苦,苏婉娘的付出,周先生的帮助,终于有了回报。他挤出人群,快步往家跑,手里的油纸包都忘了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告诉嫂子,他中了!

刚跑出没几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苏婉娘站在街角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衣角,眼神焦急地往文庙方向望。她终究是放心不下,还是赶来了。

“嫂子!” 沈砚辞跑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声音激动,“我中了!我中了童生!第三十五名!”

苏婉娘愣了一下,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却笑着说:“真的?太好了…… 太好了……” 她想再说些什么,却哽咽着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抓着沈砚辞的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 这些日子的熬夜绣活,受的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欢喜。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哟,这不是沈童生吗?恭喜恭喜啊!”

沈砚辞回头,看到张屠户带着两个跟班走过来,脸上堆着假笑,和昨天的凶神恶煞判若两人。他心里冷笑,却没表露出来 —— 现在还不是跟他计较的时候。

“张屠户。” 沈砚辞淡淡开口,“我们欠你的钱,会尽快还你。”

“不急不急!” 张屠户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更谄媚了,“沈童生现在是有功名的人了,还在乎这几两银子?再说,之前是我不对,不该上门催债,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 他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递到沈砚辞面前,“这点银子,就当是我给沈童生的贺礼,您收下。”

沈砚辞没接,只是看着他:“贺礼就不必了,我们的债,会一分不少还你。张屠户,以后还请你少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张屠户碰了个软钉子,却也不生气,只是讪讪地把银子收回去:“是是是,我知道了。沈童生要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说完,又寒暄了几句,才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张屠户的背影,苏婉娘忍不住笑了:“现在他倒是客气了。”

“都是看在童生功名的份上。” 沈砚辞握着她的手,“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两人并肩往家走,沈砚辞把看榜的事跟苏婉娘说了一遍,说李秀才怎么帮他找名字,说周围人羡慕的眼神。苏婉娘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眼里满是骄傲。

回到家,沈砚辞刚坐下,苏婉娘就转身进了厨房。没过多久,就端出一碗热腾腾的鸡汤,还炒了两个鸡蛋,都是她昨天特意买的。“快吃,补补身子。” 她坐在沈砚辞身边,看着他喝汤,嘴角一直带着笑意。

正吃着,院门外传来敲门声。沈砚辞开门,看到是周先生。周先生手里拿着一个布包,笑着走进来:“砚儿,恭喜你中了童生!”

“谢先生!” 沈砚辞连忙起身,给周先生倒了杯热水。

周先生接过水杯,把布包递给沈砚辞:“这里面是些乡试的复习资料,还有书院助教的聘书,你明天就可以去书院任职,一个月两百文,够你和你嫂子生活了。”

沈砚辞接过布包,心里满是感激:“谢先生!学生定不负先生所望!”

“好好干。” 周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才华不止于此,好好复习,将来定能考中举人,甚至进士,走出吴县,去更大的地方。”

周先生走后,沈砚辞打开布包 —— 里面有几本崭新的乡试复习资料,还有一张写着 “书院助教 沈砚辞” 的聘书。苏婉娘凑过来,看着聘书,眼里满是欢喜:“以后,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嗯。” 沈砚辞把布包收好,握住苏婉娘的手,“嫂子,以后我来撑起这个家,你不用再熬夜绣活了。”

苏婉娘笑着点头,眼泪却又掉了下来 —— 这一次,是欢喜的泪。

夜里,茅草屋里的油灯亮到很晚。沈砚辞翻看着周先生给的复习资料,苏婉娘坐在他身边,收拾着白天攒下的钱,偶尔递过一杯热水。油灯的光映着两人的身影,也映着桌上的聘书和复习资料,在这寒夜里,透着一股踏实的希望 —— 他们的苦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沈砚辞的青云路,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窗外的月亮很亮,星星也多了起来,像是在为他们祝福。沈砚辞看着身边的苏婉娘,又看了看手里的书,心里暗暗发誓:他要继续努力,考中举人,考中进士,让苏婉娘过上更好的日子,让那些曾经欺负他们的人,再也不敢轻视他们。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