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回溯天国》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君雨秋”创作,以李云峰林墨染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31850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回溯天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宝华山深处的“虎穴”山谷,经历月余的艰辛开拓,已初具规模。一排排人字形的木屋取代了简陋窝棚,沿着溪流错落分布;开垦出的坡地上,新绿点缀;木制的栅栏和瞭望塔守护着唯一的入口。这日傍晚,在最大的一间充当指挥所的木屋内,油灯摇曳,映照着李云峰和石达开凝重的面庞。桌上摊开的,是李云峰根据记忆和石达开口述不断完善的地图。
“亚达,”李云峰的手指沉稳地点在代表“虎穴”的山谷位置,“基地草创,弟兄们辛苦了月余,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此乃根本,万不可失。”他的手指随即向北移动,落在郁江畔的横州(横县),“然,坐守深山,终非良策。我等需要铁器打造兵刃农具,需要布匹缝制衣物,需要药材医治伤病,更需要银钱维系运转、结交四方。这一切,皆需与山外互通有无。”
石达开专注地看着地图,眉头微蹙:“先生所言极是。只是……大规模采购,难免惹人注目。横州虽比不得浔梧,却也是州府所在,官吏胥吏眼线众多。”
“故此,我等不能被动采购,而需主动经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财源和渠道。”李云峰的手指重重敲在横州上,“横州,便是我们踏出山外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其地利优越:背靠宝华山,面临郁江水,商路通畅;其为州府,物资汇聚,却又非省城那般龙潭虎穴,便于我等初期立足。”
他压低声音,道出深思熟虑的计划:“明面上,我们可在横州开设一家商号,取名‘兴业货栈’,以经营宝华山特产为名,贩售优质木炭、山珍、药材,乃至日后垦荒所获粮米。此为‘明线’,掩人耳目。”
“那暗线呢?”石达开追问。
“暗线,便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白糖与雪花盐。”李云峰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以此时代工艺,此二物堪称奇货可居,利潤惊人。但必须严格控制产量,精选客户,秘密销售。更重要的是,需在横州官场中,寻得一把‘保护伞’。”
“保护伞?”
“不错。”李云峰解释道,“寻一两位在横州有实权、有贪欲却又并非顶尖人物的官吏胥吏,如掌管税课或市集的吏目、典史之心腹师爷。以重利相诱,将其拉上我们的船。使其利益与我等货栈深度捆绑。如此,寻常宵小不敢侵扰,即便有些许风波,亦有人代为转圜遮掩。此乃‘利益共生’之策。”
石达开眼中精光暴涨,抚掌道:“妙计!如此一来,我等在横州便似有了护身符!只是,这人选须得仔细斟酌,既要贪财,又需有些胆量,还不能是首鼠两端之辈。”
“正是。”李云峰点头,“此事需派机敏可靠之人先行打探接触。镇吉兄弟心思灵动,善于交际,可当此任。让其带几个精干伙计,先以行商身份入横州,摸清情况,站稳脚跟,再图后续。”
他最后强调:“切记,我等对外,只言‘兴办实业,互通有无,合法经营,造福地方’。所图者,乃‘富国强民’之正道,与那杀人放火、扯旗造反之事,毫无干系。根基未稳之前,万事以‘利’字当先,以‘稳’字为要。”
石达开心领神会,郑重道:“先生放心,亚达明白!我这就去安排镇吉准备,尽快出发!”
数日后,年轻的石镇吉带着三名精心挑选的、识得几个字又颇为机灵的族中子弟,扮作寻常采办山货的商贩,离开了“虎穴”。他们携带着少量品质极高的野生蜂蜜和几袋上等木炭作为样品,沿着山间小道,朝着北方的横州而去。
进入横州城,石镇吉并未急于求成。他先是寻了间不起眼的客栈住下,然后便如同真正的行商一般,每日流连于码头、市集、茶楼酒肆,看似漫无目的地闲逛,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留意着各路商家的背景,打听着货物的行情,更重要的是,小心翼翼地探听着横州官场的人物谱系,尤其是那些手握实权的中下层官吏胥吏的脾性和喜好。
经过十余日的暗中观察,石镇吉锁定了一个目标:横州州判衙门下,一位姓钱的税课司吏目。此人并非显宦,却掌管着市集商税的具体征收,权柄不小,且素以“精明”著称,传闻颇好黄白之物。
石镇吉开始行动。他先是“偶然”在与钱师爷常去的茶楼“巧遇”,借机攀谈,并奉上带来的野生蜂蜜作为见面礼,言谈间透露出自家有门路能从深山中搞到好货。钱师爷见其年轻识趣,礼物也特别,便多了几分留意。
接着,石镇吉在码头附近盘下了一间位置尚可、但不算扎眼的旧铺面,挂出了“兴业货栈”的招牌。开业之初,只低调地销售来自“宝华山”的优质木炭、干菇、笋干等土产,价格公道,品质上乘,渐渐吸引了一些固定客户,也在横州商界初步立住了脚。
然而,石镇吉深知,仅靠这些,难以实现先生的宏图。他利用初期的利润和从“虎穴”带来的资金,开始实施第二步——招募流民,建立秘密生产基地。当时广西各地天灾人祸不断,流民甚多。石镇吉以货栈需要扩充作坊、招募伙计为名,在城外租下了一处带有高墙的废弃大院,精心挑选那些拖家带口、渴望安定、看起来老实本分的流民家庭,给予他们远超寻常的工钱和稳定的食宿,但要求必须集中居住,不得随意出入。
大院内部被严格分区。一部分区域公开制作木炭包装、山货分拣;而在最深处,另辟了几间加固的工棚,窗户被封死,由最可靠的几名流民工匠(事先经过利诱和严密考察)负责操作。这里便是秘密的白糖提纯作坊和雪花盐加工点。李云峰事先已将相对简易但效率远超时代的加工方法传授给石镇吉,石镇吉再分解成数个环节,每位工匠只负责其中一步,核心的配方和关键步骤由他亲自掌握或交由石家子弟操作。如此,既提高了效率,又最大限度地保守了秘密。
就在石镇吉在横州小心翼翼开拓商业版图的同时,“虎穴”山谷内的训练和生活也步入正轨,气氛日趋严谨。
清晨,天刚蒙蒙亮,嘹亮的竹哨声便划破山谷的宁静。以石祥祯、石镇仑、石凤魁等为首的数十名核心骨干,迅速在溪边的平地上列队集合。他们的训练已不再是简单的队列,而是在李云峰的指导下,开始了更具挑战性的科目。
石祥祯负责带领大家进行强化的体能训练——越野跑、负重登山、徒手攀爬峭壁。他本人以身作则,冲在最前,吼声如雷,极大地激发了众人的血性。
石镇仑则侧重于基础的战术动作训练:如何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敌,如何交替掩护前进,以及小队之间的简单配合演练。李云峰将现代步兵的一些基础理念融入其中,虽然装备简陋,但强调纪律和协同的重要性。
甚至石凤魁,也被李云峰安排了任务——负责文化课教学。每晚,在篝火旁,他教大家认字、写字,学习简单的算术。起初,一些粗豪汉子坐不住,但在石达开的严令和李云峰的引导下,也逐渐明白识字算数对于未来管理、传达命令的重要性。
李云峰则统筹全局,时而指点石祥祯如何更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时而纠正石镇仑战术动作的偏差,时而又在文化课上,结合历史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纪律、忠诚和长远眼光的意义。他特别注重培养这些骨干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
“虎穴”俨然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充满尚武精神和学习氛围的独特世界。这里的每个人,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而神秘的事业,虽然艰苦,却充满希望。
“兴业货栈”在横州的生意日渐兴隆,尤其是其售卖的“宝华山特产”,品质极高,渐渐有了一些名气。这自然也引起了一些同行的嫉妒和官府胥吏的额外“关注”,几次三番有税吏前来“核查”,意图勒索。
石镇吉知道,摊牌的时机快到了。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小罐晶莹如雪、甜度纯粹的白糖,和一小包细腻洁白、毫无苦涩味的雪花盐。然后,通过中间人,向那位钱师爷发出了秘密邀约,地点定在城外一处僻静的私人庄园。
钱师爷起初并未太在意,以为不过是寻常商家的孝敬。但当他在雅间内,亲眼看到那罐白糖,并亲自品尝之后,脸上的慵懒瞬间被震惊取代。他又查看了那雪花盐,更是瞠目结舌。他混迹官场市井多年,从未见过成色如此之好的糖和盐!
“石……石掌柜,此物……从何而来?”钱师爷的声音有些干涩。
石镇吉微微一笑,从容不迫:“钱爷明鉴,此乃我家东主秘法所制,产量极稀,不敢轻易示人。今日邀钱爷前来,便是诚心寻求合作。”
他抛出了诱人的条件:货栈愿将白糖与盐在横州乃至更高层级的销售利润,拿出可观的三成(具体比例可商榷),作为“干股”孝敬钱师爷。而钱师爷需要做的,则是利用其职权,为“兴业货栈”提供全方位庇护:办理最优惠的商引、打点上下关节、确保货栈经营不受骚扰,并利用官方渠道,为这些“高端货品”寻找可靠且出价豪爽的买家(如其他州县的高官富商)。
钱师爷的心脏怦怦直跳。他迅速盘算着其中的利益和风险。利益巨大,足以让他几辈子衣食无忧。风险在于,此事需瞒住上司,且要确保这“兴业货栈”不出大乱子。但看对方行事周密,货物神奇,背后的“东主”似乎能量不小。贪欲最终压倒了一切。
“好!石掌柜是爽快人!”钱师爷一拍大腿,脸上堆起笑容,“此事,包在钱某身上!以后在横州地界,有什么麻烦,尽管来找我!”
一场秘密的利益联盟就此达成。有了钱师爷这把“保护伞”,“兴业货栈”在横州的发展顿时顺风顺水。不仅寻常麻烦一扫而空,货栈的“特产”也开始通过钱师爷的关系网,悄然流向更广阔的市场,财源滚滚而来。石镇吉定期将大部分利润换成粮食、布匹、铁料、药材等物资,秘密运回“虎穴”。
夜色下的“虎穴”,静谧而安详。指挥所内,李云峰听完石镇吉派心腹送回的最新报告——横州局面已初步打开,与钱师爷的合作步入正轨。
石达开难掩兴奋:“先生,横州之路已通,财源可期!”
李云峰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他走到窗边,望着山谷中点点灯火,沉声道:“亚达,此乃第一步,亦是险棋。与虎谋皮,焉能不慎?钱师爷此人,贪利而忘义,可用之,却不可信之。需防其胃口越来越大,或遇更强者时,反噬我等。”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横州虽稳,然格局太小。下一步,须图邕州!邕州乃桂西南心脏,欲成大事,必据此地。然邕州水更深,需派更沉稳得力之人前往,策略亦需调整,或许……需寻那等不得志却有能力、渴望政绩之官员合作,方是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横州所募流民,其中若有表现优异、心性可靠者,可择其精壮,以护商队、扩作坊为名,施以简单军事训练,渐成外围助力。此事需极其谨慎,宁缺毋滥。”
石达开收敛笑容,正色道:“先生深谋远虑,亚达明白了。邕州之事,我看可让镇仑兄长前去,他为人沉稳。流民之事,我亲自留意。”
宝华山的潜龙,已将触角悄然伸出山外。商业的脉络初步织就,但平静的水面之下,真正的暗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