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在线免费阅读心声直播:开局成为头号嫌疑人完整小说

心声直播:开局成为头号嫌疑人

作者:周快乐

字数:112914字

2025-10-05 08:08:30 连载

简介

心声直播:开局成为头号嫌疑人》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悬疑脑洞小说,作者“周快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凌辰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心声直播:开局成为头号嫌疑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市公安局最大的那间会议室,此刻被临时改造成了内部听证会的现场。气氛庄重得近乎肃杀。椭圆形的长桌一端,坐着以赵天龙副局长为首的调查委员会成员,个个面色凝重。另一端,则是本次听证会的焦点——凌辰,以及作为技术证人的林瑶。

王铁山坐在旁听席的第一排,背脊挺得笔直,像一尊沉默的山岳。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态度。

凌辰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怀疑的、审视的、甚至幸灾乐祸的。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身旁的林瑶。

她今天依旧穿着那身纤尘不染的白大褂,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一场决定他人命运的听证会,而只是一次寻常的学术汇报。她的冷静,像一块定心石,让凌辰翻涌的心绪稍稍平复。

【她真的准备好了吗?面对赵天龙他们的诘问……】凌辰内心不免有些担忧。系统的低鸣在他脑中盘旋,提醒着他此刻的处境有多么凶险。

“听证会开始。”赵天龙敲了敲桌面,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凌辰,最后落在林瑶身上,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近乎嘲讽的弧度,“林法医,鉴于你提交的那份……嗯,颇具‘创意’的生物力学报告,以及你坚持要为凌辰作证的态度,委员会决定给你这个机会。希望你的‘数据’,能经得起推敲。”

这番话绵里藏针,几乎是在暗示林瑶的报告不靠谱,甚至带有偏袒。

林瑶仿佛完全没有听出其中的意味,只是平静地点点头,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投影仪。她没有急于开口,而是先调试设备,动作从容不迫,像是在准备一场精心策划的科学演讲。

投影亮起,幕布上首先出现的,并非复杂的图表,而是一行简洁有力的标题:

【李建国案致命伤形成机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嫌疑人凌辰行为可能性评估】

“各位委员,”林瑶开口,声音清冷,吐字清晰,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我的陈述将完全基于现场勘查数据、尸检报告、物证信息以及嫌疑人的生理参数。所有数据来源合法、可查证。我的结论,也仅代表基于现有物理定律和生物学约束下的可能性分析。”

她没有看凌辰,也没有看赵天龙,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在场的所有人,只与那些冰冷的数据和逻辑对话。

她开始展示第一组数据:李建国太阳穴处灼伤的高清三维扫描图像,旁边附带着深度、角度、边缘碳化程度的精确测量值。

“根据创口形态学特征,可确定致伤物为直径约2.8毫米的圆柱状金属物体,以近似垂直角度(78-85度范围内),在极近距离(小于5厘米)接触皮肤放电造成。”她切换幻灯片,是那支万宝龙钢笔笔尖的微观结构图,“现场发现的钢笔,笔尖直径与形态,与致伤物特征吻合。”

赵天龙微微皱眉,似乎想打断,但林瑶没有给他机会,立刻进入了核心部分。

“接下来,是关键的动作重建。”她操作电脑,幕布上出现了一个精确构建的三维人体模型和环境模型,完全还原了李建国书房书桌旁的那片空间。

“假设攻击者为凌辰。”林瑶的语气依旧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数学命题,“输入参数:凌辰,身高178厘米,习惯手为右臂,臂长72厘米,肩高148厘米……”

模型中的“凌辰”动了起来。当模型试图在死者站立于书桌与书柜之间的狭窄通道内,以右手持笔,模拟出造成观测伤口所需的角度和发力动作时,模型的手臂与身体、与周围环境发生了明显的穿透和碰撞警告,线条变成了刺眼的红色。

“如各位所见,在死者站立状态下,以凌辰的生理参数,在理论层面无法完成该攻击动作。手臂长度和空间限制,使其无法在发力点达到所需的角度和距离。”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这只是电脑模拟!”一名支持赵天龙的委员忍不住出声质疑,“现实情况可能存在变量!”

“同意。”林瑶居然点了点头,这让质疑者愣了一下。但她随即切换了幻灯片,“因此,我们进行了实体验证。”

幕布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是在技术科一比一还原的现场环境里,一名与凌辰身高臂长完全一致的警员,多次尝试复现攻击动作。结果无一例外,要么角度严重偏差,要么手臂或身体与书桌、书柜发生剧烈碰撞,动作变形严重。

“十组实验,共计五十次尝试,成功率:零。”林瑶给出了冰冷的数据。

赵天龙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那么,如果死者是坐姿呢?”另一名委员提出另一种可能。

“考虑过。”林瑶立刻调出新的模拟和实验数据,“在死者坐姿前提下,攻击者确实可以获得所需角度。但这就产生了新的、无法解释的矛盾点。”

她展示了现场血迹喷溅模式的科学分析图。

“根据血迹形态动力学分析,死者受创瞬间,处于站立状态,且身体有轻微的、向右侧闪避的趋势。这与坐姿受创的喷溅模式存在根本性差异。”她放大了几张关键的血迹照片,“这些血迹的形态、长度、卫星斑点,都是站立状态下、颈部大动脉瞬间受创喷溅的典型特征。如果是坐姿,血迹形态将完全不同,会更多集中在座椅和下方位面。”

她环视了一圈陷入沉默的委员会成员,最后目光平静地看向赵天龙:

“赵副局长,各位委员。我的分析基于牛顿力学、人体工程学、流体力学和法医病理学。这些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自然科学定律,不因个人的意志或立场而改变。”

她顿了一下,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因此,从生物力学和现场物证重建的角度,我可以负责任地得出结论:凌辰不具备直接实施导致李建国死亡那一攻击行为的生理可能性。 这份结论的置信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林瑶的报告,没有煽情,没有辩解,只有一层层无可辩驳的数据、一次次严谨的模拟和实验。她用理性的砖石,生生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听证会上,为凌辰搭建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逻辑圣殿”。任何试图推翻她结论的人,都必须要先推翻她所引用的那些基础科学定律。

赵天龙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他盯着林瑶,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他精心推动的逮捕动议,在这座由数据和逻辑筑成的堡垒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

“当然,”林瑶合上电脑,补充了最后一句,目光第一次明确地看向赵天龙,带着一种纯粹的、学术性的锐利,“我的报告仅证明凌辰不具备直接实施攻击的生理条件。至于物证上为何会出现他的生物信息,以及系统日志的异常,这涉及到其他领域的调查,不在我的专业范畴内。但我相信,委员会不会忽略这些明显的、需要进一步探究的矛盾点。”

她这番话,轻描淡写地将矛头引回了那些伪造的证据本身,暗示着背后可能存在更复杂的阴谋。

王铁山在旁听席上,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凌辰看着身旁这个仿佛散发着理性光辉的女子,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悸动。【她不仅是在救我……她是在捍卫她所信仰的“真实”。】

最终,在铁一般的科学论证面前,赵天龙试图立即逮捕凌辰的动议,被委员会以“需进一步核实其他证据链”为由,暂时搁置。

听证会结束,人群陆续散去。赵天龙在经过林瑶身边时,脚步微微一顿,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冷冷地说:

“林法医,科学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过于执着于数据,可能会让人忽略……更大的局面。”

林瑶正在收拾设备,闻言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神清澈而坦然:

“赵副局长,在我的认知里,真相,就是最大的局面。”

赵天龙眼神一寒,不再多言,拂袖而去。

凌辰走到林瑶身边,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后只化作一句:“谢谢你,林法医。”

林瑶将最后一份资料放入包中,看向他,语气依旧平淡:“不用谢。我只是陈述了事实。”

但她微微加快的收拾动作,以及避开他直视目光的细微反应,似乎暗示着,这一次,她所坚持的“事实”,并不仅仅关乎冷冰冰的数据。

她为了这份报告,所付出的远超常规的努力,以及此刻彻底站在赵天龙对立面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她都清楚。但她依然选择了这么做。

这座“逻辑的圣殿”,不仅庇护了凌辰,也悄然映照出她内心某种超越纯粹理性的坚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