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星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现言脑洞小说,作者“三粒蝌蚪”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林晚星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0章,总字数90037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林家书房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结果如同无声的冲击波,迅速重塑了林家内部的权力格局。赵曼丽母女彻底偃旗息鼓。曾经在别墅里颐指气使的女主人,如今变得深居简出,脸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眼神中只剩下不甘与惶恐。…

《烽火燃星辰》精彩章节试读
林家书房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其结果如同无声的冲击波,迅速重塑了林家内部的权力格局。
赵曼丽母女彻底偃旗息鼓。曾经在别墅里颐指气使的女主人,如今变得深居简出,脸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眼神中只剩下不甘与惶恐。林倩倩更是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见到林晚星都绕着走,往日的骄纵跋扈消失得无影无踪。林建国对她们采取了冷处理,虽然没有离婚或驱逐那种极端手段(那会损害林家声誉),但经济上的限制和情感上的疏远,已让她们尝到了从云端跌落的滋味。
别墅里的佣人们都是人精,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他们对林晚星的态度,从最初的怜悯、好奇,到后来的敬畏,如今已变成了发自内心的恭敬,甚至带有一丝讨好。她的饮食起居被安排得更加妥帖,无人再敢有丝毫怠慢。
然而,林晚星对此毫不在意。这些浮华世界的势利眼,在她心中激不起半点波澜。林家于她,不过是一个暂时栖身、提供基本补给的“前线指挥部”,她的目光,早已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危机解除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自由。再也没有来自家族的明枪暗箭,没有阴阳怪气的嘲讽,没有无休止的干扰。她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备战高考和“光耀计划”的终极选拔。
“星火”小组,也因这次共渡难关而凝聚力空前。
秦爷爷的旧书店,这个小小的“根据地”,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热烈。挫败阴谋的胜利,不仅洗刷了冤屈,更极大地增强了小组的信心。他们证明了自己不仅有攀登知识高峰的能力,更有应对现实复杂挑战的智慧和勇气。
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
林晚星作为总指挥,制定了更为激进的学习计划。高考内容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挑战,他们的目标是在确保高考万无一失的前提下,提前深入大学课程,并为“光耀计划”可能涉及的领域做准备。
· 林晚星 的焦点更加集中。她在巩固数理化的同时,开始系统性地自学《空气动力学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科核心课程。她发现,自己前世那些关于战术、地形、武器运用的经验,与这些现代工程理论竟能产生奇妙的共鸣。她在思考飞行器设计时,会不自觉地带入战场侦察和突防的需求;在研究通信原理时,会联想到当年密码本传递和电台静默的纪律。这种独特的跨时空视角,让她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比常人更加深刻和具象。她还拉着周屿,开始尝试用简单的编程模拟一些物理过程,比如流体绕流、简单控制系统的响应等,将理论付诸实践。
· 沈望舒 的理论探索进入了更抽象的领域。她在林晚星的鼓励下,开始接触《量子力学概论》和《广义相对论初步》。那些颠覆常识的理论,让她如痴如醉。她不再满足于解题,而是开始思考时空的本质、物质的微观结构。她与林晚星的讨论,也从具体的题目,上升到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层面。林晚星带来的那种宏观、应用的视角,与沈望舒严谨、抽象的思维不断碰撞,彼此都感觉视野大开。沈望舒甚至开始尝试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和推演林晚星提出的一些基于军事经验的、关于复杂系统稳定性和效率的直观猜想。
· 周屿 则在技术和实践的道路上高歌猛进。NOI事件后,他对网络安全和系统底层原理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不再仅仅满足于编写算法,而是开始深入研究操作系统内核、编译原理,甚至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小型的工具软件和加密程序。他为小组搭建的内部知识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实现了智能检索、关联推荐和协同编辑功能。他还应林晚星的要求,开始搜集国内外顶尖大学、尤其是与国防科技相关专业的详细资料、课程设置和科研动态,为小组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情报支持。他的技术,真正成为了“星火”小组强大的助推器。
三人分工协作,效率惊人。常常是一个难题,林晚星从宏观和应用角度提出突破方向,沈望舒迅速进行理论建模和严谨推导,周屿则编写程序进行模拟验证或数据可视化。他们就像一个高度协同的研发小团队,而不仅仅是备考的学生。
影响力的悄然扩散。
“星火”小组的事迹,尤其是林晚星月考第一、竞赛满分、周屿NOI赛场自证清白等传奇经历,早已在南江省实验中学传开。他们这个小团体,不再是秘密,而是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符号,代表着极致的天赋、绝对的勤奋和强大的凝聚力。
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他们的激励和感召。以前对学习感到迷茫的同学,看到林晚星从“弃女”逆袭成“学神”,重新燃起了斗志;一些偏科的天才,看到周屿和沈望舒在“星火”小组中找到归属和价值,也开始渴望这样的平台;甚至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也会不经意地提到“星火”小组的学习方法和钻研精神。
一种积极向上的“星火效应”,开始在校园内悄然蔓延。虽然林晚星三人依旧保持低调,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但他们无形中已经成为许多同学心目中的榜样和精神领袖。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嫉妒者私下议论,说他们孤傲,搞小团体。但对于这些,林晚星等人根本无暇理会。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岂会在意路边的几声蛙鸣。
秦爷爷的传承与“光耀计划”的召唤。
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秦爷爷没有像往常一样催促他们早点休息,而是泡了一壶浓茶,示意三人坐下。
他摩挲着手中那个早已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搪瓷茶缸,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孩子们,看到你们现在这样,我……很高兴。”秦爷爷的声音苍老而缓慢,带着深深的感慨,“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在学习,不过学的不是数理化,是怎么看地图、怎么打枪、怎么在雪地里不冻掉脚指头……那时候,我们学习,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为了能让这个国家,不再受人欺负。”
他的话语很平淡,却蕴含着沉重如山的力量。林晚星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那些深埋的记忆碎片再次翻涌。周屿和沈望舒也收敛了神色,被老人话语中那份历史的厚重所震撼。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秦爷爷的目光扫过三个年轻人,眼中充满了希冀,“不用你们再去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了。但是,这个国家,还需要人守护,还需要变得更强大。战场,换了个样子。”
他拿起桌上那份“光耀计划”的简介,手指在那枚代表着国家力量的徽标上轻轻拂过。
“这个计划,我看过了。很好。”他看着林晚星,眼神深邃,“这或许就是你们这一代人,报效国家的方式。用你们脑子里的知识,去造更快的飞机,更准的卫星,更坚固的防线。”
林晚星迎着他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正是她心中所想,是她穿越时空后找到的新的使命。
“秦爷爷,您放心。”周屿难得地收起了嬉皮笑脸,认真地说道,“我们虽然不懂打仗,但我们可以用代码,用技术,让咱们的‘武器’更聪明!”
沈望舒也轻声而坚定地说:“我们会用理论和公式,去探索未知,夯实基础。”
秦爷爷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风干的菊花。他小心翼翼地从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盒子。打开红布,里面是一个略显陈旧的木盒。
他颤抖着手,打开木盒。里面并非什么金银珠宝,而是几枚已经褪色、却依旧庄严肃穆的奖章,一本边角磨损的笔记本,以及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是几个穿着破旧军装、面容稚嫩却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勾肩搭背地笑着,背景是苍茫的群山。秦爷爷指着中间一个眉宇间带着勃勃英气的年轻军人,声音哽咽:“这就是……陈星营长……牺牲的时候,比你们现在,也大不了几岁……”
林晚星的呼吸骤然一窒!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照片上那张年轻、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与她脑海中那个于炮火中屹立、最终扑向手榴弹的身影,缓缓重叠……
她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目光落在那些奖章和笔记本上。
“这些东西,跟我一辈子了。”秦爷爷轻轻抚摸着它们,如同抚摸着最珍贵的宝物,“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们。不是要你们把它供起来,是要你们记住,你们今天能安心坐在这里读书,是无数像陈营长这样的年轻人,用命换来的!”
他将木盒推向林晚星。
林晚星站起身,双手郑重地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木盒。这不仅仅是一些遗物,更是一份跨越了九十年的寄托与传承。
“我们,不会忘记。”林晚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誓言。
周屿和沈望舒也肃然起身,目光坚定。
这一刻,三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与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建立起了一种深刻而神圣的连接。他们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个人前途或自由,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好了,不说这些了。”秦爷爷抹了抹眼角,换上轻松的语气,“‘光耀计划’的选拔快到了吧?你们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这把老骨头帮忙的?”
林晚星将木盒小心收好,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只等选拔开始。”
她的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场即将到来的、汇聚了全国顶尖少年天才的终极较量。
“星火”已聚,只待东风。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为“光耀计划”摩拳擦掌之时,一场针对这个计划本身、乃至针对林晚星未来的更大风波,正在悄然酝酿。林建国在见识到林晚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那份与年龄不符的狠厉果决后,心中的算盘,又开始重新拨动起来……
小说《烽火燃星辰》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