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与他终于七年冬》中的江辰林晚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社会伦理类型的小说被小蛋挞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与他终于七年冬》小说以17287字完结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与他终于七年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在晓晓锲而不舍的追问下,我冲了两杯热可可,在书店角落的旧沙发里坐下,给她讲起了我和江辰的故事。
我认识的江辰的时候,他还不是什么文坛骄子。
只是巷子深处那个沉默寡言、衣衫破旧的少年。
父母早逝,跟着脾气暴躁的叔叔生活,动辄得咎。
南方的冬天,湿冷入骨。
江辰就穿着一件磨得发白的旧外套,坐在家门外冰凉的青石台阶上,对着空无一人的巷子发呆。
我看他可怜,把他拉进了我家开的小书店。
店里暖气开得足,还有满屋子的书香。
妈妈心善,给他倒了热水,还留他吃了晚饭。
就是在那个堆满书籍的傍晚,爸爸无意间发现了他藏在作业本背后的诗稿,惊为天人。
从此,江辰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他十六岁拿下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十八岁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轰动文坛。
二十岁不到,作品就被收录进中学课外读本。
当年那个对他不闻不问的叔叔,腆着脸找来,想分一杯羹。
他却在我家那间小小的书店里,对着我爸妈,深深地鞠了一躬。
“叔叔,阿姨,这里的书和温暖,救了我的命。”
“从你们让我进门的那天起,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会努力,绝不会让你们失望,也会…好好照顾林晚。”
从此,江辰一路高歌猛进,却始终记得那个小小的书店。
他的第一笔巨额稿费,给书店换了新的空调和书架。
他被名校破格录取时,坚持要求学校图书馆采购我家书店的书籍,作为“地方文化支持”。
我担心自己一个普通女孩,跟不上他愈发耀眼的光芒。
可江辰却捧着我的脸,眼神灼灼,如同他笔下的星辰。
“林晚,那年冬天,要不是你拉我进书店,我可能早就冻死,或者烂死在那条巷子里了。”
“是你给了我一个世界。”
“无论我将来能走多远,这个世界的光,永远是你点亮的。我绝不会丢下你。”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执拗得可怕。
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写作时是这样。
爱我时是这样。
后来……厌弃我时,也是这样。
“厌弃?” 听到这里,晓晓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你们是彼此的救赎啊!这么多年的感情,他怎么会……”
我摇摇头,喝了口微凉的可可。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他声名最盛的那几年。
江辰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学创作。
他开始沉迷于“观察”和“塑造”真实的“人物原型”。
他说,他要从最质朴的土壤里,挖掘人性的光辉。
他不去名流酒会,不参与文人沙龙。
反而一头扎进了城郊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做起了义工。
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白小雅。
一个在食堂帮忙打饭、洗餐盘的临时工。
十九岁,皮肤黝黑,手指粗糙,但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江辰被这双眼睛打动了。
他说,他在白小雅身上,看到了“未被文明驯服的野性”和“生命最原始的张力”。
他开始资助她读书,教她识字,带她看画展,听音乐会。
他把这当成一项伟大的“人性实验”,一个绝佳的创作素材。
他兴高采烈地对我描述:
“晚晚,你看,她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我要亲手打磨她,看着她绽放光芒!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首最动人的诗!”
我听不懂他这些充满优越感的论调。
人就是人,为什么要被当成作品来“打磨”?
一旁安静擦拭桌子的白小雅却猛地抬起头,眼神炽热地看向江辰。
“江老师说得对!我也想变得更好,像书里的人那样……”
“我命不好,但我能吃苦!只要江老师肯教我,我什么都愿意学!”
在那个飘着油墨香和饭菜香的秋天。
两人就此结缘。
因为那场“塑造”。
也因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