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岑碑前的千年回眸》这本历史古代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常国兴是狼外婆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孟小妖裴岑。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裴岑碑前的千年回眸》小说已经写了166285字,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3章。主要讲述了:七匹健马踏破初春的寂寥,向西而行。马蹄溅起尚未完全解冻的泥土和残雪,身后留下一串串纷乱的印记。广袤的草原依旧被大片斑驳的积雪覆盖,枯黄的草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尔能看到几只落单的驯鹿,警惕地昂起头,随…

《裴岑碑前的千年回眸》精彩章节试读
七匹健马踏破初春的寂寥,向西而行。马蹄溅起尚未完全解冻的泥土和残雪,身后留下一串串纷乱的印记。广袤的草原依旧被大片斑驳的积雪覆盖,枯黄的草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尔能看到几只落单的驯鹿,警惕地昂起头,随即飞快地隐入远处枯黄的草浪中。更有几只干瘦的野兔,在裸露的地皮上焦急地寻觅着稀少的草根,听到马蹄声便惊慌失措地蹦跳开去。寒风如同冰冷的刀子,呼呼地刮过旷野,卷起地上的雪沫和沙尘,拍打在人和马的身上,一派苍凉萧瑟。
行至巍峨的乌鞘岭山脚,裴岑勒住缰绳,抬手示意众人停下。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的地形,只见此地地势略高,恰好处于山坳之中,背风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山脚下,还有一条尚未完全封冻的细小溪流,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
“下马休整。”裴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的命令简洁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众人闻令,纷纷翻身下马,一时间,马蹄声响彻山谷。由于长时间的骑行,众人的腿脚都有些僵硬,下马时甚至有些踉跄。
裴岑跳下马背,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转身对众人说道:“先给马匹卸下鞍鞯,喂上豆料和草秸,再牵到溪边饮水。一炷香后出发。”他的话语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众人对他的指挥早已习惯,无需多言,便各自忙碌起来。
有人迅速解开马背上的鞍鞯,将其放在一旁;有人则从行囊中取出豆料和草秸;还有人牵着马匹来到溪边,让它们尽情饮水。一时间,溪边热闹非凡,人与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待马匹都安顿好后,众人也开始照顾自己。他们各自找了块背风的大石,或坐或立,从行囊中掏出冰冷的硬面饼子和肉脯,就着皮囊里的冷水,艰难地咀嚼着。这些食物虽然简单,但在这荒郊野外,却是他们补充体力的唯一来源。
“哗啦啦——”一阵水声响起。只见张敢解开裤腰带,对着枯草丛就是一通酣畅淋漓的宣泄,还得意地左右张望,似乎想找谁比试一下“射程”。
嘿,这泡尿憋了一路了!舒坦!不知道胡二狗那小子……
胡二狗解着裤子,见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低声骂了句:“粗胚!”转过身去,懒得理会。跟这浑人计较什么,留神脚下是真,别踩了自己人的水洼。
另一边的万全,默默地系好裤带,却没有立刻回到人群中。他靠在一块岩石后,避着风,又从怀里摸出那几根磨得光滑的草绳,手指飞快而灵巧地在指间穿梭摩挲,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的山脊线,不知在计算或推演着什么。风向变了……云层聚而不散,山上有大雪。这路,不好走。
林朋则早已默默走开很远,独自一人面对着一片空旷地方便,左手始终习惯性地按在腰间——虽然环首刀此刻挂在马鞍旁。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山峦和枯树林,如同警惕的头狼。太安静了……乌鞘岭,可是马贼和匈奴游骑都喜欢钻的地方。
裴岑将众人的举动尽收眼底,喝下一口水,润了润被风吹得干裂的嘴唇,沉声道:“休整完毕,即刻出发!乌鞘岭地势险要,天气莫测,不宜久留。翻过此山,抵达张掖郡内的西城驿,再让大家好好吃顿热食!”
一行人再次上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径向上攀登。路越来越窄,仅容一马通过。一侧是陡峭的岩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云雾缭绕的山涧。马蹄踩在碎石上,不断有松动的石块哗啦啦滚落,坠入深渊,久久听不到回音,令人心悸。
越往上爬,天色越发阴沉,凛冽的山风逐渐变成了夹杂着雪粒的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马匹也不安地打着响鼻。大雪终于铺天盖地地落下,能见度急剧下降,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只能依靠模糊的山径和前方同伴模糊的背影艰难前行。严寒刺骨,呵气成冰。
妈的,这鬼天气! 张敢把身上的皮袄裹得更紧,胖脸上沾满了雪花。 小心,左边有落石!胡二狗眯着眼,努力分辨着风中的异响,不时出声提醒。 林朋沉默地控着马,尽量走在靠山壁的一侧,为后面的同伴挡住部分风雪和险峻的视角,左手时不时下意识地虚握一下。这路,若遇袭,唯有死战。 万全伏低身体,减少风阻,嘴唇微微翕动,似乎在默念着什么。雪深一尺七寸,风向西北转正西,三个时辰内不会停……
当一行人终于挣扎着爬过垭口,开始下坡时,仿佛穿越了两个世界。身后的风雪依旧肆虐,而身前,乌云渐散,午后惨淡的阳光竟然挣扎着透出云层,洒在苍茫的大地上。虽然依旧寒冷,但比起山那边的暴雪,已是天壤之别。所有人都长长舒了一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恍惚。
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张掖郡内的西城驿沙窝北古城驿站。这是一座依托古老烽燧和残破小城建立的驿站,土墙厚重,充满了边塞的粗犷气息。
入住后,裴岑下令:“所有人,换上备好的平民常服。我们此行是探查,非是征战,勿要引人注目。”
众人领到的是一套东汉边塞平民常见的冬季装束:内外两层的缊袍(乱麻絮填充的袍子),外罩一件厚实的、未经染色的本色羊皮袄或狗皮袄,用粗布绳在腰间一系。下身穿厚实的絮棉袴(裤),脚踩牛皮或羊皮缝制的、里面塞满乌拉草的靴子。头上则戴着遮耳护颈的毡帽或皮帽。换上这身打扮后,一行人看起来就像是常见的行商或结伴出远门的平民,只是眉宇间的彪悍和携带的“货物”(用布包裹的兵器)隐隐透出不寻常。
晚饭是热腾腾的羊肉汤和烤饼,香气扑鼻。裴岑严令:“不得饮酒,以免误事。”
张敢看着别人碗里清澈的热水,又嗅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肚里的酒虫被勾得蠢蠢欲动。呸!不让喝酒,嘴里能淡出个鸟来!老子偏不信这个邪! 他趁人不注意,偷偷溜到驿站后院,用几枚铜钱从一个驿卒那里换来一小皮囊劣质的浊酒,偷偷把自己水囊里的水换掉了。喝上一口,辣喉烧心,他却觉得畅快无比。
休整一夜后,队伍再次出发。进入敦煌郡境内后,地貌愈发荒凉。戈壁滩一望无际,只有耐旱的骆驼刺和红柳丛零星点缀。一行人在鱼离置简单打了尖(吃了点东西),喂了马,便毫不停留,直奔此行的最后一个大型驿站——龙勒置。
昼夜兼程,风餐露宿。算起来,离开武威郡已有七日。
小说《裴岑碑前的千年回眸》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