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黄土地上的星辰这本小说在哪里可以看?哪里有免费试读章节?

强烈推荐一本都市种田小说——《黄土地上的星辰》!由知名作家“海天一色丽人行”创作,以李少安王巧莲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1章,162905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那场倒春寒来得猝不及防。前一天还是暖阳高照,苹果花在枝头攒着劲儿地开,第二天就刮起了西北风,夹着冰粒砸在花瓣上,噼啪作响。巧莲凌晨就爬起来,带着工人在果园里燃柴熏烟——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能驱散寒气…

黄土地上的星辰这本小说在哪里可以看?哪里有免费试读章节?

《黄土地上的星辰》精彩章节试读

那场倒春寒来得猝不及防。前一天还是暖阳高照,苹果花在枝头攒着劲儿地开,第二天就刮起了西北风,夹着冰粒砸在花瓣上,噼啪作响。巧莲凌晨就爬起来,带着工人在果园里燃柴熏烟——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能驱散寒气,保住花芽。

少安在砖窑刚开完早会,听说果园受了冻,心里咯噔一下。他脱下工装外套往果园跑,路上碰见二柱子骑着电动车赶来,脸冻得通红:“少安哥,不好了!好几片苹果花被冻蔫了,怕是要减产!”

果园里一片忙碌。柴草堆在果树间燃着,青烟缭绕,像给果园罩了层纱。巧莲正指挥工人给果树套塑料袋,手指冻得发紫,却没停下来喘口气。“套上能挡点风,兴许还能保住些。”她看见少安,眼里的红血丝看得清清楚楚。

少安没说话,抓起一卷塑料袋就往树上套。冰粒打在脸上生疼,他却觉得心口更疼——这果园是巧莲的心血,每年开花结果时,她比谁都上心,如今遭了灾,她心里的滋味,比冰粒还凉。

向阳和林溪也赶来了。他们刚从县城做品牌推广回来,听说果园受了冻,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抢救队伍。“爸,妈,我们联系了农业大学的教授,他们说这种情况可以喷点防冻剂,能减少损失。”向阳一边套袋一边说,手机还夹在肩膀上,正跟教授沟通具体配方。

忙活了一上午,风终于小了。少安摘下手套,手心全是汗,冻得发僵。他看着那些套着塑料袋的果树,心里沉甸甸的——就算保住一半花,今年的苹果产量也得减半,加工厂的原料怕是要紧张了。

“别太往心里去,”少安拍了拍巧莲的肩膀,“天灾人祸难免,咱想办法补。实在不行,就从外地调点苹果,不能让加工厂停了。”

巧莲点点头,眼圈却红了:“我就是心疼这些树,跟养孩子似的,看着它们遭罪,心里不是滋味。”

这场倒春寒,成了双水村那年春天的一道坎。苹果减产已成定局,加工厂的订单却不能停,少安只好让少平去周边县市联系果农,高价收购苹果,勉强维持生产。砖窑那边也不轻松,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订单量比去年少了三成,二柱子整天愁眉苦脸的,头发都白了几根。

“少安哥,要不咱降价吧?薄利多销,总比闲着强。”二柱子在办公室里打转,烟抽了一根又一根。

“不能降。”少安摇摇头,“咱的砖质量在这儿,降价就是砸牌子。宁可少接单,也要保证质量,这是刘师傅教我的,不能忘。”

“可工人工资、原材料钱,每天都得花啊。”二柱子急得直搓手。

少安沉默了。他知道二柱子说的是实话,砖窑每天的开销像流水一样,再这么下去,怕是撑不过这个夏天。“我想想办法。”他说,心里却没底。

那天晚上,少安失眠了。他坐在院子里,看着砖窑的方向,那里还亮着灯,是少平带着技术员在加班,研究新的砖配方。巧莲端来杯热茶,坐在他身边:“要不,把我那农家乐抵押了,贷点款周转?”

少安握住她的手:“不行,那是你的心血,我不能动。实在不行,就先停一条生产线,裁点人,等市场好了再说。”

“不能裁人!”巧莲急了,“这些工人都是村里的,一家老小指着这份工资过活,裁了他们,咱良心不安。”

少安叹了口气。他知道巧莲说得对,可眼下这局面,该咋办?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向阳和林溪从网上看到,现在很多城市在搞“旧物改造”,用老砖、旧瓦做装饰,很受欢迎。“爸,咱砖窑不是有很多以前烧的老砖吗?样式古朴,肯定受城里人喜欢。”向阳眼睛一亮,“咱可以搞个‘双水村老砖文创’,网上卖,肯定能火!”

少安觉得这主意有点悬:“老砖能当文创?谁买啊?”

“肯定有人买!”林溪拿出手机,翻出一些图片,“你看,这些老砖拼的背景墙、做的花盆,多有味道。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有年代感、有故事的东西。”

少平也觉得可行:“我查了,这叫‘怀旧消费’,市场潜力不小。咱可以把老砖清洗、打磨一下,配上双水村的故事,包装成文创产品,线上线下一起卖。”

说干就干。向阳和林溪负责设计包装,给每块老砖都配上一张卡片,写上砖窑的历史、烧砖人的故事;少平联系了文创平台,开通了“双水村老砖”网店;少安和二柱子则带着工人筛选老砖,清洗、打磨,忙得热火朝天。

第一批老砖文创产品上线那天,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没想到,不到半天就卖出了一百多块,订单还在不断增加。有买去做装饰的,有买去收藏的,还有学校、博物馆来批量订购,说要用来做“乡村记忆”展览。

“火了!真火了!”向阳盯着后台数据,激动得跳起来,“爸,你看,这还有人留言说想来双水村看看,想亲手烧块砖呢!”

少安看着那些订单,心里又惊又喜。他没想到,这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砖,竟然能焕发新生,还成了宣传双水村的名片。“这年轻人的脑子,就是活!”他笑着说,眼里的愁云一扫而空。

老砖文创火了之后,向阳和林溪又乘胜追击,推出了“亲手烧砖体验营”。城里人可以来砖窑,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坯、入窑、出窑,体验烧砖的乐趣,还能把自己烧的砖带回家做纪念。

体验营一开就爆满,周末的砖窑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城里来的大人孩子,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学得有模有样。有个小姑娘烧出一块歪歪扭扭的砖,却宝贝得不得了,说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砖”。

“这不仅能挣钱,还能宣传咱双水村,让更多人知道咱的砖窑文化。”少平笑着说,“哥,你看,这就是‘文化赋能’,老产业也能玩出新花样。”

少安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时代在变,做事的法子也得变,但骨子里的东西不能变——那就是实在、用心、不服输。

果园那边,虽然产量减了,但巧莲也想出了新点子。她把剩下的苹果做成了高端定制礼盒,每个苹果上都印着“双水村”的字样和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苹果的生长过程、施肥记录,成了“可追溯的放心果”。价格虽然比普通苹果贵了一倍,却很受欢迎,还成了不少单位的福利采购首选。

“咱的苹果虽然少了,但质量更好了,名气也更大了。”巧莲给少安看销售报表,“这叫‘提质减量’,效益反倒比往年还好。”

少安看着巧莲,她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动人。他知道,这场倒春寒虽然带来了损失,却也逼着他们求新求变,让双水村的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夏天来临的时候,双水村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向阳和林溪结婚了。他们的婚礼办得别开生面,就在砖窑和果园之间的空地上,用老砖搭了舞台,用苹果枝做了装饰,来宾们坐的椅子,都是用老砖文创剩下的边角料做的。

婚礼上,向阳牵着林溪的手,对着全村人说:“我和林溪选择回双水村,不是一时冲动,是因为我们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爱这里的砖窑和果园。我们会像父辈一样,用心守护双水村,让它越来越好,让更多人知道,乡村也能有精彩的人生,也能实现梦想!”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少安看着儿子和儿媳,眼眶突然湿了。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艰辛,想起巧莲的陪伴,想起刘师傅的教诲,想起田福堂的支持,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了上来。

婚礼的最后,少安和巧莲,向阳和林溪,还有少平,一起按下了新砖窑的点火按钮。熊熊的火焰升腾起来,映红了每个人的脸,也映红了双水村的天空。这火焰,像希望的火种,在双水村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秋天的时候,双水村的苹果加工厂推出了新产品——苹果酵素。用的是那些长得不太周正、卖不上价的“次果”,经过发酵做成健康饮品,不仅解决了“次果”浪费的问题,还附加值翻了几番,成了市场上的新宠。

“这叫‘全果利用’,一点都不浪费。”少平给少安解释,“教授说,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绿色、环保、高效。”

少安看着那些瓶装的苹果酵素,透亮的琥珀色,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心里充满了自豪。从最初的几亩坡地,到如今的产业链;从只会埋头苦干,到懂得创新发展,双水村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年底,双水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颁奖那天,少安作为代表去了北京。站在领奖台上,他看着台下的人群,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砖窑里挥汗如雨的自己,那个在田埂上徘徊犹豫的自己,那个在借粮路上低头不语的自己。

他知道,自己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他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他身后有巧莲的支持,有少平的智慧,有向阳的创新,有乡亲们的团结,更有这个越来越好的时代,给了像他这样的普通农民,做梦、追梦、圆梦的机会。

“我是农民李少安,”他对着话筒说,声音依旧朴实,却充满了力量,“我来自双水村。我们村有句话:黄土里能刨出金,平凡人能活出样。只要心里有光,脚下有路,肯干、敢干、会干,咱农民的日子,就会像这窑里的火,越来越旺,越来越红!”

台下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少安看着台下的镜头,仿佛看到了双水村的窑洞、砖窑、果园,看到了巧莲在果园里忙碌的身影,向阳和林溪在电脑前设计的专注,少平在实验室里研究的认真,还有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这些平凡的身影,这些普通的日子,构成了双水村最动人的画卷,也书写了中国乡村最朴实的传奇。

回到双水村那天,全村人都来迎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像过节一样热闹。田福堂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却坚持要来,他拉着少安的手,颤巍巍地说:“好啊,好啊,双水村有今天,我就是闭了眼,也能安心了。”

少安给田福堂鞠了一躬,又给在场的乡亲们鞠了一躬:“双水村的今天,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我相信,明天的双水村,会更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双水村的土地上。砖窑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白烟,果园的枝头挂满了红灯笼似的苹果,加工厂的机器发出轻微的轰鸣,文化活动中心里传来阵阵笑声……这平凡而又红火的景象,像一首悠扬的歌,在黄土高原上,久久回荡。

少安站在村口,看着这一切,心里平静而踏实。他知道,故事还没有结束,双水村的明天,还在继续。而他,会和巧莲一起,守着这片土地,看着孩子们成长,看着双水村变样,把这平凡的日子,过成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

小说《黄土地上的星辰》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