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双星照红尘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喜欢看双男主小说,一定不要错过at朱夏写的一本连载小说《双星照红尘》,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35807字,最新章节第15章,这本书的主角是李昀沈寒彻。主要讲述了:“朕会派人……好好查一查。”景和帝萧宸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早已波澜万丈的心湖里,激起了更深的漩涡。查?怎么查?派谁查?查多久?兄长远在岭南,生死悬于…

双星照红尘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双星照红尘》精彩章节试读

“朕会派人……好好查一查。”

景和帝萧宸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早已波澜万丈的心湖里,激起了更深的漩涡。

查?怎么查?派谁查?查多久?兄长远在岭南,生死悬于一线,每一刻都是煎熬!

那句“你的忠心,朕收下了”,更是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以何种方式落下。

我垂首肃立,掌心一片湿冷,只能强作镇定地应道:“陛下圣明,臣……叩谢天恩!”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艰难。

他不再言语,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我脸上,带着洞悉一切的穿透力,仿佛早已看穿我强压的焦灼。

那日之后,御书房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他依旧勤政,依旧睿智,依旧威严。

但偶尔,在批阅奏章的空隙,他会端起茶盏,目光却似有若无地扫过我侍立的方向。

那目光不再是纯粹的审视,似乎多了些别的、更复杂的东西。

有时,他会将一些涉及岭南风土民情或吏治的奏报,看似随意地推到我面前:“沈卿,看看这个。”

我屏息凝神,字斟句酌地分析利弊,条理清晰地陈述见解。

他听着,指尖在御案上轻轻叩击,不置可否,但那专注的眼神,却让我心跳失序。他是在考校我?

还是……在通过这些奏报,间接地向我透露岭南查案的进展?

那封押上我所有忠诚的奏疏,他再未提起。

那行神秘的朱批,也成了悬在我心头最大的谜。

那薄薄几页纸,仿佛蕴含着决定我兄长生死和我未来命运的所有秘密,却被锁在御案深处,触不可及。

等待的日子,在无声的焦灼中流淌。岭南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

我只能在每日入宫侍读时,从陛下偶尔提及的只言片语或那些特意递来的奏报中,捕捉着蛛丝马迹。

大约过了月余,一日午后,陛下正闭目养神,内侍总管轻手轻脚地进来,将一份密封的文书放在御案一角,低声道:“陛下,岭南密奏。”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份密封的文书。

陛下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明,没有丝毫倦意。

他拿起文书,拆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奏报,目光沉静地扫过。

御书房里静得落针可闻。

我只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陛下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副深不可测的模样。

终于,他放下了奏报,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抬眼看向我。

“沈卿。”

“臣在。”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岭南查实了。”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令兄沈砚,确系遭人构陷。当地官吏勾结,罗织罪名,意图置其于死地。”

轰——

巨大的狂喜瞬间冲垮了强撑的堤坝,几乎让我站立不稳!

兄长……清白了!

他真的清白了!

“陛下……”我眼眶发热,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唯有深深拜倒,“臣……臣代兄长叩谢陛下圣明!再造之恩,没齿难忘!”

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金砖上,那冷意却压不住心底翻涌的热流。

“至于构陷之人,”陛下的声音依旧平稳,却透着一丝冰冷的杀伐之气,“该查办的查办,该问罪的问罪,一个都不会放过。”

他没有提李崇明的名字,但那冷冽的语气,已足以说明一切。

“陛下圣断!”我再次叩首,心中巨石轰然落地,随即又被巨大的感激和后怕填满。

“起来吧。”陛下的声音似乎缓和了一丝,“令兄受此无妄之灾,朕……亦有失察之过。”

这近乎“认错”的言语,出自帝王之口,分量何其之重!

我慌忙道:“陛下言重!此皆奸人蒙蔽圣聪,陛下明察秋毫,还兄长清白,已是天恩浩荡!”

他看着我,目光在我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眼眶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淡淡道:“他性子刚烈,留在岭南终非长久之计。待此件事了,便召回京中吧。”

召回京中!

巨大的惊喜再次击中了我!

不仅洗刷了冤屈,还能回到京城!

这意味着兄长终于脱离了那瘴疠之地的苦楚,脱离了随时可能降临的构陷暗箭!

“陛下隆恩!臣……臣……”我激动得语无伦次,巨大的喜悦和感激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只能再次深深拜谢。

“不必谢了。”他打断我,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朕说过,你的‘忠心’,朕收下了。这,便是朕的回应。”

他顿了顿,目光落回那封岭南密奏上,意有所指,“沈卿,记住你奏疏里的话。”

余生尽忠,死而后已。

我心头凛然,所有的狂喜瞬间沉淀下来,化为一种沉甸甸的承诺。

“臣……谨记于心,此生必不负陛下信重!”

兄长的危机终于解除,笼罩在沈家上空的阴云似乎一朝散尽。

母亲喜极而泣,连日在佛前还愿。

府中的气氛也一扫之前的压抑,变得轻松明快起来。

压在心头最大的石头被移开,连带着在御前侍读的日子,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如履薄冰。

与陛下的相处,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他依旧会询问政见,但不再仅仅局限于经史典籍或地方奏报,偶尔也会问及我对朝中某些重臣的看法,或是某项新政推行的利弊。

我的回答也渐渐褪去了最初的拘谨和过度谨慎,尝试着更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他听着,有时会颔首赞同,有时会提出犀利的反问,那专注探讨的眼神,竟让我生出几分……知遇之感?

他让我读诗文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有时是前朝名篇,有时是他自己闲暇时所作。

他的诗风冷峻奇崛,字里行间却藏着一种难言的孤高与抱负。

当我清朗的声音在殿内流淌,描绘着他笔下那些雄浑的意象时,他会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眉宇间是难得的放松。

偶尔,当我读到某个精妙的句子或转折时,他会突然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我,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要将人吸进去。

一次,我正为他整理批阅好的奏章,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了他刚刚搁下的朱笔。

那笔杆上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我像被烫到般缩回手,他却恍若未觉,只是目光落在我的手上,忽然开口:“沈卿的字,是跟谁学的?”

我一怔,答道:“幼时家父亲授,后临摹前朝书圣碑帖。”

“清逸秀润,风骨内蕴,”他评价道,语气平淡,目光却带着一丝欣赏,“与你的人,倒有几分相似。”

我的心猛地一跳,脸颊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热,只能垂首道:“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这样细微的、近乎逾越的对话和注视,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累积。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如同藤蔓,在心底无声地蔓延缠绕。

我试图告诉自己,这是帝王对近臣的恩宠和信赖,但心底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不安地低语:不是的,这不一样。

日子似乎就这样朝着一个既安稳又暗流涌动的方向滑去。

直到数月后,一封关于兄长沈砚的、不大不小的麻烦,再次传到了京城。

这次倒不是什么构陷重罪,而是兄长在回京途中,于某州府暂歇时,路见当地一豪强欺凌弱女,愤然出手,将那豪强打伤,并当众斥责了当地官员包庇纵容之责。

那豪强颇有背景,与朝中某位宗室沾亲带故,便告到了京里,虽不敢直接攀扯陛下刚赦免召回的人,却也咬死了兄长“逞凶伤人”、“藐视地方”。

消息传到御前时,陛下正在批阅奏章。

我侍立一旁,听到内侍低声禀报,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奈和哭笑不得的熟悉感。

果然……兄长这性子,真是片刻也消停不得。

陛下听完,笔尖未停,只是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那速度快得如同错觉。他批完手中那份奏章,才慢条斯理地抬起头,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了然和……难以言喻的兴味。

“沈卿,”他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看来令兄这‘安分守己’的日子,过得颇为精彩。”

我脸上微热,带着几分无奈和歉意,躬身道:“臣兄鲁莽,又给陛下添麻烦了。臣……代兄请罪。”

“请罪?”他轻轻重复,尾音微扬。随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身体微微后靠,好整以暇地看着我,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此刻清晰地映照出我有些窘迫的身影。

一个带着明显戏谑和深意的问题,被他用一种近乎慵懒的语调抛了出来:

“沈卿,你这般为令兄奔波劳碌,屡次执笔陈情……可曾想过……为自己求些什么?”

小说《双星照红尘》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