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它的主角是朱高燨朱棣,主要讲述了:“算了,回去吧!”不知沉默了多久,朱棣突然有些意兴阑珊的开了口。众人闻此,都是一阵错愕,于谦则是问道:“贵人此言何意?是不欲再去府衙了么?”而他一问,却见朱棣抬起头看向于谦,指向了前方百姓道:“如何再…
“算了,回去吧!”不知沉默了多久,朱棣突然有些意兴阑珊的开了口。
众人闻此,都是一阵错愕,于谦则是问道:“贵人此言何意?是不欲再去府衙了么?”
而他一问,却见朱棣抬起头看向于谦,指向了前方百姓道:“如何再往?彼等,吾羞见之!”
彼等,吾羞见之,简简单单六个字,已经将朱棣此时的心态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已经不想去探寻什么真相了,只想赶紧逃脱这个让他不适的地方。
之前,他一心想要来问知府刘铭的罪,想知道这一个他亲自任命琼州知府到底在干什么。
可现在,他却害怕一不小心见到了刘铭,因为他不知道该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个琼州知府。
是怪对方怠政?还是慰劳这个老伙计的辛苦?似乎这两种态度都不太合适。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亲自前往呢?更何况,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穿过这些难民聚集的街道。
尽管街边这些难民不认识他,但他看到这些难民的凄苦,心里面难受。
可以说,琼州的繁华景象,让他甘之若饴,大明的底层真相,却让他寸步难行,他光是前往府衙的勇气都没有!
“爷爷!”朱瞻基看到了朱棣如此,顿时上前扶住朱棣,金豆子朱高煦见之,也上前扶住了朱棣的另一只手。
朱棣看着二人如此,想要训斥一番,可话到嘴边,却化作了微微一叹道:“走吧,扶咱出城!”
二者闻言,便慢慢扶着朱棣朝着城外行去,其他三人见状,也忙随之跟上。
唯有于谦看着众人的背影,又回身看了看那些来自两广的难民,叹息一阵之后,也跟了上去。
众人就这样行出了琼山县城,就像那些出走的百姓,没有一丝的留恋。
直到重新回到车边,于谦方才在度询问道:“诸位可还有何想去之处,还是说诸位需要先回招待所休息一日?”
说着这话,他的目光自是看着神色有些萎靡的朱棣,显然朱棣的状况并不是那么乐观!
“自然是先回城内了!”朱高煦沉声道:“老爷子都成这样了,还逛个甚么!”
“那在下便安排回城了!”于谦也不二话,直接便要吩咐车夫回城,可朱棣却开口道:“慢着!”
只见他有气无力朝着东南方向一指道:“那边绿油油的,可是庄稼不成?”
众人随着他所指方向看去,只见远处丘陵之下确实绿茵茵一片,虽不知是什么,但长势喜人。
于谦见之,点了点头道:“正是,那些地有些属于王府,有些却是当地居民所有!”
“去看看罢!”朱棣挥了挥手,随后又对于谦道:“于詹事上来同坐,若有不懂的,老夫还得问你!”
众人见朱棣还要与于谦同坐,自然都是心中暗惊,在他们看来,这于谦就是个煞星,嘴上没个把门的。
昨天还好,今天一来,就把朱棣搞破防了两次!真不知是故意还是无心,但无论如何是不能再让朱棣与之同坐了。
当下侯显便上前道:“老爷,您身体不适,不若就让老奴随行如何?”
朱瞻基也是在旁鼓动道:“爷爷,不如先休息会儿,待车马行至,再让詹事讲解不迟!”
“怎么?现在又到你们做主了?”朱棣闻此言,顿时不悦道:“若是不愿在此,自去后车呆着,哪里又要你们服侍了?”
他这么一说,二人便不敢再言,于谦则是静静看着众人,目光中满是欣赏的看着这位陛下。
其实就如众人所想,他刚才的一切举动都是故意的,因他已经收到了琼王来信,信上让他不加阻拦,老爷子想去哪就去哪儿。
以他对朱高燨的了解来说,朱高燨这多半是准备摊牌了,不再加以任何掩饰。
而朱高燨准备摊牌,又没下令让他限制老爷子的举动,那就说明这位琼王并不准备和朝廷翻脸。
但他知道,无论朱高燨如何反应,朱棣都不会让琼州再继续独立发展下去。
所以等朱高燨到来,就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父子谈妥,朝廷和琼州协同发展,互相借力;一种便是父子决裂,琼州正式从大明脱出。
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而如果是后者,那他于谦便要面临选择了!
是选琼州?还是选朝廷?于谦选不出来,他是大明的子民,既不想背井离乡,也不想放弃琼州。
于是在综合考虑之后,他做出了决定,要让朱棣搞清楚一个问题,大明现在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和琼州合作,大明才可能脱出困局。
故而,他今天的言辞更加犀利,就是想看看这位永乐大帝面对惨淡现实的反应。
结果自然是不错的,至少皇帝看见这些景象,会为之动容,反倒是皇帝以下的官员接受不了现状。
这就代表当前大明要变革的最大阻碍,不是朱棣的态度,而是这些依附皇帝得到权利的朝廷官员。
自古以来变革不成,大多坏在这些人身上,于谦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现在他就是想看看,面对众人的阻碍,皇帝又是什么反应。
显然,朱棣再次过了关,面对众人阻碍,朱棣直接让众人滚一边去,如此强权,正可改天换地!
由是在朱棣呵斥二人之后,他便一步上前道:“即是贵人想叫在下随行,在下敢不应命?”
说罢,他便直接上前搀住了朱棣上车,朱棣见之,顺势便朝着车上爬去。
待朱棣上车之后,于谦又回头给了朱瞻基一个台阶道:“这位贵人,请吧!”
朱瞻基见他装和事佬,自然有些不喜,冷着脸也爬上了车,待众人上了车,于谦才对众人行了一礼,随之登上车驾。
张辅杨荣等人见了,也是无奈,纷纷回头上了后车,任由车辆开始前行。
但在众人上车之后,朱棣的面色忽然便冷了下来,直视于谦道:“于谦,你方才唤我什么?”
于谦一听,便知事情不对,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草民于谦,拜见陛下!”
如此变故,自让朱高煦和朱瞻基大惊,唯有朱棣神色不变道:“你是何时发现的?”
“昨日一上火车,在下便已经猜出了陛下身份,只不过没有佐证,不敢确认而已!”于谦实话实话,没有丝毫掩饰。
“一上火车你就发现了?”朱棣听着,便看也不看于谦,而是对着朱高煦与朱瞻基冷笑道:
“看到没有?尔等整日在朕面前显摆什么东西,生怕朕不知晓你们那点小心思。”
“如今这于詹事,才是真正的胸罗锦绣,光华自敛,若他不言,你们谁能发现倪端?”
“就怕来了这岛上看上一圈,什么也看不到,便被晃着回了京城,就这,你们还一天傻乐?”
二人听着此言,自是面上羞愧,随之神色又有些不善的看向了眼前的于谦。
于谦听着,头低得更低,声音诚恳道:“草民身犯欺君之罪,自知死罪难免,然则此事事出有因,还望陛下恕罪!”
朱棣见他一副恭敬模样,方才心中的不快顿时消去了不少,但仍是沉声道:
“你还知道你是欺君?既然已经猜到朕是何人,为何一路下来都不显露?”
“因是此为陛下之意,草民不敢违抗!”于谦伏着身子,一字一顿道:“陛下既然微服私访,定是想要看看琼州之貌,若草民多言,陛下定然不喜。”
“故此,草民甘愿欺君,也不敢冒犯天颜,两罪相权,取其轻者,唯有欺君而已!”
他一说罢,朱瞻基便在一旁喝道:“于谦,你好大胆子!如此说来,欺君倒成了情有可原不成?”
于谦闻言并未回话,朱棣却是再度冷笑道:“他何止胆子大,口口声声冒犯天颜罪大,结果不止欺君,方才又何曾没有冒犯天颜?”
但说到此处,他又是话锋一转道:“不过,汝虽无父无君,朕却不是那等不明事理之人。”
“你说的没错,朕确实是微服私访,不愿显露身份,这一点,你做的很好!”
“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借着此事上谏,真以为不知道你刚才是在拐弯抹角的骂朕?”
“左一个朝廷税赋过重,右一个苛政猛如虎,你不就是想告诉朕,朕花钱花的太多,理民不如老四那混小子?”
“草民不敢!”见朱棣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饶是于谦也吓得够呛,忙道:
“草民所以劝谏,实在是为我大明江山着想,因是我大明开创极难,周边强敌环伺,如今上下贪墨横行,彼等欺上瞒下,无恶不作。”
“草民不忍见陛下被彼等欺瞒,这才冒死进谏,若是陛下因此怪罪,草民甘愿立死于此!”
而他一说罢,朱棣却笑了起来:“好啊好啊,文死谏,武死战,你这是用死威胁于朕,岂不知大明有律,欺君之罪,可诛九族?”
这阴晴不定的接连敲打,直接让于谦吓得冷汗涔涔,忙道:“草民万死!”
不过他这副诚恳认罪的态度,反倒让朱棣越发解气,当即道:“不过你说的也不错,彼等确实有欺上瞒下之举!真不知道老大与内阁是干什么吃的!”
他的话语陡然一重,吓得朱瞻基心中一跳,急忙也跪了下来道:“孙臣有罪!”
朱高煦则是看的一喜,他属实没想到,这个事情居然还能牵扯到他大哥!
然则他刚面露喜色,朱棣就扭过头骂道:“笑?笑个甚么?你也不是好东西!给我跪下!”
朱高煦见状顿时一蒙道:“爹啊,孩儿又怎么了,为啥要跪啊?”
“跪不跪?”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煦便是双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一时间整个车上除了朱棣,倒是跪倒了三个,于谦正等着发落呢,却见朱棣慢慢闭上了眼睛,仿佛在闭目养神。
小说《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