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背着前夫,和他兄弟领证亲到红温》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饭困了”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乔愿清段淮声,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背着前夫,和他兄弟领证亲到红温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刘老太气急指着何莞舒就骂:“你个扫把星教出来的都是些个什么儿女,一个两个都没大没小。”
王翠云掏着米起哄:“就是,哪有小辈跟着瞎胡闹的,再说愿清那工作也是人家小顾给的,现在你们掰了工作给你堂弟怎么了?”
闻言,乔愿清也没说工作辞了的事要不然准哭爹喊娘的肉疼,说不准还会找上顾知年大言不惭道:“愿清不识好歹不珍惜这工作,我们要然后就叽里咕噜一顿说……”
左右他们是没脸没皮习惯了。
乔愿清把何莞舒也拉到身后,先是掀了刘老太眼前的桌子:“我爸是为国捐躯而亡,奶奶这么辱骂烈士遗孀是想被拉去劳改吗?”
而后抢过王翠云掏米的盆往她脸上一泼,盆直接扣她头顶上:“还有你三伯母,三叔的工作要不是厂里看在我爸是烈士的份上早丢了。”
“这些年你们老屋吃尽了我爸死后带来的照拂死活不肯分家,可你们呢?你们是怎么对他的妻子和儿女的?”
这一番动静闹的别说同在一个大杂院的邻居都听清楚了,更别说躲在屋里其他的乔家人。
却没人有脸从屋子里出来,怂死了。
刘老太梗着脖子嘴硬:“他是我儿子,我……”
“你配吗?当初闹饥荒是我爸为了给家里省粮参了军,用军贴养活了你们才没让一家老小饿死。”乔愿清冷笑。
朝刘老太太讽刺道:“我也不图你念着我爸的好,就说说我妈这些年敬的孝吧,她工资是老屋里最多的,分给我们家的粮食却是最少的,现在我们姐弟仨人都长大了总不能还想压榨着我妈上交工资,这分家的事必须得提上日程,要不然我就去公社闹到时候靠我爸名声得来的好处一个都别想要,尤其是三叔的工作我第一个就搅黄他的。”
刘老太气得浑身发抖,被抓住了命脉,她一时说不出辩驳的话来。
王翠云也被泼得满脸是高梁米,狼狈不堪,刚想开口骂,却又被乔愿清塞了个脏抹布。
这时,一直躲在屋里的乔老爷子走了出来,打着圆场:“都别吵了,一家人有话好好说。”
乔老爷子平日不管事,就是个甩手掌柜。
乔愿清同样没给他好脸色,这种美美隐身的人最恶心。
“爷爷这些年你有能力制止奶奶却还是纵容着她欺负我妈,您有脸说这种话吗?”
这孙女今天是吃枪药了不成?见谁怼谁,偏偏又直击要害。
乔老爷子被说得有些尴尬,嗫嚅着:“这……要不回头我和你奶奶商量商量,这家也不是说分就能分的对吧。”
乔愿清双手抱胸:“那也行,给你们三天时间商量,三天后必须给我个答复,否则,就别怪我把事情闹大,想用孝道压着我妈先让所有人都看看你们是怎么对待烈士家属的,看谁没脸没皮!”
说完,乔愿清拉着母亲和弟弟出了屋,路过乔老爷子最喜爱的躺椅时给乔砚舟使了个眼色:“砸了它。”
闻言,乔砚舟二话不说的举起躺椅就往老屋大门摔去。
哎呦喂!乔老头看得肉疼直拍大腿,那可是他当宝贝躺的摇椅,现在被砸得缺胳膊少腿。
刘老太捧着胸口往地上一躺:“造孽啊,我当初是瞎了眼才同意老大娶了这么一个克夫的扫把星进门,可怜了我的儿啊……”
“娘!”王翠云拿下脏抹布抹了把脸哭喊:“大嫂也太过分了居然敢纵容姐弟俩耍横,您可不能着了他们的道,这个家不能分。”
躲在屋里的三房的一家这才出了屋,唯有二房只趴在门边听外面的动静。
她们二房三职工,是最巴不得分家。
可其中一份工作是花了大房的抚恤金才得来的,因此分家的事只能想着却不能明目张胆的说。
如今自然是希望大房越闹越凶,他们在背后捡漏。
可却只听乔老三嚷嚷道:“娘,翠云说得对我们不分,您是大嫂的婆婆她还能上天不成?”
他儿子乔子建也深知不能分,于是附和道:“就是,大伯母孝顺爷奶都是应该的,他们能告咱们也能告,您是长辈他们不能拿你怎么样。”
倒是乔双双绞着自己的麻花辫没吭声,只是望着乔愿清离开的背影出了神。
听着老伴最疼爱的幺儿一家,一个劲的撺掇。
乔老头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不知道对不起老大一家,可怎么办?
要怪就怪一大家子一个比一个没用。
二儿子和三儿子都窝囊,生下来的孙子孙女没一个争气的,就何莞舒工资高乔愿清也找了个高门虽然现在掰了但好歹还有工作。
这种情况他们不牢牢攀着,那老屋十几口人喝西北风去不成?
乔愿清仨人可不管老屋怎么想,回到家把门一关。
何莞舒才上下打量着自家闺女,欣慰的笑了:“你个小窜猴一窜起来,都能护着你妈了!”
乔砚舟从身后探出个头来:“妈,我也可以的。”
乔愿清没好气用胳膊肘杵了他一下:“毛毛躁躁的,以后没我准许哪凉快哪待着去。”
她看得清楚,若是刘老太真动手扇到了何莞舒,这丫的蠢弟弟准会没分寸。
乔砚舟不服气:“姐你这是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公平!”
“又想吃竹笋炒肉了是吧?”
姐弟俩互闹着,何莞舒转身想去做饭,瞥见框架上的东西,“愿清,这是?”
放在之前她娘家还是颇有些资产自然是见过世面的,这友谊商店的东西即便多年再见也能一眼认出,只是闺女没钱没券只可能是人家送的?
不会是吃回头草了吧?
可转念一想顾知年那妈也不是会准许她儿子给闺女送这么贵重东西的人。
看着何莞舒欲言又止,乔愿清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索性道:“淮声哥从部队回来了,他给我的。”
“真的?”何莞舒惊喜的同时又难免担忧道:“那他爸妈呢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听淮声哥说他们下放的村子人都挺好的没怎么为难段叔和孟姨。”
乔愿清知道她妈想知道什么,把上辈子知道的情况从段淮声的口中道出,好让何莞舒放心。
“那就好那就好。”何莞舒悬着的心放下,转而又道:“你这丫头怎么不领小段来家里吃个饭,还好意思收他这么贵重的东西。”
乔愿清:“……”
她小声嘀咕:“他自个眼巴巴塞我怀里的,还赖我了这男人几年不见还会耍心眼子了。”
何莞舒一愣:“什么?”
乔愿清打哈哈:“没什么啦妈,就是您闺女快被饿扁了,饿饿!”
何莞舒没好气睨了眼馋嘴的闺女。
叮嘱了几句让她下次见到段淮声时邀他来家里坐坐,见乔愿清嘴上应好,她才转身去厨房去帮早已进厨房和乔砚舟一起做晚饭。
乔愿清则是拿了盒进口巧克力,坐在书桌前提笔写稿,前几年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许多刊物和出版社的运作并不完全。
因此征稿活动也只有半个月一次,还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强调为“政治服务”
收集内容有长篇和短篇,她打算先投个短篇试试水,千字五元。
主题围绕着“阶级斗争”展开,乔愿清将脑海里的思绪记下打好草稿,中途还抽空吃了个饭。
随后又投身于写稿中用了一个半个小时才将3000字的稿子写完。
按省城日报的征稿报酬,她的3000字文章若是被采纳,能有15元的稿费。
一个月投稿两次的话,能有30元的收入。
和她在供销社上班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可惜的是,征稿活动半个月才有一次,而且审查极为严格,文章能否被采纳充满了不确定性。
还没有工作指标。
她默默腹诽着,也不知道有没有哪家报社能招工呢?
乔愿清把写好的稿子仔细收好,第二天提前了几分钟出门想去邮局寄稿。
没想到刚出门,又遇见了等在必经路的段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