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第3章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北京。

沉重的城门在震天的欢呼与绝望的哭喊交织声中,被巨大的攻城槌撞开。李自成的大顺军,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灌入这座曾经象征无上权力的帝都。甲胄碰撞的铿锵声、战马的嘶鸣、士兵的吼叫,瞬间淹没了外城最后零星的抵抗。街道两旁,一些胆大的百姓从门缝中窥视,眼神中混杂着恐惧、好奇和一丝麻木的期盼。

紫禁城的陷落,比预想的更快。午门被攻破时,宫内的抵抗微弱得可怜,仅存的侍卫和太监早已人心涣散。象征皇权的三大殿——皇极殿(太和殿)、中极殿(中和殿)、建极殿(保和殿),在晨曦微光中,第一次被沾满泥泞的农民军战靴踏足其上。殿内金碧辉煌的陈设,在闯入者眼中显得陌生而刺眼。

李自成在权将军刘宗敏、军师牛金星、制将军李过等大将的簇拥下,策马直入空旷的皇极殿。他仰头望着那高高在上、雕刻着蟠龙的金漆宝座,脸上混杂着胜利的狂喜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和陌生感。他翻身下马,一步步踏上丹陛,脚步在寂静的大殿中发出回响。最终,他转过身,坐上了那张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龙椅。触感冰凉而坚硬。

殿内残余的太监宫女早已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顺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殿外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骤然响起,震得殿顶的琉璃瓦嗡嗡作响。这声音穿过敞开的殿门,涌入殿内,充满了狂热的力量。

就在这时,一群身着明朝官服的人,在几名大顺军士兵的“护送”下,脚步匆匆、神色各异地涌入殿内。为首的是原兵部尚书张缙彦(他主动打开正阳门投降),身后跟着原大学士魏藻德、原成国公朱纯臣(开朝阳门投降)等一批勋贵大臣。他们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眼神却难掩惶恐与不安。

张缙彦率先扑倒在地,声音带着夸张的激动:“臣等恭迎新主!天命所归,大顺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身后的众人也纷纷跪倒,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陛下神威!扫清寰宇!”

“伪明无道,气数已尽!陛下乃真龙天子!”

“臣等愿效犬马之劳,辅佐新朝!”

李自成坐在龙椅上,俯视着阶下这群前朝重臣的丑态,嘴角咧开一个粗犷而略带嘲讽的笑容。他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开仓!放粮!犒赏三军!所有将士,皆有重赏!”他沉浸在巨大的胜利喜悦中,幻想着天下归心,新朝气象万千。

然而,当他离开喧嚣的大殿,在亲兵护卫下深入后宫探查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消失得无影无踪。

昔日富丽堂皇的宫室,此刻一片狼藉。精美的瓷器、玉器散落一地,或被砸碎,或被践踏成齑粉。华丽的帷幔被扯落,家具东倒西歪。更触目惊心的是那斑斑血迹和几具倒在血泊中的宫装女子尸体——那是被崇祯皇帝在绝望中逼令自尽或亲手杀死的后妃、公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和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李自成脸上的得意之色彻底褪去,眉头紧锁成川字,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恻隐。他环顾四周,看着这惨烈的景象,声音低沉,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他长长叹息一声,随即对紧随的亲兵头目下令:“传令下去!收殓这些宫眷遗体,寻上好棺椁,妥善安葬!都是些苦命人…”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还有…那些城破时殉国的前明官员将士,若寻得尸身,也好生安葬了吧。他们…也算是忠臣。”一旁的刘宗敏闻言,嘴角撇了撇,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但并未出声。

话音未落,一名小校急匆匆从一处偏殿方向跑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启禀陛下!在后宫一处偏殿角落,发现两名女子尚有气息!一人重伤,左臂已断,昏迷不醒;另一人伤势稍轻,但气息微弱,似有内伤。据几个幸存的宫人战战兢兢辨认,断臂者似是崇祯的长女坤兴公主(朱媺娖),另一人是袁贵妃!”

李自成闻言,精神一振,立刻吩咐:“速召太医!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救活她们!好生照料,不得有误!”他深知,若能救下崇祯的骨肉,不仅能彰显新朝仁德,更能安抚天下人心,尤其是那些尚在观望的前明旧臣。

然而,环顾这空旷而血腥的后宫,李自成心中升起更大的疑问和不安:崇祯皇帝本人呢?还有他传闻中的太子朱慈烺和另外两个皇子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此刻又在何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传令各营!”李自成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即刻搜遍全城!尤其是紫禁城内外、煤山一带,还有那些前明官员的府邸住处!务必找到崇祯皇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他的三个儿子,一并搜寻!不得有误!若有窝藏者,立斩不赦!”

中午时分,殿内残留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沉闷气息。破碎的宫灯、散落的奏章、翻倒的香炉,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混乱。李自成端坐在那张刚刚擦拭过、却依旧透着冰冷与陌生的龙椅上。殿外广场上,士兵们喧闹的庆贺声隐约传来,殿内却显得异常安静。几名亲信大将——权将军刘宗敏、军师牛金星、制将军李过等侍立阶下,神情各异,或兴奋,或疲惫,或带着一丝对新环境的茫然。投降的明朝勋贵大臣已被暂时打发离开。

李自成揉了揉眉心,试图驱散连日征战的疲惫和占据这座庞大宫殿带来的不真实感。他正欲开口询问城内秩序整顿情况,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亲兵统领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他面色凝重,快步上前,在御阶下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压抑的急促“禀陛下,末将已严加盘问今早俘获的东宫太监宫女数人。其中几人供述,昨日晚曾亲眼见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神色慌张地带着太子朱慈烺,急匆匆赶往乾清宫方向。随后不久,又有几名在乾清宫附近当值的宫女太监,在严刑拷问下吐露实情,称隐约听到崇祯皇帝与太子、王承恩等人急促的对话中,反复提及‘即刻南迁’、‘南京监国’等字眼!”

李自成闻言,猛地从龙椅上站起!眼中因疲惫而略显浑浊的光芒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东宫太监的目击!乾清宫侍从的供词!“即刻南迁”、“南京监国”!这些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瞬间被串联起来!原本略显松弛的身体瞬间绷紧!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崇祯的太子!”他几乎是咬着牙,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个令人不安的名字,右手下意识地紧握成拳,重重砸在坚硬的御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震得案上简陋的笔架一阵晃动,“定是那小崽子跑了!还有他的两个弟弟!”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一幅巨大的舆图,长江以南,南京城巍然矗立。那里盘踞着尚未归附的明朝残余势力,手握重兵的将领,以及那些满口“忠义”、“正统”、视朱明血脉为圭臬的江南士绅文臣。一股强烈的、足以动摇他新朝根基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

“快!”李自成厉声喝道,声音如同惊雷在空旷的大殿中炸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刘宗敏!李过!即刻点齐你们麾下最精锐的轻骑!一人双马!立刻出发!给朕往南边追!顺着官道,给朕仔细搜!沿途所有州县、驿站、渡口,严加盘查!可疑人等,一律扣留!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得有丝毫延误!”

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扫过阶下肃立的刘宗敏和李过。两人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凝重与急迫,立刻抱拳领命:“遵旨!”转身便欲大步出殿调兵。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低沉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对着两位大将的背影,更是对着殿内所有心腹:

“南边那群人,最认的就是他朱家的血脉!若让他们得了太子,奉为‘正统’,打着‘复国’的旗号纠集人马,与朕对抗…朕这刚刚坐稳的江山,岂能安稳?!此患不除,后患无穷!”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殿外南方灰蒙蒙的天空,语气斩钉截铁:

“追!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在太子抵达江南之前,把他给朕截住!无论生死,绝不能让朱明血脉成为南方抵抗的旗帜!”

刘宗敏和李过重重一抱拳,再无二话,转身疾步冲出大殿,铠甲铿锵作响。殿内,牛金星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李自成重新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扶手,眼神深邃。崇祯皇帝和皇子的下落不明,始终是悬在新朝头顶的一把利剑,也是天下人心浮动的一个巨大隐患。只有找到他们,无论是生是死,才能彻底终结前朝,稳固大顺的根基。李自成望着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份初登大宝的狂喜,已被这沉重的现实和未解的谜团冲淡了几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