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镇公务员的逆袭之路是一本备受好评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禅心独鹤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宁远沈若初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都市日常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小镇公务员的逆袭之路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沈若初离开后的第三天,宁远收到了省发改委的借调通知。他盯着那张盖着红头文件的纸,反复确认上面的名字确实是”宁远”二字。
“这…也太快了吧?”同宿舍的赵明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你小子行啊,不声不响就搭上了省里的线!”
宁远把通知折好放进口袋,心里五味杂陈。沈若初说过他可能会被推荐,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直接就是发改委这样的核心部门。
“只是短期借调,结业后还要回原单位的。”宁远尽量平静地说。
赵明拍拍他的肩膀:”得了吧,谁不知道这种跟班学习就是预备提拔?你小子要飞黄腾达了!”
宁远笑了笑没接话。他清楚,这种机会对普通基层公务员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而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块馅饼是不是因为沈若初的关系才掉到他头上的?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周为民教授叫住了宁远。
“小宁啊,借调通知收到了吧?”周教授笑眯眯地问。
宁远点点头:”收到了,谢谢教授推荐。”
“别谢我,是你自己的表现打动了评委组。”周教授意味深长地说,”特别是那篇关于政策梗阻的文章,连沈书记都称赞有见地。”
宁远心头一跳:”沈书记…真的这么说了?”
“当然。”周教授压低声音,”不过小宁啊,到了省里要更加谨言慎行。发改委不比乡镇,那里…”他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宁远的肩膀。
回到宿舍,宁远给沈若初发了条信息:”借调通知下来了,下周一到发改委报到。”
消息显示已读,但过了半小时才收到回复:”恭喜!我在下面调研,下周才回。报到找综合处李处长就行。”
简短的回复让宁远有些失落。他本想问问她父亲是否真的看过他的文章,又觉得这样太过刻意,最终只回了个”谢谢,注意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宁远全身心投入结业准备。他反复修改汇报材料,模拟答辩场景,甚至熬夜准备了可能会被问到的各种问题。他要证明,这个机会是他凭实力得来的。
结业汇报当天,省委组织部和党校领导坐满了会议室。宁远是第五个汇报的,当他站上讲台时,意外发现后排多了个熟悉的身影——沈国山不知何时悄然入座,正翻看着汇报材料。
宁远深吸一口气,稳住微微发抖的手。投影仪亮起,他的汇报题目出现在屏幕上:《基层视角下的政策执行梗阻与疏解路径——基于清溪镇的实证研究》。
“各位领导,我今天的汇报分为三部分…”宁远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有力。他结合清溪镇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政策从上到下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形、打折现象,并提出了建立”政策执行反馈回路”的具体建议。
“…最后,我认为好的政策不仅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畅通的基层执行。而联通这两者的,是对群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对基层干部的理解信任。我的汇报完毕,谢谢!”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答辩环节,几位评委的问题都很专业,宁远对答如流。最后一个问题来自后排:”宁远同志,你认为基层干部最需要上级给予的是什么?”
宁远看向提问者——是沈国山。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宁远感到一阵紧张,但很快镇定下来。
“回沈书记,基层干部最需要的是信任和容错空间。”宁远声音清晰,”现在很多工作问责太多、激励太少,导致基层干部不敢创新、不愿担当。如果上级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一刀切’的考核,基层的执行力会大大提高。”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这个问题答不好很容易变成抱怨,但宁远的回答既指出了问题,又保持了建设性态度。
沈国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
汇报结束后,宁远长舒一口气。他刚走出会议室,就被工作人员叫住:”宁远同志,请留步。沈书记想单独和你谈谈。”
宁远的心跳骤然加速。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一间小会议室,沈国山已经坐在那里,正在翻阅他的完整版结业论文。
“坐。”沈国山头也不抬地说。
宁远小心翼翼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房间里只有沈国山翻动纸页的声音,每一秒都像被拉长了一般难熬。
终于,沈国山合上论文,摘下老花镜:”文章写得不错,有数据、有案例、有思考。特别是关于’政策温度’那段,很到位。”
“谢谢沈书记。”宁远轻声说。
“知道我为什么见你吗?”沈国山突然问。
宁远手心冒汗,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因为…我是沈若初的朋友?”
沈国山笑了:”是,但不全是。”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若初从小就有主见,她欣赏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我今天来,是想亲眼看看这个让我女儿赞不绝口的年轻人到底怎么样。”
宁远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保持沉默。
“你的汇报我很满意。”沈国山转过身,”特别是最后那个回答——基层需要信任。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他停顿了一下,”不过,省里的工作环境和基层完全不同,你准备好了吗?”
宁远抬起头:”我会尽快适应,努力学习。”
“好。”沈国山点点头,”下周就去报到吧。记住,不管是谁推荐的机会,最终站稳脚跟靠的还是真本事。”
谈话结束,宁远走出会议室时,后背已经湿透。这次谈话像一场无声的考验,而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通过了。
结业典礼上,宁远被评为”优秀学员”,他的名字被宣布为即将借调到省直机关的五人之一。台下掌声雷动,宁远却注意到沈国山已经离席,而沈若初始终没有出现。
典礼结束后,宁远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党校。窗外突然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他望着如注的雨帘,想起与沈若初初次相遇也是在这样的雨天。
手机突然震动,是沈若初的信息:”听说你汇报很成功,恭喜!我在党校南门,能见一面吗?”
宁远立刻回复:”马上到。”他抓起伞冲进雨里。
南门廊檐下,沈若初正望着雨幕出神。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头发微微有些湿,显然也是冒雨赶来的。
“若初!”宁远小跑过去,”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下火车。”沈若初转身微笑,”听说你今天表现很棒,我爸爸都表扬你了。”
宁远不好意思地笑笑:”多亏你的指导。”他犹豫了一下,”沈书记刚才找我谈话了…”
“我知道。”沈若初的表情有些复杂,”他告诉我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雨越下越大,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宁远的裤脚。
“我送你回去吧。”宁远撑开伞。
沈若初点点头。伞不算大,两人不得不靠得很近。宁远能闻到她发丝上淡淡的洗发水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
“宁远,”走到半路,沈若初突然开口,”我爸爸找你谈话,不只是因为我的关系。”
宁远侧头看她:”那是…”
“省里正在筹备县域经济改革试点,需要既懂基层又有理论功底的年轻干部。”沈若初停下脚步,”你的文章和汇报正好切中这个需求。”
宁远恍然大悟:”所以借调是…”
“是工作需要,也是机会。”沈若初认真地说,”但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自己。”
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格外清晰。宁远看着眼前这个女孩,突然明白了什么:”若初,谢谢你。不管有没有你的关系,我都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沈若初笑了,眼睛弯成月牙:”我知道你会的。”
他们继续向前走,雨幕中的身影渐渐模糊。宁远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心。
第五章:暗流涌动的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