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文学
最新热门小说推荐
哪里能找到扶汉青云志小说的最新更新和免费章节?

扶汉青云志

作者:军师祭酒

字数:123503字

2025-09-11 20:18:18 连载

简介

小说《扶汉青云志》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军师祭酒”创作,以张牧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2350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扶汉青云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左营的预备队像一块被投入滚水的干粮,瞬间便被前线那口沸腾的血肉大锅吞噬殆尽。

张牧站在营地边缘,极目所望,只有混乱与杀戮。汉军的赤旗与黄巾的黄巾混杂在一起,旋又倒下,被无数双脚踩进泥泞血污之中。喊杀声、惨叫声、兵刃撞击声、垂死的呻吟声汇聚成一股撕裂耳膜的恐怖声浪,持续不断地冲击着后方每一个人的神经。

他看不见刘备,看不见关羽张飞。他们那几百人,投入这数万人的战场,如同石子入海,连个像样的浪花都难以激起。

时间在极度煎熬中缓慢流逝。每一次汉军阵线被黄巾亡命徒冲击得向后凹陷,后方营地里的杂役和眷属们便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每当汉军勉强稳住阵脚,甚至发起一次微弱的反推,人们紧绷的脸上才会稍稍露出一丝活气。

张牧的心也随着那战线的起伏而七上八下。他不是担心刘备的生死——历史的惯性告诉他,刘备绝不会倒在这里。他是在恐惧这种纯粹的、大规模的、毫无道理可言的暴力。这与他所知的、书本上冷静描述的战阵厮杀完全不同。这是嗅觉里浓郁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和粪便气味,是视觉上断肢残臂和开膛破肚的冲击,是听觉里人类所能发出的最绝望的哀嚎。

他再一次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在这里,他什么都不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卒子,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控。

天色渐渐暗淡,但战斗并未停歇,反而在火把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惨烈诡谲。

终于,在夜半时分,前方传来一阵异样的、带着某种解脱般的喧嚣,黄巾军的攻势似乎如潮水般退去了。汉军阵线上爆发出疲惫却狂热的欢呼。

又过了许久,才有零星的队伍互相搀扶着、拖曳着撤下来。

刘备部是最后一批撤回的。

去时几百人,回来时不足一半,而且几乎人人带伤,盔甲破损,兵刃卷口,浑身浴血,眼神里充满了杀戮后的麻木和劫后余生的茫然。

关羽的左臂用布条草草捆扎着,渗出血迹,但他依旧挺直脊背,护持着中间那人。张飞脸上多了几道血痕,甲胄上沾满可疑的碎肉,他骂骂咧咧地搀扶着一个腿部受伤的亲兵。而被他们护在中间的刘备,情况最是骇人——他几乎成了一个血人,有自己的,更多是敌人的,额角破了一道口子,鲜血糊住了半边脸颊,让他平日温和的面容显得有几分狰狞。他的一只胳膊无力地耷拉着,似是脱了臼,但他依旧用另一只手紧紧握着剑,步伐踉跄却坚定。

“大哥!医官!快寻医官来!”张飞看到迎上来的简雍(刘备麾下文吏,此时应在军中),声若洪钟地吼道,虽然嘶哑,却依旧震得人耳膜发麻。

营地顿时一阵忙乱。伤兵被抬走,阵亡者的名字被简单记录,活着的人默默舔舐伤口,清理兵器。

张牧和其他杂役立刻被征调去帮忙。他端着一盆浑浊的清水,拿着几块还算干净的布,走到一群伤兵中间。

浓烈的血腥味和汗臭味几乎让他窒息。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兵卒肚子被划开,肠子隐约可见,他还在微弱地呻吟着“娘……”;另一个老兵整只手掌被削断,正用牙和另一只手死死咬着捆扎伤口的布条,额上青筋暴起,却一声不吭。

张牧胃里翻腾,强忍着不适,蹲下身,想帮一个肩膀中箭的士卒清洗伤口。那士卒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稚气,此刻却因剧痛而面目扭曲。

水碰到伤口,那士卒猛地一颤,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哼。

张牧手一抖,水盆差点打翻。

“笨手笨脚!滚开!”一个粗鲁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一个看起来像是小队头目的人一把推开张牧,自己熟练地拿出小刀,在火把上烤了烤,准备剜出箭簇。

张牧踉跄着后退几步,看着那冷酷而高效的操作,看着那年轻士卒咬烂的嘴唇和绝望的眼神,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这就是乱世的仁慈?或者,这才是乱世本来的模样?

他下意识地看向中军方向。刘备正坐在一个倒扣的箩筐上,任由一个随军郎中帮他接上脱臼的胳膊。只听“咔哒”一声轻响,刘备闷哼一声,额头瞬间布满冷汗,脸色又白了几分,但他硬是咬着牙没叫出声。

郎中又迅速处理了他额角的伤口。

整个过程,刘备的目光却一直看着周围哀嚎呻吟的士卒,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坚硬的直线。那目光里有痛惜,有关切,但更深处的,是一种沉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责任感和……无力感。

处理完伤口,他甚至没休息,便挣扎着起身,在简雍的陪同下,逐一巡视伤兵,时不时停下脚步,低声询问几句,拍拍某个伤兵的肩膀,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苍白无力的“好生休养”,也能让那些伤兵激动得挣扎着想爬起来。

张牧默默看着。

他看到了刘备眼底那无法掩饰的疲惫,看到了他强撑着的姿态,也看到了他抚慰伤兵时,那并非全然作伪的真诚。

仁义,或许不是假的。

但它太沉重,太昂贵,尤其是在这朝不保夕、人命如草芥的炼狱里。维持它,需要付出比冷酷无情多得多的代价。

刘备巡视完一圈,回到中间相对干净的空地,终于支撑不住,几乎瘫坐下来。关羽沉默地递过一个水囊,张飞焦躁地来回踱步。

“大哥!这仗打得憋屈!卢中郎用兵也太……太稳了!就这么跟贼兵耗着,弟兄们死得太多了!”张飞终于忍不住,低吼道。

“翼德!休得胡言!”刘备低喝,声音嘶哑,“恩师自有韬略,岂是你能妄议!”

“可……”

“我军斩获如何?缴获可清点?”刘备转向简雍,岔开了话题。

简雍面色凝重地递过一片木牍:“玄德公,我军阵亡一百三十七人,重伤四十一人,轻伤不计。斩首……约八十级,缴获破旧兵器百余,黄巾无甲胄,粮秣……寥寥。”

投入几百人,死伤近半,换来的战果却如此微薄。这几乎是一场惨胜,或者说,只是前线绞肉机中一次微不足道的消耗。

刘备看着那木牍,久久没有说话,握着木牍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火光映照着他半边染血的脸庞,明暗不定。

张牧在一旁低头收拾着染血的布条,心脏却砰砰直跳。

他知道,卢植的“稳”是对的,步步为营,挤压张角的活动空间,最终困死对方。这是当时情况下最稳妥的战略。但他更知道,卢植很快就要倒台了!就因为不肯贿赂前来视察的宦官左丰!卢植一倒,汉军换将,战略必然改变,眼前这一切牺牲,都可能变得失去意义……

这话,能说吗?敢说吗?

以一个刚刚被收留、身份卑微的小杂役的身份,去妄议中郎将的安危和朝廷天使的操守?

他若开口,最大的可能不是被重视,而是被当成胡言乱语,甚至以惑乱军心的罪名直接拖出去砍了。

先知,在此刻成了最沉重的负担,而不是优势。

他死死咬住嘴唇,将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只能继续沉默地干活,将那份焦灼和无力感深深压入心底。

刘备最终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让简雍下去安抚士卒,记录功勋。

夜更深了,营地里除了伤兵的呻吟和巡逻队的脚步声,渐渐安静下来。疲惫不堪的士卒们抱着兵器,东倒西歪地睡去。

张牧靠在一辆破损的辎重车旁,毫无睡意。他望着远处中军大帐依旧通明的灯火,又看看身边这些沉沉睡去、不知明日是否还能醒来的士卒,最后目光落在刘备休息的方向。

那位未来的昭烈帝,此刻正裹着一件破旧的斗篷,和衣卧在草席上,似乎睡着了,但眉头依旧紧锁。

仁德,英雄,霸业……一切宏大的词汇,在冰冷的现实和淋漓的鲜血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而遥远。

活下去。

首先,还是要活下去。

然后,等待一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能让他开口的机会。

只有离开卢植这棵即将倒下的大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这微末的先知,或许才有一丝发挥作用的可能。

在此之前,他必须像一颗顽石,沉在水底,默默观察,积蓄力量。

夜空下,汉军大营如同一个巨大的、伤痕累累的巨兽,匍匐在黑暗里,喘息着,等待着下一次更残酷的搏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