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类属于都市日常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陈潜,小说作者为寂灭流,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小说已更新了500820字,目前连载。
九零:职场小白?不,我是预判大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纪委的雷霆一击,像一把烧红的铁钳,狠狠地捅进了红星水泥厂这个看似密不透风的马蜂窝里。
一夜之间,整个厂区都陷入了一种混杂着恐慌、猜测与窃喜的诡异氛围之中。
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与王德发舅甥二人沆瀣一气的核心管理层,此刻更是人人自危,如惊弓之鸟。他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攻守同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当天晚上,在县城一家不起眼的饭店包厢里,水泥厂剩下的几位副厂长、总会计师、以及几个关键科室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秘密的集会。
这次集会的发起人,是主管生产的刘副厂长。他也是王德发倒台后,厂里最有希望接任一把手的人。
然而,此刻的包厢里,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充满了末日来临般的压抑。
“都说说吧,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老王……他还能出来吗?”刘副厂长点了一根烟,狠狠地吸了一口,声音沙哑地问道。
总会计师,那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瘦高个,此刻脸色苍白,连端着茶杯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难!”他吐出了一个字,然后补充道,“我下午托人打听了一下。这次是纪委的‘钱阎王’亲自办的案子,听说,那个王宏进去不到三个小时,就把什么都招了。他那家皮包公司,这几年跟咱们厂做的那些烂事,一笔一笔,全交代了。”
“什么?!”在座的几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呼。
王宏是他们这个利益链条中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一环。他一倒,就等于打开了泄洪的闸门。
“那……那我们怎么办?”一个负责销售的科长,声音颤抖地问道,“这些年,采购和销售上的事,咱们可都没少沾手。这要是深查下去……”
他没敢再说下去,但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时间,包厢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每个人都低着头,各怀鬼胎,曾经的“兄弟情谊”,在这一刻,变成了赤裸裸的互相猜忌。
刘副厂长看着众人这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中一阵烦躁。他知道,这艘船,马上就要沉了。现在,已经不是考虑如何保住王德发的问题了,而是该考虑,如何让自己不被跟着一起拖下水。
“慌什么!”他猛地一拍桌子,喝道,“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这些年,厂里的大事,都是王德发一支笔批的,王宏是他外甥,主要责任在他们!我们最多,也就是个失察之罪!”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安抚众人,实则是在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切割”。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咱们各自手里的那些‘尾巴’,都处理干净!”刘副厂长压低声音,眼神变得阴鸷起来,“财务上的账,该平的平,该补的补。仓库里的东西,该销毁的,就连夜销毁掉!绝不能给纪委和那个姓陈的小子,留下任何把柄!”
然而,他的提议,却没有得到众人的一致响应。
总会计师苦着脸,摇了摇头:“刘厂长,晚了。纪委的人今天把采购科的账本和电脑都封了。而且,我听说,那个改革办的陈主任,这几天就没闲着,一直在外面查我们的‘外账’。我们现在改内账,不是等于不打自招吗?”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是啊,他们现在才想起来去销毁证据,已经太晚了。那个他们从未放在眼里的年轻人,早已不动声色地,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包厢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绝望。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副厂长,突然开口了。
“各位,我觉得……事到如今,硬抗,恐怕是死路一条。”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纪委既然已经动手,说明他们手里,肯定掌握了过硬的证据。我们现在负隅顽抗,只会罪加一等。倒不如……倒不如……”
“倒不如什么?”刘副厂长厉声问道。
“倒不如……主动配合调查,争取个坦白从宽。”那位副厂长一咬牙,把话说完了。
这句话,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对!主动交代,说不定还能算个立功表现!”
“没错!反正主要责任是王德发的,我们把知道的都说出来,把脏水都泼到他身上去!”
“刘厂长,您是咱们这里职位最高的,要不,您带个头?”
曾经的“同盟”,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瞬间土崩瓦解。每个人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都想着如何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
刘副厂长看着这群转眼间就反目成仇的“战友”,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大势已去,再也无力回天了。
……
第二天一早,当赵东来带着人,第二次来到红星水泥厂时,他已经做好了会再次遭遇闭门羹,甚至爆发激烈冲突的准备。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跌眼镜。
他还没走到行政楼,就看到主管财务的总会计师和主管生产的刘副厂长,已经满脸堆笑地,等在了大门口。
“哎呀,赵科长!您可来了!我们可把您给盼来了!”刘副厂长一个箭步冲上来,热情地握住了赵东来的手,那态度,比亲人还亲。
赵东来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一愣:“刘厂长,你这是……”
“误会!前几天,都是误会!”刘副厂长一脸的痛心疾首,“都是王德发!他一手遮天,压着不让我们配合工作组!我们早就想向组织反映情况了!现在好了,纪委的同志们英明啊!为我们厂,铲除了一个大毒瘤!”
总会计师也在一旁连声附和:“是啊是啊,赵科长,您要的账本,我们连夜给您整理出来了!这十年的,一本都不少!全在这儿了!还有档案室的钥匙,您猜怎么着?昨晚我们搞大扫除,在一个旧抽屉里,给找到了!真是巧了!”
他说着,献宝似的,将一大串钥匙和几本厚厚的账本,递到了赵东来的面前。
赵东来看着这两人堪比影帝的精湛演技,心中一阵冷笑,但也懒得跟他们废话。
他一挥手,对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说道:“还愣着干什么?把刘厂长他们为我们准备好的材料,都搬上车!一本都不能漏!”
“是!”
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门口,上演了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幕。
红星水泥厂的各个科室负责人,像朝圣一样,排着队,络绎不绝地前来“汇报工作”。
财务科送来了堆积如山的账本,档案室送来了落满灰尘的技术资料,人事科更是将所有职工的详细档案,都搬了过来……
那些前几天还“找不到”、“拿不出”、“不敢动”的东西,在一夜之间,仿佛从地底下冒了出来,堆满了陈潜那间本就狭小的办公室。
甚至,还有不少中层干部,借着“汇报工作”的名义,偷偷地往李秀梅手里塞“检举材料”,里面写的,全是关于王德发和其他人的黑料。
整个红星水泥厂固若金汤的“堡垒”,在纪委的雷霆一击之下,已经从内部,彻底瓦解了。
陈潜看着眼前这番景象,脸上始终保持着平静。
他没有去理会那些前来“投诚”的干部,而是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和周长明、赵东来一起,开始了对这些“迟来的”内部资料,进行最后的梳理和核对。
有了这些内账和外账相互印证,王德发利益集团的罪证,变得更加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直到第三天下午,当一份完整的、关于红星水泥厂的财务及管理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摆在陈潜的办公桌上时,他知道,收网的时候,到了。
他没有去找李建国,也没有再去找纪委。
而是对李秀梅说了一句话。
“李姐,帮我打听一下,王德发现在,住在哪家医院的哪个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