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抗战谍战小说,山河血:蜀魂铮,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新南派的神”创作,以李啸川陈振武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抗战谍战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山河血:蜀魂铮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天刚蒙蒙亮,寒气依旧刺骨。士兵们被哨声唤醒,拖着僵硬的身体从残垣断壁间爬起来。昨夜的豪言壮语似乎还留在耳边,但现实的困境却赤裸裸地摆在面前——饥饿、寒冷,以及一片需要他们用双手构筑防线的废墟。
李啸川站在一处较高的瓦砾堆上,看着下面这群面黄肌瘦、呵着白气的新兵。他知道,光靠口号填不饱肚子,也筑不起工事。
“各连带开!一连,负责东面那片坡地,挖掘战壕和散兵坑!二连,负责南面河道拐弯处,构筑机枪阵地和前沿警戒哨!三连,负责营地周边清理和物资搜集,同时作为预备队!”李啸川的声音在清晨的寒风中显得清晰而坚定,“李大力度营部人员,组织所有非战斗人员,包括文书、炊事班,去附近能找到的一切能吃的东西!记住,是一切!”
命令下达,队伍动了起来,但动作迟缓,很多人有气无力。
赵根生所在的一连被带到了东面的一片缓坡。这里视野相对开阔,是防御的要点。张宝贵连长指着地上冻得硬邦邦的泥土,哑着嗓子说:“就是这里,挖!挖出能藏住人的坑来!深度要过胸!”
士兵们看着手里的工具——大部分是简陋的铁锹、十字镐,甚至还有削尖的木棍和吃饭的搪瓷碗。没有人说话,沉默地开始挖掘。冻土坚硬得像石头,一镐下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震得虎口发麻。
赵根生选了个位置,默默地挥动铁镐。他力气大,动作稳,一镐一镐地刨着,额头上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在低温下很快又变得冰凉。他脑子里什么也没想,只是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旁边一个年纪小的兵,刨了几下就累得直喘气,赵根生看到了,没说话,只是把自己这边刨松的土铲出去,示意那小兵可以接着挖松土。
张黑娃一开始还骂骂咧咧地跟冻土较劲,但很快就发现蛮干不行,他学着赵根生的样子,找准角度,一下一下,效率反而高了点。他一边挖一边对旁边的人说:“狗日的土,比山里的石头还硬!”
王秀才被分配和三连一起负责搜集物资。他带着两个兵,在废墟间小心翼翼地翻找。倒塌的房梁、破碎的瓦罐、烧焦的家具……偶尔能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比如半口破铁锅,几根还能用的木料,或者……在某个角落发现一小袋被遗漏的、已经发霉的杂粮。每当这时,王秀才都会仔细地记录下来。他看到那些被战火摧毁的家园痕迹,心里沉甸甸的,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的摧残。
孙富贵跟着二连在河道边构筑机枪阵地。他经验老到,指挥着几个新兵选择射界好的位置,挖掘机枪巢和弹药掩体。他嘴里依旧不闲着:“挖深点!你想被小鬼子的炮弹震死吗?”“这边,这边再加固一下!对,用木头撑住!”他看似偷懒,但关键地方一点也不含糊。
李大力带着营部文书、通讯员小石头以及炊事班的人,像梳子一样在营地周围的田野和废弃的村落里搜寻。他们挖开冻土寻找可能残留的萝卜、野菜根,甚至剥树皮。小石头眼尖,在一片枯萎的藤蔓下发现了一些冻硬了的野山药,兴奋地大叫起来。
整个上午,张家集外围这片区域,到处都是埋头苦干的川军士兵。没有人监督,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对生存的渴望驱使着他们。饥饿像一条毒蛇,噬咬着他们的胃,也鞭策着他们的手脚。
中午,炊事班用搜集到的所有东西,加上仅存的一点劣质米,熬了一大锅几乎能照见人影的稀粥,里面混杂着野菜、树皮和零星的山药块。每个士兵分到一勺。
赵根生端着破碗,默默地喝着这寡淡无味、甚至带着苦涩的粥。他喝得很慢,每一口都像是在完成一个任务。张黑娃几口喝完,舔着碗底,眼巴巴地看着锅里,但锅里已经空了。王秀才看着碗里浑浊的液体,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闭着眼灌了下去,胃里稍微有了点暖意,但饥饿感依旧强烈。孙富贵把自己碗里仅有的两小块山药挑出来,悄悄塞给了旁边一个看起来更虚弱的年轻士兵。
下午,挖掘工作继续。冻土在阳光照射下表面稍微融化,变得泥泞,反而更难处理。士兵们的体力消耗极大,进度缓慢。
就在这时,督战官秦邦国骑着马,带着卫兵来到了工地。他穿着干净的呢子军装,皮靴锃亮,与周围满身泥污、疲惫不堪的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皱着眉头看着挖掘得歪歪扭扭、深度远远不够的战壕,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
“陈团长呢?这就是你们挖的工事?”秦邦国找到正在巡视的陈振武,语气严厉。
陈振武强压着怒气:“秦督战官,弟兄们从早上到现在,粒米未进……只喝了一碗稀粥,这冻土……”
“不要强调客观原因!”秦邦国打断他,“鬼子不会等你们吃饱喝足、工事修好了再来!看看这工事,能挡住炮弹吗?能防住机枪吗?简直是儿戏!我看你们川军,就是缺乏严明的纪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他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在每一个听到的士兵心上。许多士兵停下了手里的活,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愤怒和屈辱。
赵根生握紧了手里的铁镐,指节发白。张黑娃猛地站起身,想要说什么,被旁边的老兵死死拉住。王秀才感到一阵脸热,仿佛被羞辱的是他自己。
李啸川走了过来,敬了个礼,平静但坚定地说:“秦督战官,我部将士已竭尽全力。若能有基本的粮食保障,工事进度必然加快。”
秦邦国冷哼一声:“李营长,物资紧缺,各部队都一样!难道就你们川军特殊?我看是你们主观不努力!限你们明天天黑前,必须完成初步防御工事构筑,否则,别怪秦某上报,追究你们贻误战机之责!”
说完,他调转马头,扬长而去,留下一地泥泞和满腔愤懑。
“我日他先人!”陈振武看着秦邦国的背影,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
李啸川沉默着,转身对看着他的士兵们吼道:“都听到了?人家说我们不行!说我们没纪律,不能吃苦!你们服不服?”
“不服!”士兵们红着眼睛吼道。
“不服,就拿出样子来!继续挖!就是用手刨,也要把工事给老子刨出来!”李啸川脱下外面的破军装,抓起一把铁锹,跳进一个刚挖了一半的战壕里,奋力铲起土来。
看到营长亲自下场,士兵们的情绪被点燃了。一种屈辱感化为了力量。没有人再抱怨,只有更加疯狂的挖掘声。铁镐与冻土碰撞的声音,铁锹铲土的声音,粗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
赵根生挥镐的频率更快了。张黑娃像跟土地有仇一样,拼命地刨着。王秀才也放下了笔和本子,找到一把破锹,笨拙但用力地帮着清理战壕里的浮土。孙富贵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更加细致地加固着机枪阵地的胸墙。
夜幕再次降临,气温骤降。但工地上点燃了篝火,士兵们借着火光,依旧在拼命挖掘。手上磨出了新的血泡,血泡破了,和工具柄黏在一起,钻心地疼,但没人停下。
李大力带着人送来了晚上唯一的一顿饭——依旧是能照见人影的稀粥,但这次,里面多了些白天找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勉强算是稠了一点。
直到后半夜,初步的战壕和散兵坑才勉强达到了要求深度。士兵们几乎累瘫在冰冷的泥土里,很多人直接就在战壕里靠着坑壁睡着了,手里还握着工具。
李啸川和李大力巡视着这片在短短一天多时间里,靠着这群饥饿疲惫的新兵用近乎原始的工具挖掘出的简陋防线。战壕蜿蜒,深度勉强合格,机枪阵地也初具雏形。
“营长,这……”李大力看着那些在战壕里蜷缩着睡去的士兵,心里发酸。
李啸川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片凝聚着汗水、血水和屈辱的阵地。他知道,这第一道防线,不仅仅是防御工事,更是这群川娃子用意志和尊严筑起的壁垒。它还很脆弱,但它立起来了。
寒风掠过废墟和崭新的战壕,带着呜咽声。篝火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沉睡中依然带着疲惫和坚毅的年轻脸庞。明天,又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至少今夜,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川军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