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包公断奇案。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一凡红尘笑创作,以包公公孙等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70158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包公断奇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傀儡戏班案结案后的第三日,包拯正在书房筹划如何利用密旨调查庞太师,忽听前衙一阵骚动。展昭匆匆闯入,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大人!出大事了!城南和城北同时出现两个杜文昭杜大人,都说对方是冒牌货,现在百姓议论纷纷,衙门都快被挤破了!”
包拯手中毛笔”啪”地折断:”两个杜文昭?”
“正是!两人相貌衣着一模一样,连言谈举止都分毫不差,此刻正在前衙互相指责!”
包拯整了整官服,沉声道:”升堂!”
公堂之上,两个杜文昭并肩而立,果真如照镜子般相似。一样的儒雅面容,一样的青色官袍,腰间挂着同样的蟠龙玉佩。见包拯进来,两人同时拱手行礼,动作分毫不差。
“包大人!””包大人!”两人异口同声,”此人假冒下官,意图不轨,请大人明鉴!”
包拯一拍惊堂木:”肃静!你二人既都自称杜文昭,可有何凭证?”
左边的杜文昭从怀中取出钦差印信:”此乃皇上亲赐印信,请大人过目。”
右边的杜文昭同样取出印信:”下官印信在此,请大人查验。”
包拯将两方印信交给公孙策比对,竟都看不出真假。他又问:”杜大人何时入京?”
“上月十八。””上月十八。”两人又是同时回答。
“入京后住在何处?”
“大相国寺厢房。””大相国寺厢房。”
包拯眉头紧锁,转而问道:”杜大人可记得与本官初次见面的情形?”
左边的杜文昭微微一笑:”在八贤王府,王爷引荐,当时还谈及陈王血书一事。”
右边的杜文昭同样从容:”八贤王府花厅,王爷作陪,大人还特别注意了下官的玉佩。”
包拯目光一闪,突然问道:”杜大人可知’丙子年冬’四字何意?”
左边的杜文昭面色微变:”这…这是陈王府被抄的日子…”
右边的杜文昭却突然泪流满面:”是先帝驾崩、满门被屠的血泪之日!”
包拯不动声色,继续问道:”杜大人腰间玉佩从何而来?”
左边的杜文昭答道:”家传之物,自幼佩戴。”
右边的杜文昭却解开玉佩,双手奉上:”此乃陈王府传家宝,先父遗物,请大人细看背面。”
包拯接过玉佩,在背面发现一行小字:”丙子年冬赐长生永宁”。他心头一震,这正是陈王双胞胎儿子的名字!
包拯将玉佩还给右边的杜文昭,突然喝道:”展昭,将左边之人拿下!”
左边杜文昭大惊:”包大人!这是何意?”
包拯冷笑:”你虽伪装得惟妙惟肖,却不知真正的杜文昭耳后有一道疤痕,是当年奶娘为区分双胞胎所留!”
左边杜文昭闻言,竟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直刺包拯!展昭眼疾手快,一枚袖箭射中其手腕。那人见事败,咬破口中毒囊,顷刻间七窍流血而亡。
包拯立即命人保护右边的杜文昭,同时封锁现场。经查,死者口中藏毒与柳如烟所服相同,而身上搜出一块庞府通行令牌!
杜文昭——实为陈王遗孤赵永宁——含泪跪谢:”包大人明察秋毫,为先父洗冤有望了!”
包拯扶起他:”杜…赵公子请起。此事牵涉重大,还请随本官密谈。”
后堂内,赵永宁道出惊人内幕:他与孪生兄长赵长生自幼分离,他被八贤王暗中收养,兄长则由陈王府奶娘带往西域。三个月前,兄长突然来信,说找到了庞太师毒杀先帝的铁证——一件染毒的龙袍!
“龙袍现在何处?”包拯急问。
赵永宁摇头:”兄长信中说藏在’老地方’,还未及说明就被庞太师的人抓走了。我假扮钦差入京,就是为了查清此事。”
包拯猛然想起陈王血书上的一句话:”龙袍藏于旧处,唯奶娘知晓”。
“奶娘…可是柳青之妻?”
赵永宁点头:”正是柳如烟兄妹的母亲。但她二十年前就…”
话未说完,公孙策匆匆进来:”大人!八贤王府来人,说是奶娘找到了,但伤势严重,恐怕…”
包拯立即起身:”备轿,去贤王府!”
八贤王府内室,一位白发老妪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见包拯进来,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彩,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大人…老身…老身等了二十年…”
包拯接过钥匙:”嬷嬷,龙袍在何处?”
奶娘气若游丝:”大相国寺…观音像…底座…”话未说完,便溘然长逝。
包拯向八贤王深深一揖:”王爷,事不宜迟!”
八贤王肃然道:”本王已命人封锁大相国寺。包卿,此去凶险万分,庞贼必会拼死阻拦!”
包拯坚定道:”臣万死不辞!”
大相国寺外果然戒备森严。包拯持八贤王手令入内,直奔观音殿。观音像底座确有一暗格,但钥匙插入却纹丝不动。
“不对…”包拯仔细观察钥匙,发现柄端有个小机关。按下机关,钥匙竟伸长了一截,这次顺利打开了暗格。
暗格中是个铁盒,里面整齐叠放着一件明黄龙袍。包拯小心展开,在心口位置发现一片褐色痕迹,隐隐散发着淡淡的苦杏仁味。
“砒霜!”公孙策惊呼,”与先帝医案记载的毒症完全吻合!”
包拯正要收起龙袍,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数十名禁军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庞太师!
“包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盗取先帝遗物!”庞太师厉声喝道,”来人,给我拿下!”
展昭拔剑护在包拯身前,但寡不敌众。眼看包拯就要被擒,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喝:”圣旨到!”
八贤王手持黄绫圣旨大步而入:”庞籍接旨!”
庞太师面色大变,勉强跪下。八贤王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即查办庞籍谋害先帝、陷害忠良一案,钦此!”
庞太师猛地站起:”这圣旨是假的!八贤王勾结包拯谋反,给老夫拿下!”
部分禁军犹豫不前,部分则拔刀相向。眼看一场血战不可避免,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御林军到了!
为首的竟是身着紫金官袍的杜文昭——不,此刻应该称他为赵永宁。他高举另一道圣旨:”皇上口谕,庞籍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即刻收监候审!”
庞太师面如死灰,突然狂笑:”你们以为这样就赢了?哈哈哈…”他猛地扯开官服,露出绑满全身的火药,”今日就让你们给老夫陪葬!”
千钧一发之际,展昭一枚袖箭射中庞太师手腕,同时飞身上前将其扑倒。其他侍卫一拥而上,终于制服了庞太师。
包拯长舒一口气,向八贤王深深一揖:”多亏王爷及时赶到。”
八贤王扶起包拯:”包卿为国为民,本王岂能坐视?如今铁证如山,庞贼伏法在即!”
赵永宁含泪抚摸着龙袍:”父亲,母亲,你们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包拯望向殿外渐亮的天色,沉声道:”此案尚未结束。庞太师党羽遍布朝野,赵长生公子下落不明,还有太多谜团待解…”